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中国非物遗,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29项入列;27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7项入列。中国政府相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截止年,国务院共公布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公布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申报方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根据逐级申报的原则,向单位或居住地所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请。
国务院四级非遗保护体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
国家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3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级: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菏泽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个市级非遗名录
县级: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艺
(共计46项)
Ⅴ-1苏州评弹
Ⅴ-2扬州评话
Ⅴ-3福州评话
Ⅴ-4山东大鼓
Ⅴ-5西河大鼓
Ⅴ-6东北大鼓
Ⅴ-7木板大鼓
Ⅴ-8乐亭大鼓
Ⅴ-9潞安大鼓
Ⅴ-10京东大鼓
Ⅴ-11胶东大鼓
Ⅴ-12河洛大鼓
Ⅴ-13温州鼓词
Ⅴ-14陕北说书
Ⅴ-15福州伬艺
Ⅴ-16南平南词
Ⅴ-17绍兴平湖调
Ⅴ-18兰溪摊簧
Ⅴ-19贤孝
Ⅴ-20河南坠子
Ⅴ-21山东琴书
Ⅴ-22锣鼓书
Ⅴ-23绍兴莲花落
Ⅴ-24兰州鼓子
Ⅴ-25扬州清曲
Ⅴ-26锦歌
Ⅴ-27常德丝弦
Ⅴ-28榆林小曲
Ⅴ-29天津时调
Ⅴ-30新疆曲子
Ⅴ-31龙舟说唱
Ⅴ-32鼓盆歌
Ⅴ-33汉川善书
Ⅴ-34歌册
Ⅴ-35东北二人转
Ⅴ-36凤阳花鼓
Ⅴ-37答嘴鼓
Ⅴ-38小热昏
Ⅴ-39山东快书
Ⅴ-40乌力格尔
Ⅴ-41达斡尔族乌钦
Ⅴ-42赫哲族伊玛堪
Ⅴ-43鄂伦春族摩苏昆
Ⅴ-44傣族章哈
Ⅴ-45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Ⅴ-46布依族八音坐唱
杂技与竞技
(共计17项)
Ⅵ-1吴桥杂技
Ⅵ-2聊城杂技
Ⅵ-3天桥中幡
Ⅵ-4抖空竹
Ⅵ-5维吾尔族达瓦孜
Ⅵ-6宁德霍童线狮
Ⅵ-7少林功夫
Ⅵ-8武当武术
Ⅵ-9回族重刀武术
Ⅵ-10沧州武术
Ⅵ-11太极拳
Ⅵ-12邢台梅花拳
Ⅵ-13沙河藤牌阵
Ⅵ-14朝鲜族跳板、秋千
Ⅵ-15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Ⅵ-16蒙古族搏克
Ⅵ-17蹴鞠
民间美术
(共计51项)
Ⅶ-1杨柳青木版年画天
Ⅶ-2武强木版年画
Ⅶ-3桃花坞木版年画
Ⅶ-4漳州木版年画
Ⅶ-5杨家埠木版年画
Ⅶ-6高密扑灰年画
Ⅶ-7朱仙镇木版年画
Ⅶ-8滩头木版年画
Ⅶ-9佛山木版年画
Ⅶ-10梁平木版年画
Ⅶ-11绵竹木版年画
Ⅶ-12凤翔木版年画
Ⅶ-13纳西族东巴画
Ⅶ-14藏族唐卡
Ⅶ-15衡水内画
Ⅶ-16剪纸
Ⅶ-17顾绣
Ⅶ-18苏绣
Ⅶ-19湘绣
Ⅶ-20粤绣
Ⅶ-21蜀绣
Ⅶ-22苗绣
Ⅶ-23水族马尾绣
Ⅶ-24土族盘绣
Ⅶ-25挑花
Ⅶ-26庆阳香包绣制
Ⅶ-27象牙雕刻
Ⅶ-28扬州玉雕
Ⅶ-29岫岩玉雕
Ⅶ-30阜新玛瑙雕
Ⅶ-31夜光杯雕
Ⅶ-32金石篆刻
Ⅶ-33青田石雕
Ⅶ-34曲阳石雕
Ⅶ-35寿山石雕
Ⅶ-36惠安石雕
Ⅶ-37徽州三雕
Ⅶ-38临夏砖雕
Ⅶ-39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Ⅶ-40潮州木雕
Ⅶ-41宁波朱金漆木雕
Ⅶ-42乐清黄杨木雕
Ⅶ-43东阳木雕
Ⅶ-44漳州木偶头雕刻
Ⅶ-45萍乡湘东傩面具
Ⅶ-46竹刻
Ⅶ-47泥塑
Ⅶ-48塔尔寺酥油花
Ⅶ-49热贡艺术
Ⅶ-50灯彩
Ⅶ-51嵊州竹编
传统手工技艺
(共计89项)
Ⅷ-5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Ⅷ-6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Ⅷ-7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Ⅷ-8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Ⅷ-9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Ⅷ-10磁州窑烧制技艺
Ⅷ-11德化瓷烧制技艺
Ⅷ-12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Ⅷ-13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Ⅷ-14宋锦织造技艺
Ⅷ-15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Ⅷ-16蜀锦织造技艺
Ⅷ-17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Ⅷ-18土家族织锦技艺
Ⅷ-19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Ⅷ-20壮族织锦技艺
Ⅷ-21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Ⅷ-22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Ⅷ-23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Ⅷ-24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Ⅷ-25苗族蜡染技艺
Ⅷ-26白族扎染技艺
Ⅷ-27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Ⅷ-28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Ⅷ-29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Ⅷ-30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Ⅷ-31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Ⅷ-32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Ⅷ-33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Ⅷ-34玉屏箫笛制作技艺
Ⅷ-35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Ⅷ-36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Ⅷ-37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Ⅷ-38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
Ⅷ-39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Ⅷ-40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Ⅷ-41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
Ⅷ-42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Ⅷ-43景泰蓝制作技艺
Ⅷ-44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Ⅷ-45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江苏省
Ⅷ-46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
Ⅷ-47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
Ⅷ-48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Ⅷ-49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Ⅷ-50雕漆技艺
Ⅷ-51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Ⅷ-52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Ⅷ-53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Ⅷ-54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Ⅷ-55厦门漆线雕技艺
Ⅷ-56成都漆艺
Ⅷ-57茅台酒酿制技艺
Ⅷ-58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
Ⅷ-59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Ⅷ-60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Ⅷ-61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
Ⅷ-62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Ⅷ-63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Ⅷ-64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Ⅷ-65宣纸制作技艺
Ⅷ-66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Ⅷ-67皮纸制作技艺
Ⅷ-68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Ⅷ-69藏族造纸技艺西藏自治区
Ⅷ-70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
Ⅷ-71竹纸制作技艺
Ⅷ-72湖笔制作技艺
Ⅷ-73徽墨制作技艺
Ⅷ-74歙砚制作技艺
Ⅷ-75端砚制作技艺
Ⅷ-76金星砚制作技艺
Ⅷ-77木版水印技艺
Ⅷ-78雕版印刷技艺
Ⅷ-79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Ⅷ-80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Ⅷ-81制扇技艺
Ⅷ-82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Ⅷ-83桦树皮制作技艺
Ⅷ-84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Ⅷ-85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Ⅷ-86浏阳花炮制作技艺
Ⅷ-87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Ⅷ-88风筝制作技艺
Ⅷ-89凉茶
传统医药
(共计9项)
Ⅸ-1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Ⅸ-2中医诊法
Ⅸ-3中药炮制技术
Ⅸ-4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Ⅸ-5针灸
Ⅸ-6中医正骨疗法
Ⅸ-7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Ⅸ-8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Ⅸ-9藏医药
民俗
(共计70项)
Ⅸ-1春节
Ⅸ-2清明节
Ⅸ-3端午节
Ⅸ-4七夕节
Ⅸ-5中秋节
Ⅸ-6重阳节
Ⅸ-7京族哈节
Ⅸ-8傣族泼水节
Ⅸ-9锡伯族西迁节
Ⅸ-10火把节
Ⅸ-11景颇族目瑙纵歌
Ⅸ-12黎族三月三节
Ⅸ-13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Ⅸ-14瑶族盘王节
Ⅸ-15壮族蚂(虫字旁加另)节
Ⅸ-16仫佬族依饭节
Ⅸ-17毛南族肥套
Ⅸ-18羌族瓦尔俄足节
Ⅸ-19苗族鼓藏节
Ⅸ-20水族端节
Ⅸ-21布依族查白歌节
Ⅸ-22苗族姊妹节
Ⅸ-23独龙族卡雀哇节
Ⅸ-24怒族仙女节
Ⅸ-25侗族萨玛节
Ⅸ-26仡佬毛龙节
Ⅸ-27傈僳族刀杆节
Ⅸ-28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
Ⅸ-29土族纳顿节
Ⅸ-30都江堰放水节
Ⅸ-31雪顿节
Ⅸ-32黄帝陵祭典
Ⅸ-33炎帝陵祭典
Ⅸ-34成吉思汗祭典
Ⅸ-35祭孔大典
Ⅸ-36妈祖祭典
Ⅸ-37太昊伏羲祭典
Ⅸ-38女娲祭典
Ⅸ-39大禹祭典
Ⅸ-40祭敖包
Ⅸ-41白族绕三灵
Ⅸ-42厂甸庙会
Ⅸ-43热贡六月会
Ⅸ-44小榄菊花会
Ⅸ-45瑶族耍歌堂
Ⅸ-46壮族歌圩
Ⅸ-47苗族系列坡会群
Ⅸ-48那达慕
Ⅸ-49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
Ⅸ-50秦淮灯会
Ⅸ-51秀山花灯
Ⅸ-52全丰花灯
Ⅸ-53泰山石敢当习俗
Ⅸ-54民间社火
Ⅸ-55鄂尔多斯婚礼
Ⅸ-56土族婚礼
Ⅸ-57撒拉族婚礼
Ⅸ-58马街书会
Ⅸ-59胡集书会
Ⅸ-60安国药市
Ⅸ-61壮族铜鼓习俗
Ⅸ-62楹联习俗
Ⅸ-63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Ⅸ-64惠安女服饰
Ⅸ-65苗族服饰
Ⅸ-66回族服饰
Ⅸ-67瑶族服饰
Ⅸ-68农历二十四节气
Ⅸ-69女书习俗
Ⅸ-70水书习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