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化瘀药
破血消癥药
穿山甲Chuānshānjiǎ
中药图鉴
穿山甲原态
穿山甲药材
穿山甲饮片
来源
《名医别录》
别名
川山甲、山甲、甲片、鳞片、鲮鲤片
英文学名
SquamaManis
药用
本品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pentadactyiaLinnaeus的鳞甲。主产于广西、广东、贵州、云南。尾部甲片药效大,以广西产品为佳。收集鳞甲,洗净,晒干,生用;或砂烫用,或砂烫后醋淬用,用时捣碎。(穿山甲已列为Ⅰ级保护动物)
性味
咸,微寒。
归经
归肝、胃经。
功效
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
临床应用
1.血滞经闭,癥瘕。本品性善走窜,功专行散,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消癥通经,善治血滞经闭,癥瘕。治血瘀经闭,常配伍当归、红花、桃仁等,如化瘀汤(《会约医镜》);治癥瘕,常配伍鳖甲、大黄、赤芍等,如穿山甲散(《古今医统》)。2.乳汁不通。本品性善走窜,能通达畅行气血,擅长通经下乳,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可单用研末,以酒冲服,谓之涌泉散(《卫生宝鉴》);或与王不留行、木通、黄芪同用,如山甲下乳汤(中山医学院《中药临床应用》);治气血不知足之乳汁稀少,常配伍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等补益气血之品;治肝气郁滞所致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常配伍当归、柴胡、川芎等,如下乳涌泉散(《医院配方》)。3.痈肿疮毒,瘰疬。本品能活血消痈,消肿排脓,可使脓未成者消散,脓已成者速溃,为治疗疮疡肿痛之要药。疮痈初起,常配伍银花、天花粉、皂角刺等以清热解毒、活血消痈,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治疮痈脓成未溃,常配伍黄芪、当归、皂角刺等以托毒排脓,如透脓散(《外科正宗》);治瘰疬,常配伍夏枯草、贝母、玄参以散结消瘰。4.风湿痹痛,中风瘫痪,麻木拘挛。本品性善走窜,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活血祛瘀力强,能通利经络,透达关节,可治经络不通之证。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麻木拘挛,常配伍川芎、羌活、蕲蛇等;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常配伍川乌等研末调敷,如趁风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用法用量
煎服,5~10g。一般炮制后用。研末吞服,每次1~1.5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痈肿已溃者忌用。
方剂举例
穿山甲散(《妇科大全》):穿山甲、鳖甲、赤芍、大黄、干漆、桂心、川芎、红花、当归。治经闭腹痛。
文献摘录
1.《本草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谚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2.《本草经疏》:“性走,能行瘀血,通经络,故又有消痈毒,排脓血,下乳,和伤,发痘等用。”3.《医学衷中参西录》:“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硬脂酸、胆甾醇、二十三酰丁胺、碳原子数26和29的二个脂肪族酰胺、L-丝-L酪环二肽和D-丝-酪环二肽以及挥发油、水溶性生物碱、18种元素、16种氨基酸和无机物。2.药理作用:水煎液能明显延长小鼠和大鼠凝血时间,降低血液粘度;水提醇沉剂有直接扩张血管壁降低外周阻力,显著增加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抗炎作用,水提液尚有抗心肌缺氧、升高白细胞的作用。3.临床研究:用穿山甲散(炒穿山甲、醋炒莪术、醋炒三棱、醋炒五灵脂、醋大黄、麝香等)治疗8例卵巢肿瘤,取得满意效果(江西中医药,,(3):35)。以穿山甲复方(穿山甲12g、人参9g、川石斛12g、生牡蛎30g)为主,结合其他排石通淋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29例次,排出结石13例,排石率为65%(山东中医杂志,,(5):~)。以6:4的穿山甲、肉桂制成散剂的癃闭散治癃闭,每日2次,每次10g,蜜水冲服,20天为1疗程,共治癃闭(前列腺增生症)45例,结果近期痊愈29例,总有效率为93.8%(中医杂志,,(7):29)。此外,穿山甲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尿、手术后出血、复发性口疮、急性乳腺炎等。
4.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在无适应症情况下,自行服炮穿山甲15~20g,几分钟后出现腹胀纳呆,次日出现目黄,身黄,肝功能异常(浙江中医杂志,,24(12):)。
版权声明:
文字材料来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中药学》教材,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