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走访外地的同学,还是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送礼这个环节总是必不可少的。送什么、怎么送、送多少?这些细节关乎你的形象,机智如主页君自然会选择一些既不会出错又看起来很高大上的礼物——没错,送礼就要送家乡的特产!最后一期,如何有格调地介绍台州系列,主页君要带大家看看我们台州都有哪些名产~
关键词一天台山云雾茶日本茶的祖宗 据主页君不完全观测,在日本平均每10人中就有8人饮茶,茶是日本传统的大众型饮料,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日本的茶文化源自天台。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最澄在天台山留学,也把天台云雾茶的茶种带到了日本京都比睿山,茶风开始在日本流传。 天台山云雾茶外形细紧圆直、白毫显露,其色泽嫩绿明亮,其滋味浓厚鲜香,冲泡数次而不减真味,被赞为“佛天雨露、帝苑仙浆”。 追溯它的发展历史,最早可到秦汉时期。而有文字记载的人工栽培茶树最早则在距今年的三国时期,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这也是有文字记载浙江最早人工植茶之地,“葛仙茗圃”成为浙江茶文化的源头。 天台山云雾茶种植地大多在海拔—米处,其中以最高峰华顶所产为最佳,故有“华顶云雾茶”之名。关键词二黄岩蜜橘斯大林的最爱谁不爱 这真不是主页君在吹牛,斯大林还真的夸过黄岩蜜橘。 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把黄岩蜜橘也带去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毛泽东拿着橘子对斯大林说,“这是中国最好的橘子——黄岩蜜橘,不要看它个小,但非常甜。”斯大林接过橘子,品尝后夸道:“黄岩蜜橘是橘中之王。” 一句话,奠定了黄岩蜜橘“橘子之王”的地位。 论黄岩栽培柑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三国吴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载“鸡桔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中有之”。年,北宋欧阳修等所撰的《新唐书》里,有“台州土贡乳桔”的记载,这说明在当时黄岩柑橘已经是贡品。 黄岩柑橘闻之提神醒脑、沁人心脾,食之唇齿留香、润甜爽口,堪称桔中状元、桔中珍品。关键词三台州刺绣拿奖拿到手软 台州刺绣的发源地在海门,因此又叫“海门雕绣”。光绪三十二年,海门天主教孤儿院向女教徒传授西方十字绣,台州刺绣由此而来,并在这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图案秀丽、花形多姿、针法活泼、绣工精细。 台州刺绣的绣品不但立体感强且镂空部分更是玲珑剔透、独具风格,在中国刺绣工艺上独树一帜,并以独有的“雕平绣”称誉海外。 据主页君所知,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小布什都收到过台州刺绣绣制的龙袍和凤袍服饰,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还亲自去专卖店将此款服饰清扫一空。 其实早在年,台州刺绣就已经在国际上亮相。当时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与公子就是穿着台绣绣制的生丝绣花男衬衫国礼服,与毛主席会面。 年5月,台州刺绣精品《真丝全雕叠袖旗袍》在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夫迪夫国际春季博览会上,以其精美典雅的风格在数以千计的展品中闪现出了其独特的风采,赢得了国际友人的交口称赞。5月9日,博览会的第一副总经理托列夫亲率评奖委员会到中国大使馆,授予该作品金牌奖。台州刺绣为中国绣衣行业赢得了第一块金牌! 台州刺绣真不愧为“东方瑰宝”。关键词四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madeintaizhou的日本国宝 对的,你没有看错!那座传说中每年只开放三天以供膜拜的日本国宝——鉴真坐像,其实是台州制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早已炉火纯青。东晋时期,它就已经在天台民间得到广泛应用,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工匠不断传承、革新,干漆夹苎技艺逐步走向成熟。相传,明代天台人张文郁(工部左侍郎)奉命督造北京故宫建造时,曾将天台的一批干漆夹苎工艺的工匠请去,为宫殿的藻进、柱、梁等进行外表装饰。 遗憾的是,由于干漆夹苎的传授只靠师徒口传身教,没有形成文字,全凭悟性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因此,历史上未能形成较大的制作规模。 20世纪80年代,高级工艺美术师汤春甫组织工匠,对散落在民间的、濒临失传的干漆夹苎工艺进行挖掘、整理,总结出48道工艺流程,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关键词五针刺无骨花灯神灯呐!这是! 童话书里有阿拉丁神灯,我们台州有无骨花灯。 它有多神? 港实话,纸糊的花灯不稀奇,但没有骨架的花灯就少见了。 无骨花灯绝妙之处就在于此:灯面图案均由刀凿针刺成孔,经过透光留影而成,特别是造型方法在中国花灯中独树一帜,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 据记载,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当时人称针刺无骨花灯为“唐灯”,也叫“神灯”。传说,唐开元年间。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了路,被一仙女救起,并赠他“神灯”一盏。 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每年进贡仙居“皤滩花灯”十对,曰:“十全十美”。唐之后的宋、元、明、清(至同治)各以十对花灯为数进贡皇上。 民国时期有一对“仙居皤滩花灯”在杭州展出时,外宾看后,赞不绝口,称它为“神奇的无骨花灯”。 经过深度挖掘,无骨花灯的式样己发展出27个传统品种、52个分支品种。
(部分图片取自魅力台州我来拍摄影大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