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泽藩政改革一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元老院,想念元老院。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照路程,黑夜里想你照路程……”胡华阳哼着曲子,爬上了一处土丘。向北望去,地上是一片雪野,天空的颜色很淡,原处山峰的影子也变得不清晰了,连一处炊烟也望不到,哪有什么村庄的影子,他不禁有些怀疑,甘粕是不是带错路了?

今年是公元年,日本明正天皇宽永二十年,实际统治着日本的,则是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

元和时代的“元和偃武”标志着日本战国乱世的结束,紧随其后的宽永时代则对这个时代做了扫尾,除了细川忠兴、宇喜多秀家、真田信之等少数人之外,毛利辉元、藤堂高虎、德川秀忠、伊达政宗、立花宗茂这些战国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在宽永年间故去,对于大坂之阵之后成长起来的这代人来说,战国乱世已经成了遥远的传说,但是现实却是,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比战国时代改善多少。

宽永十四年,日本爆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揆岛原之乱,当年铺天盖地的一向一揆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当幕府镇压了岛原之乱之后,岛原、天草一代几乎成为无人区。幕府对于天主教的恐惧也更加深入,而且他们了解到,岛原之乱中有一股奇怪的海外势力参与,用大船接走了大量人口。幕府彻底禁绝了和葡萄牙的贸易,荷兰商馆则被迁到长崎,江户幕府的锁国体制彻底完成。

紧随其后爆发的是恐怖的宽永大饥馑,一场牛瘟自九州开始蔓延,虾夷驹岳火山的爆发又影响了东北地区的气候。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中国、四国一带初夏无雨,在秋季却又豪雨连降,冲毁了仅剩的一点收成;北陆地区被从日本海吹来的寒风笼罩,淫雨连绵;接踵而来的暴雨、洪水、旱灾、霜灾、虫灾轮番降临。与天灾紧密相伴的是人祸,此时恰逢幕府发行宽永通宝,过量的货币与天灾共同作用,导致物价暴涨,即便是在少数没有受灾的地方,粮食也吃不到百姓嘴里。史料中没有记载究竟有多少人死于这场饥荒,但是各地都留下了触目惊心的人口锐减的记载。这些减少的人口并不全是饿死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了流民和盗匪。西南的许多大名不得不选择性无视了幕府的锁国令,任由澳洲人把灾民运去济州,现在避免爆发一揆才是最要紧的。

甘粕右卫门信清已经十五年没有回到故乡了,出身米泽藩藩士的他十五年前为了躲避幕府的禁教令逃亡海外,最终成为了澳洲人的归化民,这十五年中,大海另一边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元老院的新秩序已经普照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而在日本,十五年来,百姓的日子不但没有丝毫改善,只有比十五年前更惨。

幕府没有也不敢禁绝和澳洲人的贸易,这些年,这些海外来人也影响到了日本。但是澳洲人的货物基本上没有平民百姓消费得起的,哪怕是盐和糖也一样,这些行事像南蛮人一样的中国人的到来还没有撼动日本千年封建体制的根基。攻略日本被列入元老院的议程早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幕府和大名们的战斗力自然不可能对抗超越时代的科技力量,但是攻略日本能带来的收益却很值得怀疑。日本向澳宋出口的主要大宗商品除了铜之外就是金银、硫磺和木材。老挝南部沙湾拿吉地区的巨大露天铜矿车邦铜矿的开采使得日本铜的重要性大幅下降。东南亚的木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碾压日本。元老院在北海道、库页岛和千岛群岛都已经建立了基地,无论是捕鲸、捕鱼还是获取皮革都很方便。至于金银,用商品套购远比自己动手要方便得多。更何况一旦拿下日本,如何养活这成千上万的人口也是个大麻烦,日本一户人家的口粮也就刚够养活一个归化民,按照元老院的伙食标准,日本的粮食产量根本不够用,需要用大量的粮食来填这个无底洞。语言不通、归化民干部数量不足也都是大问题。这样一来,对日本的攻略也就不着急了。元老院一方面吸纳日本的人口用于组建治安军和东南亚殖民,一方面准备先试着选择一部分大名进行改革,先把日本的农业水准提高一些,养肥了再宰,同时这些大名也可以作为日后的伪政权或者带路党。

第一个被选中的就是米泽藩主上杉定胜。原因无他,因为米泽藩的财政危机最为严重。四十多年前败给德川家康之后,上杉家被没收了大部分的土地,初代藩主上杉景胜咬着牙不裁撤家臣,所有家臣都领半薪,生活困难的靠上杉景胜自己的私房钱接济,笔头家老直江兼续也从自己的六万石俸禄中拿出五万五千石来救济贫困的藩士。上杉景胜和直江兼续或许还梦想着,有朝一日再度天下大乱,他们还要杀回越后老家,与德川家争夺天下。谁知德川家康在关原决战之后一活又是十六年,继任的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也都是守成之才,上杉家的梦想也终究只是梦想而已,随着直江兼续与上杉景胜相继去世,三万五千人的家臣及其家属对于只有三十多万人口的米泽来说不再是宝贵的财富,而成了巨大的负担。

上杉定胜就是生活在这样悲催的环境下。从小他头上就有三座大山:上杉谦信、上杉景胜和直江兼续。他的义祖父上杉谦信是赫赫有名的“越后之龙”,身任关东管领,统御关东十余国(理论上)。一生出阵七十次,四十三胜二十五平,仅有两次败绩,有“军神”之称。纵然是全盛期的织田信长,对上杉谦信也是恭敬有加。虽然已经去世六十多年了,上杉家家臣们依然张口便是“谦信公在世时”如何如何。

上杉谦信死后,上杉定胜的父亲上杉景胜在内战中胜出,执掌上杉家。上杉景胜在军事上颇不如上杉谦信,却在政治上胜过上杉谦信一筹。在上杉景胜时期,因上杉谦信之死濒临灭亡的上杉家再度崛起,成为丰臣五大老之一,实力仅次于丰臣、德川、毛利三家。尽管在关原之战中战败,但是因为他不抛弃家臣的决定,他的威信却没有被动摇,经历过这场共患难的上杉家臣们反而更加团结,追随上杉景胜筚路蓝缕开辟米泽。上杉景胜于二十年前去世,年长的上杉家臣大多见过他,因此比虚无缥缈的上杉谦信更能带给上杉定胜压力,深恐被人说自己不如父亲。

直江兼续是上杉家的首席家臣,有“天下第一陪臣”之称,他五岁就成了上杉景胜的伴读,两人义同兄弟。他们君臣是同生死共患难的交情,上杉景胜对直江兼续有绝对的信任,在很多方面都予以直江兼续全权。丰臣秀吉曾以三十万石的厚禄挖角,邀请直江兼续为丰臣家效力,这是丰臣秀吉分化外样大名的惯用伎俩,他用这一招从毛利家挖来了小早川隆景,从龙造寺家挖来了锅岛直茂,从大友家挖来了立花宗茂,百试不爽,但唯有直江兼续却丝毫不为所动,一度引得丰臣秀吉大发雷霆。面对德川家康对上杉家的构陷,直江兼续以一封《直江状》激怒德川家康,拉开了关原之战的序幕。转封米泽之后,直江兼续的经济才能更是挽救了上杉家。本来小小的米泽根本养活不了上杉家庞大的家臣团,但是直江兼续却在米泽搞了个“大生产运动”。他主持修建了“直江堤”,遏制了泛滥的最上川,组织武士屯田垦荒,并且引入桑树、楮树、漆树等经济作物,发展手工业,奇迹般地让上杉家实现了收支平衡,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原本不起眼的小城米泽成为了繁荣的北国名城。直江兼续在学术上也有巨大贡献,他整理了三百卷《济世救方》,向日本介绍中医,又挑选中国秦汉三国时期的文章,编成三十一册《文选》,作为藩士子弟的汉学教材。直江兼续在禅林寺建立了一座学堂,教育藩士子弟,又建立了禅林文库来收藏《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大批书籍。除此之外,直江兼续还改进了采矿和铁炮制造技术。直江兼续死后,上杉景胜对于他的政策继续沿袭,倒也没出什么乱子,等到上杉景胜也去世了,各种问题开始渐渐凸显。

作者简介

项天鹰

高雄国民学校米泽藩政改革金晓宇高雄工作记梅岭芳华旧时代的残党

觉得不错,欢迎红包鼓励

(二维支付码处)

项天鹰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复方木尼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c/3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