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怎么办疏肝解郁,重在这5点

作为人体的“将军之官”,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肝,有着将军般的刚强,也有将军般的怒气!有道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或是一种无奈的英勇与气概,而“将军”一怒,往往会殃及池鱼,不仅肝自身会受到伤害,还波及人体其他部位。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怎么办?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存在于许多疾病的病变过程中,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其既是病因病机,又是病变证型。肝气的疏泄状态对于整个机体的机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中,我非常重视疏肝解郁,调畅肝气,且于理论认识及临证用药皆有独到之处。1、重视疏肝,肝调则和我认为,肝主疏泄的生理特点即是通畅调达。生理上肝气调达则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水津输布排泄无阻;肝的疏泄不仅关系到气血津液代谢,而且对维持其他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也至关重要。如主血之心气有赖于肝的疏泄,肺气的宣降有赖于肝的调畅,肝气调则脾升胃降,清阳上升,浊阴下降,腑气下行。可见,肝气调达是脏腑气血津液进行正常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病理上,肝气与气血津液及其他脏腑之间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可致气失调达、升降逆乱、血行不畅、津液代谢障碍、心血瘀阻、肺失宣降、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另一方面,体内气血津液代谢障碍、心肺脾胃等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反过来又可能妨碍肝的疏泄功能。所以肝失疏泄不仅见于肝胆系疾病,还广泛存在于其他脏腑如心、肺、脾、胃、肾等病变中。因此,我非常重视肝气调畅对于其他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除对有明显肝气郁结的病证积极使用疏肝之剂外,对于那些证候不显但有肝郁趋向者亦及时、大胆投以疏肝之品。这样既可防治肝气郁结,又可通过调畅肝气而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和其他脏腑功能的恢复。2、调畅肝气,莫忘扶正肝失疏泄若以虚实而论则实证居多,故我在疏肝时常于主方中加入补气养血扶正之品。因肝失疏泄,气郁不畅可犯脾土,乃木乘土,治需健脾益气,使脾气实,不为肝乘,方能截断传变,此即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另一方面,疏肝解郁之品用之不当又可耗气破气,导致或加重气虚,因此,治疗肝气郁结之证可酌加党参、白术、茯苓之类。当然,肝病不仅传脾还可向其他脏腑传变,亦可导致阴血不足,因为肝藏血有赖于肝主疏泄功能的调节,肝气疏泄、气郁不畅可影响血液的藏与布,甚或郁而化火,耗伤阴血。故于疏肝方中常加入白芍、枸杞子、制首乌等药,以滋养阴血,柔肝平肝。3、疏肝解郁,助以活血血虽为心所主,但心主血脉尤其是心气对心血的推动作用有赖肝气的疏泄;且肝为藏血之脏,并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所以只有肝气调达、心气推动正常有力,才能血脉通畅。诚如《血证论》所云:“以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流畅。”病理上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易致血液运行不畅,甚或郁滞不行,或心脉痹阻,或痛经闭经,或癥瘕痞块。因此,我常于疏肝方中助以活血之品,如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等,一方面可以防治肝失疏泄导致血脉运行不畅,另一方面因血能载气,两者相互为用,通过改善血行可促进肝气的疏泄。4、调肝为主,兼顾他脏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各脏腑气机运行必然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用。如肝之疏泄有利于肺气宣降、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而肺气宣降正常、脾胃升降有序亦有助于肝气的调畅。因此,治疗肝失疏泄之证,我并不局限于肝,还视具体情况加入一些调理其他脏腑气机的药物,如宣降肺气的苦杏仁、桔梗、苏子,调理脾胃的陈皮、枳壳、砂仁。这样既可防治肝气郁结累及其他脏腑,又可通过调理脏腑的气机而促进肝气的调达。5、用药遣方,颇有特色我常用的疏肝解郁药物包括白蒺藜、香附、薄荷、青皮、郁金、佛手、香橼、川楝子、绿萼梅等。这些药物皆入肝经,解肝郁,理肝气,然其性能、功效、应用却同中有异。疏肝解郁我一般不用柴胡,因其性偏凉,且疏肝之力较猛,若用之不当易耗气伤气。只有肝气郁结较重较久或肝郁有化热之象时才选用。古人有柴胡能劫阴之说,故有阴伤之征,如舌红少苔时多避而不用,或少量并合以养阴之品。对于一般肝气郁结之证,我喜用白蒺藜,因其辛散苦泄,理气疏肝较柴胡缓慢温和,无耗气伤阴之弊,又无升阳之害,适应证较柴胡广泛。凡肝气郁结热象不显或兼有寒象者多用之。青皮疏肝破气作用迅猛,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较甚或气滞血瘀、肝脾肿大者用之,因其辛苦温,故肝郁兼寒者用之甚当,如治寒滞肝脉之寒疝,多以其配荔枝核、橘核、小茴香。然因其性峻烈、沉降下行,虽能疏肝胆,破气滞,亦多不常用。香附性平,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芳香走窜,是疏肝理气之良药,故凡肝郁气滞所引起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诸病多用香附。一般疏肝多用制香附,若肝气郁结兼有表证则用生香附,因其既能疏肝又能透表。薄荷辛凉入肺、肝二经,能疏通肝经气滞,疏散上焦风热,故多用之治疗肝气郁结兼有头痛目赤或咽喉肿痛者。佛手、香橼性味相近,功效相似,皆为芳香辛散之品,长于疏肝和胃,行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所致的胁肋胀痛、脘腹痞闷、呕吐食少等症。两药或合用或单用,但常用佛手代香橼。绿萼梅芳香性平,力缓而无伤阴耗气之弊,我多用于肝胃不和之证。■疏肝解郁,重在这5点!伤肝行为排行榜1、易怒和抑郁“常常悲观抑郁,或经常发怒”是在调查中最常见的伤肝行为。中医里讲“肝主情志”,坏情绪会影响肝脏功能。老百姓常用“肝火旺”形容一个人脾气大。中医认为,大怒会严重影响肝脏功能,是养生最忌讳的情绪。心情压抑、郁闷引起肝气郁结,也会伤肝。2、熬夜你或许听过“爆肝”这个词,它常用在熬夜上网、赶工作、打游戏的人身上。甚至有些年轻人把“肝”当成动词用,形容熬夜干某件事(尤其是打游戏)。这种用法能看出,这类人懂得熬夜伤肝,但还不了解其严重性。正因为很多人明知故犯,“过度劳累或经常熬夜”也成了调查中排行第二的伤肝行为。晚上11点后,肝脏逐步进入排毒、修复时期。这时,静卧会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帮助肝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分,有利于肝脏的修复。中医也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不能及时进入睡眠状态,会错过养肝血的最佳时间,易出现肝胆疾病。常熬夜除了让肝疲惫不堪,还会损害免疫力,二者相加,对肝脏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害。3、醉酒人体90%~95%的解毒工作都由肝脏负责,但它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大量饮酒,很容易超出肝脏的负荷,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研究表明,34%的肝硬化死亡患者和25%的肝癌患者,均与大量饮酒有关。4、爱吃高脂肪食物吃太多薯条、薯片、汉堡、冰淇淋等高脂肪的食物也会伤肝。这是因为,人体暂时无法用到的脂肪,会有一部分储存在肝脏。因此,堆积的脂肪过多,会把肝细胞“围堵”起来,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营养,最终缺血而死。如果肝内脂肪占到5%以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脂肪肝。5、用药不当这或许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伤肝行为。无论是口服还是输液等用药方式,药物大多都会通过肝脏代谢,用药错误会直接给肝脏带来影响。研究发现,国内最常见的伤肝用药行为是:同时吃多种感冒药(造成扑热息痛过量)、乱服中草药(过量或错误服药、轻信不靠谱的偏方)、滥用抗生素。6、用眼过度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脏受损会出现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症状;反之,过度用眼也会损害肝功能。尤其是频繁看手机、电脑的上班族,这种伤肝行为更常见。估计看到这里,很多人会发现自己“中招”了好几个。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存在于许多疾病的病变过程中,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其既是病因病机,又是病变证型。肝气的疏泄状态对于整个机体的机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调经化瘀丸,又名消积通经丸,被誉为“气滞血瘀专用药,通经化瘀第一方”。它是明朝宫廷御用秘方,收载于明太医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现由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独家生产。本方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三棱、莪术干漆,补血养血,活血破血;重用醋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辅以艾叶炭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同时香附、三棱、莪术、干漆消积化滞,桃仁、当归润肠通便,诸药相辅相成,行气不耗气,破血不伤血,药性平和,奏效奇异,寒、热、虚、实体质皆可服用,经年临床有效验证,是治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血闭止、瘀血积聚、症瘕痞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房肿块、盆腔积液、输卵管不通、子宫腺肌症、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等诸多病症的妇科全科良药。

适应病症

1、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闭不通、经前头痛、乳房胀痛、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积液、输卵管不通、子宫腺肌症、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等诸多妇科疾病;

2、消化不良、食积腹胀、胃胀胃痛、大便不畅;

3、睡眠不宁、困倦无力、烦躁易怒、头晕头痛;

4、手足出汗、盗汗躁汗、体困倦怠、腰膝酸软;

5、毛发干枯、皮肤干燥、脸色晦暗、痤疮多斑。

温馨提示:《明康集团妇儿事业部》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c/4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