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份华丽,我们称之为波罗漆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天下武功出少林”,在大多数人眼里,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天下的武功都出自少林。其实不然,曾经有人对这句话做过一个十分合理的分析,大致是说这句话并非表面的那个意思,而应该叫“天下武功归少林”,少林做到的四个字叫“兼收并蓄”。

仔细分析,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就像文化,任何一种集大成的文化无不是吸纳了百家之长而存在的,这一点很像我们的民族——汉族。因为汉族就是一个大融合的民族,能包容兼收众多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扇文化亦是如此,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并且依旧不失魅力,靠的就是极强的包容性,单从扇骨方面来说就兼容了竹文化、木文化、雕刻文化等等不同的种类,今天我们就谈谈一种特殊的扇骨工艺——波罗漆。

波罗漆,也可写成菠萝漆,这是南方人对于这一工艺的叫法,它原本应该叫做犀皮漆。关于这一名称和历史来源有这么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来自于唐代的赵林,他认为犀皮漆是汉人从西域的马鞍子上得到灵感,从而发明的。他在他的书中解释因为马鞍子与马镫挨着的位置上,不断被摩擦,有凹下去的地方,显露出一层一层的颜色,漆匠就根据这种自然形成的纹样,仿造出现犀皮漆。

还有一种说法,来自于明代的文人都穆,都穆认为这种漆器应该叫“犀毗”,与“犀皮”发音一样,但文字不同。他解释这个“毗”字是肚脐的意思。犀牛的皮肤非常坚硬,平常坐卧之时,肚脐这个地方就在地上磨得极为光滑,有一层一层的纹饰,像饕餮纹。我们常在青铜器上看见饕餮纹。因此,西域人常把犀牛的肚脐割下来,做成腰带中间的一种装饰。后来的工匠是根据犀牛肚脐的样子,做出了犀皮漆。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核心思想都是说犀皮漆是由漆匠模仿所见到的一层层的纹理而创造出来的。而犀皮漆最吸引人的除了其鲜艳的色彩之外,就是那一层层看似不规律却又暗含某种几何意趣的纹案。那么犀皮漆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这里总结了大致的制作步骤。

生漆和灰

生漆搅拌

调漆

打埝

上漆

打磨

抛光

这其中每一步都考验着制作者是否能够做到对于工艺的精细把握,以打埝来说,打埝决定了犀皮漆器最后所呈现出来的花纹造型,这最为重要的一道工艺看似随意,但只有内行才明白这看似随意的步骤却恰恰是最难的,就像一个画家,画一个固定的图案对于画家来说只是熟能生巧的技术性问题,但创造一个不规律却还要极富美感的画面才是真正看功力的时候。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打埝的时候脑海中就已经有了犀皮漆最终成型的模样。

波罗漆扇骨何时出现无迹可寻,但从如今市场上能看到的一批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老波罗漆扇骨,我们可以推测,大概是在那个扇文化发展最为繁盛的时代——清末民初,喜欢扇子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再满足于固有的扇子种类,于是进行了种种尝试,使得那个时期在扇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技艺。

“不忘初心,与扇为伍”。失落的文化,我们共同一一找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c/6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