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工艺在经过元代的辉煌后,在明永乐年间达到了巅峰。永乐时期的官办果园场,设有御用漆器作坊,吸收了全国各地的最优秀雕漆艺人,对后期漆饰工艺的提高和普及功不可没。明代雕漆手法门类繁多,各种精湛的漆饰工艺更是精湛绝伦。
今天就跟小C一块儿来看看下面这三种明代最为复杂、最费工费时、也是最精美的漆饰工艺吧!
剔红
剔红就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漆干后再在漆面雕刻出浮雕的纹样。
明永乐年间的剔红堆漆肥厚,刀工圆润丰腴,漆面光亮润泽,多以花卉禽鸟、云龙缠枝图形,花卉多以整株大型花朵为主,如牡丹、玉兰、荷花等。布局丰满,漆层厚实。雕漆技法至明代万历年间又产生了变化,大至花纹主题,小到各种锦地,都向小收缩,刀法更加繁密,图案更加严谨,给人一种华美的压迫感。
百宝嵌
所谓百宝嵌,就是在同一件器物上镶嵌多种珍贵材料,从而达到突出构图主题和强化装饰效果的目的。
它是明代嘉靖年间扬州的一位漆器工匠发明的,他巧妙利用珍珠、珊瑚、玉石、水晶、玛瑙等名贵材料的质感和颜色,组合成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装饰图案,然后镶嵌在漆器或者木器上,人们为它取名百宝嵌。用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使得器具格外明艳动人。
戗金填漆
戗金填漆属于雕填工艺门类,它的制作前期与剔红相似,都要上漆多层,使漆达到一定的厚度再加以雕刻。
剔红工艺在雕刻之后就基本上完成了,而戗金填漆工艺还需填入色漆多次,并推磨使大面平滑,再戗划锦地,用色漆填平,最后才戗划纹理,填入金漆,制作极为繁杂。正宗的戗金填漆器具多出自明朝的宫廷御用漆作坊,彩色花纹加上金色勾边,这样制作出来的器具往往华丽高贵,因此深受当时宫廷人士的喜爱。
漆器素以“百里千刀一两漆”工艺而著称,其制作需经上百道工序,工艺繁琐,且成器保存难度颇大,故极为珍贵。这种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的精美漆器,在《寻宝》节目中倒是不少哦,大家快来这里领略这千年前堪称鬼斧神工的漆饰工艺吧!
每日一问山西省繁峙县,与“峙”读音相同的是:A.寺B.至C.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立即回复“地名”参加“读汉字大比拼”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