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物语惟古昔以怀今兮市川铁琅之伎乐

伎乐是日本著名的假面戏剧形式,源自中国古代乐舞,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吴地流行,受到西域、中亚、西亚文化的深刻影响。唐代乐舞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高峰,融合了西域乐舞的元素,舞台风格雄健、宏大,对日本舞乐、戏剧均影响深远。

相传在隋炀帝大业八年(年),在吴国学习的朝鲜移民味摩之归化日本后,开始在日本传授伎乐,后来伎乐被定为佛教祭仪。伎乐风格精丽华美,舞台布阵深具隋唐遗风。

「伎乐面」是伎乐演出中的面具,有师(狮)子、治道、婆罗门、吴公、吴女、金刚、力士、迦楼罗、昆仑、太孤儿和醉胡王等;材质为木料或干漆,雕刻后涂彩而成。面具从头部自上而下套入,覆盖头脸。除妇女、童子之外,其他均高额深目、鹰鼻丰颐,具有中亚或雅利安人的特点。日本藏有多个文物级伎乐面,是研究中日戏剧交流史的重要依据。

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伎乐展示了八世纪前后东亚文化圈的特点——以中华文化为中心,广泛融合了印度、伊朗甚至希腊、罗马、埃及等国的艺术——呈现出鲜活饱满的审美情趣。

日本对唐代文化的推崇和传承,使得唐代舞乐从未消亡。我们也有幸在今天仍能真切地感受到海纳百川的盛唐气象。周作人先生说,「我们在日本的感觉,一半是异域,一半是古昔。」

[无题茶馆]『市川铁琅刀刻煤竹雕刻东大寺伎乐面图茶量』共箱

价格:元

附件:原桐木盒、作者亲笔款识印章

市川铁琅(-)是日本雕刻名家,加纳铁哉先生最后的弟子,在海内外闻名遐迩。他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伎乐面」是他非常喜爱的创作题材。

临摹「东大寺伎乐面图之迦楼罗」。日本东大寺正仓院被认为是「完好的唐朝艺术宝库」,甚至被称作「丝绸之路的终点」。该寺收藏文物级的伎乐面二百余种。

迦楼罗:古印度神话中的巨型神鸟,在印度教中是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坐骑,在中国也被称为大鹏金翅鸟。头和面部是绿色做地,嘴和面颊的垂肉、额部、耳部、鸡冠都是用朱色。

[无题茶馆]『市川鉄琅刀刻彩色伎乐面白竹菓子箸』共箱

价格:元

附件:原桐木盒、作者亲笔款识印章

临摹「东大寺伎乐面」,高额深目、鹰鼻丰颐,有着鲜明的中亚人的面貌特征,令人遐思「开放兼容、泽被东西」的盛唐景象。

菓子箸是茶道中的食器,用于进食茶点。日本作家喜爱用白竹制作茶道具,轻盈淡雅,吻合茶道清净的氛围。

[无题茶馆]『市川铁琅作倣法隆寺伎乐唐代吴女面榉木彫飾盆』共箱

价格:元

附件:原桐木盒、作者亲笔款识印章

临摹奈良法隆寺所藏「伎乐面之吴女面具」。吴女面:日本伎乐面中最古老的仮面之一,是写实性的唐代女子面容。原型是吴国贵族女性,面庞丰腴、头梳双髻,气质端庄优雅。

用木架支起,置于博古架上、案几上,装点茶室、书斋,深具文人意趣。「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本文商品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c/7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