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好书分享星云大师无声息的歌唱

星云大师专栏

MasterHsingYun

书名:《无声息的歌唱》

作者:星云大师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3

页数:

ISBN:2

鉴真图书馆阅览室索书号

B94.71/X-70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年生,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出家,年赴台。年创建佛光山寺,并担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主持。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余所道场;创办24所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50所“云水书坊”行动图书馆、50余所中华学校、16所佛教学院等。星云大师著作等身,现有余册著述,并被翻译成英、日、德、法、西、泰、葡等20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年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年向国家博物馆捐赠北齐佛首,现为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终身荣誉总会长。

内容简介

星云大师以物代言,主角都是木鱼、大罄、签筒等佛教常用的物品,以第一人称独白的形式写出,文笔幽默风趣,而富有智慧。为了更好的介绍,本书也插入了大量的精美的配图,便于读者第一时间形成直观的感受。《无声息的歌唱》写于年冬,时值星云大师初到台湾弘法,辗转来到圆光寺,受妙果长老指示看守山林,而自觉青春年华不该白白浪费而得“发心”的虚名。青年星云大师自12岁入佛门,对佛门内很多的是与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加之不愿虚掷光阴,便在草丛中创作出了这本《无声息的歌唱》。这是一本以物代言,针砭时弊,为革除佛教陋习,振兴佛教而创作的物语集。是星云大师面对佛教现状进行的独立思考,是星云大师人间佛教运动的先声,是星云大师文学才华的初次展现。

目录

序我写物语的话大钟木鱼大磬签筒香炉蒲团烛台牌位戒牒文疏纸箔缘簿佛珠海青袈裟香板僧鞋钵盂经橱宝塔

本书特点

物语集的形式当时非常新颖,在国内用的不多,据说除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中有一两篇外,其他作家不多用过这种写法。本书的内容最开始刊登于《觉生月刊》中,受一定的篇幅限制,现装订成册。每则物语第一页为实物图,并附一两句节选的内心独白,内容以佛教中遇到的一些实例为主,用本“物”的角度来去感叹佛教的正与反,最后还有一个对该物的客观介绍以及佛门中该物的意义。

好书分享人汤景贤

书中所描写的晨钟暮鼓不只是浮在纸上,而是可以切身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这次的读书体验,是对我所缺知识的一种补充,知晓后不觉痛快矣。

当我第一次到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的时候,在法师的建议下参加了晚课,可刚入大雄宝殿的我对佛教一无所知,甚至拿到经本都不知该从何翻起,倒也坦荡的跟着读起来,一边用心倾听这“无声息的歌唱”,一边发现经本旁注释着“乐器”的特殊符号。当时我还不知道法器的名字,只称“大磬”为“大缸”,引得法师大笑。后来法师便告诉我那是龙天的耳目,分别是“木鱼”,“引磬”和“大磬”。那是我第一次与佛教经典结缘,后来也经常上晚课,非常喜欢晚课清净的感觉,也佩服法师们在做晚课的时候如此的和谐。仅凭维那师去控制起止是不够的,还要有引磬、木鱼来控制节奏,以及法器们的使用者众法师的相互配合。在偌大的殿堂里和众多庄严的法器一起作晚课,心生对佛法的敬意,竟能统领大众,一切无碍。

《无声息的歌唱》则告诉我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敲打法器,特别是大磬,那是楗椎的主人,只有维那师有这个资历,在殿堂统领大众的便是维那师。其他职事僧也有相应的法宝:木鱼、引磬,另外法师们做晚课时穿着的衣服叫海青。法师们不仅要善用法器,在晚课结束之后也要毕恭毕敬的将法器送柜子保存,继而关上大雄宝殿的大门。所以法器在佛教里也有种种使用方法,本书借法器之口表达了星云大师对佛教现状的反省与改良期盼,也是对当代人心思潮的一种正知正念的期盼。比如戒牒,那是出家人的身份证,只有经过了丛林学院的重重考验,这份出家人的身份才会被承认。但是现在的许多和尚,只要戒牒,不要佛法修持,受戒前既不懂戒的意义,受戒后仍不明戒的价值;就好比现在的青年学子,只为了一封毕业证学业证书而去学习,不是为了更远大的目标和社会需求。

书中还提到了出家人修行所传的僧鞋,也叫罗汉鞋,僧鞋前后左右算起来共有6个洞的设计,林清玄老先生就曾对僧鞋的这种设计感到纳闷,既不美观也不实用。然而他从一位师父口中得知这僧鞋有着大奥秘,正如本书所描写的,这六个洞,是勉励出家僧侣要“低头看得破”,“低头”是谦诚有礼,“看得破”是要于每日行走间,看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要看破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及参破六道轮回,勘破贪嗔痴慢疑邪六大烦恼,甚至也要看破人生的短暂,人身的渺小。这就是六度法门,看破人生,才能常愉悦身心。

再举例(蒲团):我们礼拜诸佛菩萨,是为了去除骄慢的习气。现在的人心多浮躁,唯有脚下的蒲团知道。有多少人,是拜佛给别人看?是念经给别人看?若是教学之用,那可另当别论,但如果只是只愿修其型而不修其身,可真让人啼笑皆非,贻笑大方。

礼拜,带着慈悲心,惭愧心,放下傲慢与偏见,这才能得到前进,就如同一部电影里的一句话,后退反而是前进。正所谓惭耻之服,无上庄严,而忏者,是下定决心不再做此类事情。

本书的主旨便是鼓励人们从正道修持,而非走旁门左道,倡导人们以正知正见看待佛教与世间,以三好四给为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带来希望。就如抽签一般,签筒只是为人们迷茫的时候提供一个方向,而如何到达彼岸仍需自我努力,因而求大吉勿因喜乐而忘却辛劳付出,求大凶亦勿失志,且将其视为一种警戒,提醒自己处处小心,相信只要肯努力,亦会有一番作为。即使放在人世间,不也是如此吗?在世间修行,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愿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

鉴真图书阅览室欢迎您加入好书分享的行列

详情请洽询:-转/

阅览室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s/8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