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设计middot微布告传薪之路四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pf/a_5818755.html

传薪之路: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漆艺)文献展

主办:四川美术学院

总策划:唐青阳庞茂琨

学术委员会:张杰焦兴涛段胜峰王天祥申晓南王朝刚韦嘉

策展:唐影

展览执行:林文洁、杨立山、何艳

视觉设计:岳汉

时间:.10.28-.11.28

地点:重庆当代美术馆A3展厅

/复兴与传承/

四川美术学院是中国第一个将传统漆器行业引入分科教育体系的高等艺术院校,学院创办人之一沈福文先生在年赴日研习漆艺,回国后办学设科开始将中国传统漆艺开枝散叶,发扬光大;年,川美受轻工部委托给全国漆器行业开办漆器创新设计班,为全国漆器行业培养人才;年,川美获批国家艺术基金“漆画艺术海外研修人才培养”项目,再次赴日与日本高校联合培养了全国17个省市的高校漆艺教师,推进了中国漆艺的国际化发展……

在八十年办学历程中,川美漆艺与历史同行,打造并形成了四代卓越的漆艺教学团队,积淀了自身的特色和学统,川美漆艺是中国高校漆艺术教学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现代漆艺术复兴的开始。

/大事记/

年下半年

李有行、沈福文、雷圭元、庞薫琴、赵太牟、王曼硕六人合意在成都创办工艺社,正式定名为“中华工艺社”。

沈福文、李有行等人以“中华工艺社”为基础,创办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设5年制应用艺术、音乐、建筑三科。李友行任校长、庞薫琴任教导主任。其中应用艺术(包括漆器、家具、印染等)是最主要的专业,沈福文、庞薫琴任应用艺术科主任。

年1月

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创办杂志《技与艺》。沈福文在创刊号上发布了题为《我国漆工艺述略》一文。

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改名为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年12月

《沈福文个人漆器作品展览会》在成都祠堂街四川省美协举行。

年6月15日沈福文第二届个人漆器作品展览会在成都祠堂街四川美协内举行。

年秋-年

沈福文敦煌图案漆器展览会,余件作品先后在成都、南京预展。并于年春在上海展出。

原成都南虹艺术专科学校并入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同年11月,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改名为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设应用艺术科、建筑科、绘画科、音乐科。沈福文任成都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应用美术系主任。

杨富明参加中国美协红五月展览。

沈福文《金鱼盘》、《跳鹿》和敦煌图案等8件作品赴苏联展览,被列宁格勒博物馆和莫斯科东方博物馆收藏。

杨富明创作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世界名人的堆漆浮雕全像、磨漆肖像画,在重庆博物馆展出。

国家对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和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进行调整,在重庆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2.沈福文创作的第一幅漆画毛主席像被外交部赠与朝鲜,现藏于平壤博物馆。

沈福文参加中国工艺美术赴苏代表团,访问3个月,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学习参观两个多月。

杨富明作品《民族大团结》漆器座屏、刘健斌作品《研磨彩绘花瓶》参加中国工艺美术赴莫斯科展出。

杨富明创作《鸽群》挂屏、《西蕃莲图案大果盘》及长方形条盘,入选首届全国工艺美展,创作《民族大团结》座屏,参加莫斯科展出的中国工艺美展,被莫斯科博物馆收藏。

沈福文、李有行、梁启煜、罗明遥合编《西南少数民族图案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沈福文教授受对外文委的委托,作为赴越南代表团团员,在越南举办中国高等工艺美术院校师生作品展。

查文生的漆器《金鱼盘》获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美术竞赛三等奖。

由沈福文主持,在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总社的支持下,在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成立了西南漆器试验工厂(后改名为重庆美术漆器厂),成为学生实习、创作的重要基地。

杨富明漆器作品《晨曦》大盘被重庆博物馆收藏,作品《民族大团结》座屏发表在年莫斯科出版的《中国美术》上。

沈福文将原成都美术专科学校漆工组改建为漆器专业,在中国漆文化史上将民间艺术擢拔为高等艺术院校学科专业。

沈福文出席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

肖连恒获四川省工艺美展漆器设计三等奖。

刘健斌作品《蛋壳嵌花盘》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展,选入《中国美术作品选集》,《菊花盘》等作品参加四川省工艺美展获二等奖,《双耳堆漆瓶》选入《四川工艺美术选集》。

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招收工农班,开办了染织、陶瓷短训班及漆器学工班。

杨富明任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漆艺教研室主任,并创作漆画《春、夏、秋、冬》四季花鸟屏。

李大树支援成都工艺美术学校任教,担任图案专业课教学,并调任成都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任所长。

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改为四年制本科学校,正式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调整为工艺美术系,下设染织、漆器、陶瓷、装潢四个专业。沈福文任工艺美术系主任,至此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教育的雏形正式建立起来。

杨富明作品印锦脱胎《莲花》盒、高堆漆《金鱼》盒在庆祝建国十周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杨富明被四川省建国十周年献礼办公室授予“在建国十周年献礼活动中成绩优异”奖状。

杨富明为国庆献礼制作二米多高的毛主席光辉形象的漆器脱胎像,创造了“快速脱胎法”,此后又推广应用于山城电影院大型脱胎漆器浮雕;创造了“高堆快干装饰法”。

杨富明创作作品《金鱼》盒、《莲花盆》发表在《文物》上,《莲花盆》《梅瓶》发表在《装饰》上;堆漆《花鸟纹花瓶》发表在《装饰》六期封面。杨富明文章《在前进中的四川漆器》发表于《装饰》杂志,介绍了四川漆器的艺术特点及发展概况。

四川美术学院承担了北京“十大建筑”部分美术创作设计任务。程尚俊等为人大会堂设计工艺美术。学院另抽调了30多人参加人大会堂四川厅的总体规划及绘画设计,创作出了一大批作品。

沈福文出席全国第三次文艺代表大会,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沈福文编著《中国漆艺美术史》。

年4月中宣部会同教育部和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高等院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会议在艺术方面制定了戏剧、音乐、戏曲、电影、美术、工艺美术等艺术院校40个专业的47个教学方案的草案,并相应订出了门课程的教材编选计划。

杨富明反复实践,成功创造“平板分离髹漆法”,创作《四扇花鸟漆画》挂屏。

杨富明老师教授印度留学生辛哈漆艺。

刘健斌作品《金地黑菊纹盘》等十多件作品参加赴越南的中国工艺美展,作品为国家礼品赠与越南。

沈福文教授主编的《中国髹漆工艺美术简史》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四川美术学院14件漆画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在北京展出。

60年代末—70年代

四川美术学院组织漆画创作小组集体创作一批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长征革命题材的漆画作品。

杨富明作品《朱竹八哥》二幅通景挂屏、刘健斌作品《菊花瓶》等多件作品参加全国工艺美展,其中《彩绘花纹长方盒》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黄唯一与詹蜀安合作漆画作品《川西草地》参加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该作品在年第10期在《人民中国》世界语版发表。

经省报国务院教科组批准恢复招生。四川美术学院招生的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染织美术设计、装潢美术设计、陶瓷美术设计、漆器美术设计8个专业。学制均为三年(即工农兵学员)。

杨富明作品《红岩鲜血染,素梅寄哀思》参加全国工艺美展。

何豪亮《髹漆工艺技法探讨》发表于《四川工艺美术》第四期。

陈恩深作品《金色的十月》入选全国高等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巡回展、载于《人民画报》。

沈福文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刘健斌作品《红地黑牡丹盘》和《蛋壳嵌龙盘》参加全国工艺美展,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李大树调回四川美院工艺系漆器教研组,负责漆器实习室工作,兼沈福文院长助手并协助沈院长为再版《中国髹漆工艺美术史》。

何豪亮文章《中国漆艺的传统技法》发表于《四川工艺美术》、《漆画花苗壮》发表于《四川工艺美术》,《日本漆器莳绘的研究》发表于《四川工艺美术》,编写《漆艺髹饰学》教材。

肖连恒、杨富民、何豪亮、陈恩深应邀参加首都机场壁画创作。

受轻工部委托开办国内各省漆器工厂选派学员的漆器美术进修班,同时接受了广西艺术学院、西北民族学院、黑龙江艺术学院等兄弟院校的教师进修。

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美术学院被列为首批授予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学士本科生的单位之一,其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漆器美术设计、染织美术设计、装潢美术设计、陶瓷美术设计8个专业均有学士学位授位权。

沈福文与李大树合著《漆器工艺技法撷要》一书,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获重庆科技一等奖。

刘健斌12件作品;李大树十件漆器作品,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收入《中国工艺美术“四川漆器”》专辑,在日本出版日文本。

刘健斌《螺钿蛋壳嵌孔雀盘》等8件作品,15件漆器作品;李大树十五件漆器作品参加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师生工艺美术作品赴菲律宾展览。

杨富明指导南京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李永清在四川美术学院进修漆画创作及髹漆工艺技法等课程两年。

“四川美术学院漆画展”先后在成都、重庆、武汉展出,展出作品件,超过名观众参观了展览。

杨富明论文《漆画创作的“情感”与“色感”》在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发表,漆画《都江瑞雪》在菲律宾展出。

何豪亮论文《漆画初探》发表于江西《工艺美术研究》,《论漆画的工艺美》发表于《四川大众美学》,《发展漆器生产促进四化建设》发表于《中国生漆》。

李大树《石林》参加全国首届漆画展。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版画、漆器专业批准通过获得硕士学位授位权。

同年,漆画首次成为全国美展独立的画种,杨富明漆画《无尽》、肖连恒漆画《瓜叶菊》、李大树漆画《潮声》、陈恩深作品《漫漫岷山雪》、王立端作品《血肉筑城》于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其中肖连恒作品《瓜叶菊》获优秀作品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杨富明漆画《无尽》获优秀作品奖,被《实用美术》《当代美术家》发表,漆画《冰》发布于《四川画报》。

何豪亮担任漆艺教研室主任,文章《老树逢春更著花》发表于《四川工艺美术》第一期,《漆艺界的一代良师》发表于《福建工艺美术》。

陈恩深论文《艺术构想与制作技能》发表于《当代美术家》创刊号。

肖连恒作品1件、杨富明作品2件、李大树作品3件、陈恩深作品6件于北京参加首届中国漆画展,其中肖连恒作品《瓜叶菊》被评为优秀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杨富明作品《江峡暮霭》荣获优秀作品奖,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眈眈》荣获工艺奖;李大树作品《孔雀》获优秀奖;陈恩深作品《阴影》获优秀奖;林萱作品《启明星》获优秀奖。

肖连恒五件作品参加全国工艺美展和世界青年联欢节造型艺术展出,《金莲花》漆盘被评为三等奖。

李大树文章《中国历代漆器工艺概述》,发表在《四川工艺美术》。

何豪亮漆画《丰收曲》获全国漆画工艺奖并赴苏联展出,漆画《渔歌》发表于《湖北画报》第三期,《瞿塘秋色》发表于《四川画报》第四期,《峨眉霁雪》发表于.2.12《四川农民报》,文章《漆艺单色髹涂》发表于《全国漆器信息》。

轻工部请四川美院漆艺专业给全国漆器行业办一期为时一年的漆器创新设计班,课程内容由轻工部提出。

陈恩深论文《漆画随想》发表于《四川工艺美术》。

“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作品一千多件。

杨富明漆画《民族魂》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与美国GHK公司在纽约举办《中国当代油画展》。

何豪亮应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邀请于太原金漆镶嵌厂举办的漆画培训班授课。

年1月28日由轻工部委托举办的全国漆画创新班结业。

四川美术学院漆艺专业接待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漆艺专业访问团,与大西长利、三田村有纯、增村纪一郎等日本漆艺界名师交流,并建立了校际国际合作关系。

陈恩深作品《四月的漫步》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论文《继承与创新》发表于《中国工艺美术》。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四川美术学院共同举办的“沈福文漆艺展”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举行。

何豪亮专著《漆艺髹饰学》(与陶世智合作)年10月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认为是“煌煌巨制,是现知最详细的一本漆工艺学”,作品《鹦鹉玉兰果盘》和《脱胎玉兰花瓶》收入《中国工艺美术丛书》“四川漆器卷”,《梅桩笔筒》《太空盘》《藏族茶具》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丰收曲》《继承》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卷”。

陈恩深任中国漆画研究会副会长,《金色的超越》参加北京“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

王立端漆画作品《葵》、《绳》、《鱼》在日本仙台市、山口市等地展出。

沈福文编著的《中国漆艺美术史》正式出版。

学校撤销工艺美术系,重新组建工艺设计系,下设装饰艺术、工业设计、漆艺设计、陶艺设计专业。

陈恩深作品《云与鹤》获“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紫葡萄》获广州“‘94’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奖,朱德富作品《小青瓦.白璧头》获“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陈恩深作品《荷》系列作品参加北京“‘95’中国艺术博览会”获优秀奖。

何豪亮参与《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编写工作,完成第3、4卷的写作。

陈恩深与余志强合作创作漆绘雕塑《吉祥彩练》为重庆市政府赠香港特别行政区礼品,论文《漆画呼唤深度——读张世彦漆画》发表于《中华合作时报》。

陈恩深为人民大会堂重庆厅制作《瞿塘峡之晨》、《巫峡云霭》和《重庆大礼堂》漆壁画作品。

肖连恒漆画《花与桃》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得银奖。陈恩深漆画《峡谷晴空》参加北京“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陈恩深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带头人。陈恩深作品《.1号》、唐影作品漆画《草原无声》、林文洁漆画作品《秋日》入选首届全国漆画展。

陈恩深作品《中国风景》、蒲江作品《流云》、林文洁作品《秋日》入选“‘’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系列展——中国漆画展”。

陈恩深于川美美术馆举办重庆“陈恩深现代漆画教学展”,作为当代漆画教学体系成果获校内外专家高度认同,获川美教学成果一等奖;专著《当代漆艺》(重庆出版社)出版。

陈恩深《国粹·时代·创新:现代漆画教学体系全面创建》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受韩国培材大学之托在四川美术学院为其开办当代漆画语言研习班;作品《四个乐章——崛起的风景》参加南京“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论文《漆画有无》发表于《艺术》。

陈恩深任第二届中国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其《四川美术学院当代漆画教学体系建构》获重庆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促成漆画专业方向正式成立。

陈恩深作品《人形》,唐影漆画《蓝色系列1号-我的印花大摆裙》、林文洁漆画作品《梵音系列1.2.3.4.》入选“‘厦门’中国漆画展”,其中林文洁漆画作品《梵音系列1.2.3.4.》获优秀奖。陈恩深作品《中国风景》参加韩国“韩国清州国际工艺双年展”。

陈恩深评委作品《黑叶系列之一》、林文洁漆画作品《午后的阳光》入选“厦门’中国漆画展暨厦门国际漆画邀请展”,其中林文洁漆画作品《午后的阳光》获优秀奖。

陈恩深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专著《漆画之思》(重庆出版社)出版,论文《漆画语言·绘画性·当代性》发表于《艺术研究》;主持《现代绘画技法》获重庆市精品课程称号。

陈恩深漆画作品《朗朗云天》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作品)。

何艳专著《漆器工艺》(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专业教辅高玉平:获得年6月重庆市政府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陈恩深作品《迷失之一》参加厦门“‘’中国漆画(厦门)展”(评委作品);唐影漆画《破碎的记忆》入选厦门“‘’中国漆画(厦门)展”,获优秀奖。

陈恩深论文《漆画前景:在画不在漆》发表于《读者欣赏:理论》。

何艳论文《漆器工作室教学经验汇报》发表于《装饰》。

陈恩深专著《顺遂与自由:绘画的内在形式与创作的自在思维》(重庆出版社)出版。

陈恩深、林文洁漆画入选中国厦门漆画作品展,其中林文洁漆画《·1号鸢尾花开》获优秀奖。

唐影漆画《两朵浸入水中的百合花》、林文洁漆画《·1号鸢尾花开》入选“髹漆·咏怀——中国女漆画家艺术作品展”。

何艳主持重庆市教委项目《传统漆器向实验漆器的转向》《综合漆器的改良》,作品《鼎》《漆书》《脱胎漆画》入选“生活之美——第七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

陈恩深作品《中流万年》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作品)、朱德富作品《酒歌》、司小刚作品《世纪景观灰色都市》、蒲江漆画《崛》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陈恩深作品《阡陌之盘》、唐影漆画《在水边》、何艳作品《脱胎漆画》、陈静漆艺作品《漆片细密粘接脱胎漆器》入选武汉“手艺的温度——第八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

陈恩深编著《四川美术学院现代漆画研究生教学》出版,论文《传统精神之我思》发表于《西南艺术》。

陈恩深作品《人影幢幢》参加厦门“中国(厦门)漆画作品展”(评委作品),专著《画稿创作的生发与生成》(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漆画艺委会年会在川美召开并进行漆画教学的研讨。

林文洁漆画《撕碎的散氏盘》入选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何艳发明专利4项,外观专利6项,作品《方块字》于重庆参加《中国西南设计展》,论文《新漆艺教学理念》发表于《大舞台》。

唐影主持日本大塚智嗣教授《日本漆艺之旅》国际工作坊,主持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重庆乡村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以漆艺工艺品为例”。

陈静漆艺作品《重生.再造》参展中国饮食器物设计文化展海外巡展(巴黎、布鲁塞尔、伊斯坦布尔)。

成立手工艺术学院漆艺术系,下设漆器工作室和漆画工作室。

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第九届全国漆画高研班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

《中国漆画文献展》巡展在重庆当代美术馆举办。

何艳主持重庆市教委项目《漆器底胎石蜡材料热力塑形和脱胎研究》,专著《漆异之道》出版唐影漆画《迷雾》、林文洁漆画《风从何处来》入选第四届全国漆画展。

唐影漆画作品《ontheleaves6》、林文洁漆画作品《他说》、陈静漆艺作品《无胎漆皮折叠粘贴微型漆器》、杨立山作品《无题》、何艳作品《花草系列2》入选第九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

唐影漆画作品《ontheleaves1,2,3》获“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漆画展”金奖。

唐影主持法国艺术家文森·漆《自然材料与大漆艺术的故事》国际工作坊。

四川美术学院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本体与重构”——四川美术学院漆艺术展。

陈恩深专著《当代漆画论》、《画在漆先:陈恩深当代漆画》、《当代漆艺论》(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唐影作赴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开设《中国漆艺术》工作坊教学2个月。

唐影在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开设《漆》讲座。

唐影主持法国DidierMencoboni教授《中法当代漆艺术》国际工作坊主持。

唐影漆画《Leavers》入选日本漆之艺术节。

唐影漆画《Memory.No1》、杨立山漆艺《Body1、2》入选“工艺之创造——其多样性与可能性第6回国际工艺美术作家协会展”。

林文洁漆画《女儿的梦》入选中国青年漆画日本石川展。

杨立山专著《混沌:现代漆造型理论与古代中国身体思想》(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陈静漆艺作品《无胎漆皮折叠粘贴微型漆器》入选德国“TALENTE国际竞赛特展”并发表于德国《TALENTE》,漆艺作品《微分漆片粘贴组合脱胎漆器》发表于德国《ARTAUREA》杂志。

何艳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创作项目《跨界漆器》。

林文洁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创作项目《中国风景——大漆屏风创作》。

何艳编著《工艺性绘画》。(中国纺织出版社)

王立端漆器作品《纸胎漆皿8件套》,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展演项目,在米兰、威尼斯、巴黎、布鲁塞尔等地巡回展出。

展览与获奖

蒲江漆画作品《茫茫飞雪》入选首届全国小幅漆画展(江西省美术馆南昌)、《暮光》入选第三届中国漆画学术提名展。

唐影作品《雨·林》、林文洁作品《消逝的边境》入选第五届全国漆画展获入会资格奖。

林文洁漆画《大风起兮》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发表于《美术》杂志、《野望》入选首届全国小幅漆画展,获入会资格、《茫茫》入选“登峰造极中国漆画展”。

科研项目

蒲江《漆画主题性创作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获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唐影赴日本广岛市立大学漆造型艺术专业担任访问学者。

唐影在日本广岛市立大学开设《中国漆文化》讲座。

唐影主持松岛樱子教授《漆艺术与首饰》国际工作坊。

杨立山入选重庆市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杨立山主持《漆驿》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

论文及著作

唐影文章《匠心独韵——谈日本漆艺对中国漆器工艺发展的启示》发表于《美术》。

展览与获奖

蒲江漆画作品《莽莽昆仑》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苍茫山峦》入选全国首届漆画屏风展。

唐影漆画作品《礼赞祖国》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陈静作品《仿生植物餐具》入选第十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

林文洁漆画作品《中国风景·卧云观山》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独坐看山晚》入选第二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获入会资格。

手工艺术学院合并入设计学院。

科研项目

何艳主持重庆市教委项目《传统漆器工艺教学方法的综合改良》、《聚苯乙烯泡沫塑形与漆器脱胎工艺的综合研究》。

陈静主持项目《漆皮成型工艺》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

唐影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漆画艺术海外研修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为我国漆艺界第一个国家级国际人才培训项目。

杨立山主持《西南地区传统漆艺材料与工艺定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科研项目

蒲江主持重庆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漆画创作的语言维度和当代实践研究》。

唐影主持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四川美术学院漆艺专业复合型、应用型、技艺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图文:四川美术学院

文字编辑:蒋玥晴

来源:川美设计授权转载

漆坛时讯

展讯

中国漆画赴西班牙展国内汇报展

第三届清华大学乔十光漆画艺术创新奖

入围作品展暨评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

正在展览

展讯

陈立德建筑风情系列漆画作品展

艺外意外——观真当代漆艺术个展

漆坛征稿

漆彩东方——第四届上海漆画展征稿通知

第七届广东省漆画作品展延期截稿的通知

“魅力红谷—第二届全国小幅漆画展”征稿

漆坛荟萃

戗金犀皮漆

雕漆莳绘螺钿

薪技艺--继往开来--漆艺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作品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漆画全集“大美”单纯的再现陈锦钦漆画展第二届中国青年漆画大展VR看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漆画VR看展“禅修”与“劳作”任晓东的磨漆画城·迹——时宇漆艺术之路鲜为人知的“割漆人”索超:髹漆之道毕业季届四川美院漆艺专业优秀毕业作品

上篇届四川美院漆艺专业优秀毕业作品

下篇广州美术学院·漆艺专业本科毕业作品展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季工艺美术系篇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漆画艺术委员会

冯健亲/陈金华/唐明修/程向君/陈恩深李永清/汤志义/王向阳/张泽国/陈志强张承志/胡玉康/王玉文/任建民/苏国伟未明/苏星/李伦/金晖/张玉惠(为超链接排版美观,排名不分先后)

广西美协漆画艺委会部分艺术家链接

支炳山/范前程/王巍衡/王海瑞

漆艺术主编:王海瑞

祖籍黑龙江青冈、定居广西桂林、擅长漆画

桂林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漆画专业/教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全国漆画高研班结业

全国工商联艺术品商会漆艺专委会/副秘书长

广西漆画艺委会委员/广西漆画展组委会委员

主研中外漆艺史、漆画创作与教学、新媒体

漆器获八桂天工奖金奖/广西工艺美术最高奖

漆画作品/数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并且获奖

漆画作品/被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永久收藏

关于漆艺术

为国内最专注最活跃的漆艺术媒体之一努力为漆艺术家、漆艺从业者、爱好者搭建交流、学习、推广的专业艺术平台

合作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会

雅昌艺术网

湖北美术馆

莲福文化

川美漆画

艺术东南

当代漆画

毗邻艺术

大吕空间

80漆计划

山觉漆艺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s/8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