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漆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距今多年的夏商时期。《史记》记载:“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古羌水磨漆工艺在北川民间流传了年历史。“水磨漆”,顾名思义就是用水磨制作而成的一种漆器工艺,它具有其它漆器工艺所具备的特点。羌族水磨漆艺继承和发扬了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产品古朴典雅,工艺精湛,色彩绚丽,富丽堂皇,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堪称中国漆器一绝。它既有特殊和重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羌族水磨漆器的工艺制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由于制造的手工性、雕刻的复杂性、技巧的专门性、艺术的独特性,使得雕漆作品从设计到成品的制成,必须由许多手工艺人经过若干道工序方能完成。一般说来,一件普通的雕漆成品的制成,至少也需要半年的时问;稍微高档和精细的雕漆艺术品,则需要一年左右,而珍品的雕漆佳作,甚至需要两年多的时间。现在虽然工艺水平提高,制作时间也相对缩短,但仍不能在短期内完成。雕漆制作,从设计、胎胚、作地、光漆、画印、雕刻、烘烤、磨活、退活、磨铜口、作里抛光、配木座纸盒等,大致需要经过十余道大的工序,每道大工序中,又要经过数十道小的工序。可以说,雕漆作品的制作就相当于一个庞大工程的工期。水磨漆工艺在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项目。年10月19日北川羌族水磨漆艺的唯一传承人朱红志被四川省文化厅批准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红志
男,羌族,北川羌族自治县白什乡人,年-年学徒从事漆工行业,年-年拜师曾庆山学习水磨漆工艺,年-年从事水磨绘画、擦色、贴金、镶嵌、漆雕和堆漆的研究和制作,年-年北川水磨漆木材加工从事水磨漆的制作和研发,这期间在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进修漆器工艺美术品制作、年-年个体生产制作水磨漆家具及工艺品。
朱红志在前辈师傅的指导下努力专研水磨漆技艺,水磨漆的提炼精制,和快干漆,在原来只有红黑色的基础上,提炼成半透明状色漆,提高了水磨漆的透明度和高光度,并创新了擦色,漆粉的装饰等一系列新工艺。主要成就1.在年四川省漆器工艺作品展获得了轻工厅作品奖,并获得了四川省省长蒋明宽的亲笔题词。2.制作的漆器挂盘四川省第七届运动会吉祥物“金丝猴欢欢”深受组委会好评。3.在美国参加第二十三届国际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获得了同行们的青睐。4.为十三届世界拳击锦标赛组委会制作匾额“神奇绵阳”,得到了中外嘉宾的一致赞赏。荣获的奖项1.为十三届世界拳击竞标赛组委会制作匾额“神奇绵阳,得到了中外嘉宾的一致赞赏与喜爱。2.年12月荣获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颁发的在年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成绩显著,荣获先进个人称号。3.年2月荣获四川省文化厅颁发的非遗手工艺精品邀请展铜奖。4.年4月8日荣获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颁发的在年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荣获先进个人称号。5.年6月荣获绵阳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颁发的优秀个人奖。6.年8月由于在第四届非遗节上的的金彩呈现荣获绵阳市非遗产保护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主管: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主办:北川羌城新媒体中心总编:何锦编辑:邓军李和鑫探秘禹羌人文领略羌寨风情大美羌城遇见一切美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