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唐招提寺奈良自由行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http://www.hldxc.com/
去年年初,荆楚大疫,五湖四海伸出援手,其中,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局支援湖北高校的抗疫物资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格外醒目。历史渊源,令人想起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景。兹上传游记一篇,跟诸位分享。飞越一衣带水,跟团日本游,去了静冈、富士山、东京、大阪、京都,最后那天,夜宿奈良县生驹市。奈良西郊有唐招提寺。唐开元年间,高僧鉴真接受圣武天皇之邀,作为朝廷“传戒大师”从扬州出发,历经5次海上遇险,和双目失明的苦难,前后12年时间,于年第6次东渡才抵达奈良。唐招提寺就是鉴真东渡日本后在此修行的道场。惜国旅社行程没有这个景点。而回国当天,机会来了。那天早上,旅游团从下榻的奈良生驹出发,去大阪关西机场,10点半抵达,等候夜8点40分的航班。领队宣布自由活动,行李集中看管;建议到附近的奥特莱斯购物,距机场一站路,要求傍晚6点钟(当地时间)之前返回。团友们不约而同,乘公交赶往奥特莱斯扫货。

关西机场

剩余的大半天时间,对我来说是拜谒唐招提寺的好机会,可是要走回头路。倘若早上从生驹出发,据昨晚宾馆值班女经理(中国留学生,80后昆明女孩)讲,只消半小时车程便可抵达,无奈跟团不能擅自行动。于是,我家小女“领队”,来一次自由行,重返奈良,专程去唐招提寺。“领队”在机场小卖部打听交通路线。营业员是一位中年妇女,拿出一份中文旅游地图,认真用红笔画出机场到唐招提寺的交通线路,操着日语介绍:“从空港乘近铁,到大阪府难波换乘,经生驹、西大寺,到西子京下车,步行约10分钟即可抵达。单程约需两小时。”说完,她微微一笑,把地图送给我们。免费赠阅,“领队”致谢:“阿力嘎多!”到售票处买了到奈良的近铁双程车票,每人日元(约合人民币元),上车。

近铁车票

在车厢里查看唐招提寺旅游交通图

从关西空港乘近铁,经大阪南波换乘,前后两小时,到西子京站下车,出站时,电子检票机显示“西大寺-西子京”补票,原来买票时只注意奈良,没有想到西大寺到西子京路段,于是补票,日元/人(约合人民币9.5元)。这里是奈良西郊五条町,相当于中国的乡镇。

西子京五条町

“领队”询问停靠在路边的出租车司机。师傅很有礼貌地从驾驶座出来,边说边用手势朝前方比划了方向。有公交,仅1站路。道谢后,考虑路途不远,遂循路前行。初夏的阳光照在乡间的马路上,林荫清风习习,周围静悄悄,鲜有行人。两旁有几家店铺,如百杂店、果蔬店、酒店,门面很小,但很整洁,店门屋檐下挂着写有行号的灯笼。

初夏的阳光照在乡间马路上

东行几分钟后左拐北行,是单行线,窄窄的,左侧划有白线,线内约一米宽,为行人道。间或有小车过来,减速从你身边经过。右首药师寺,一长溜围墙饱经风霜,正在修葺中。公元8世纪,天武天皇为祈祷皇后的疾病早日痊愈而建。

药师寺

左首民居,屋前摆着盆花,独门独院,人字形屋顶,木结构二层楼,栅栏腰门,门柱写着户主姓氏。

民居静悄悄

有家门前树下,围坐着四五位穿和服的中年妇女在闲聊,声音很轻。据说,如今有身份的日本妇女才穿和服(渊源于奈良时代“遣唐使”获赠朝廷唐服,带回国以之为模本,演绎延续至今)。而且,日本女人结婚后不上班,在家相夫教子,像一代人心中“永远的女神”、影星山口百惠也不例外,自21岁于事业巅峰隐退下来,虽然影迷高喊复出的呼声不断,但还是选择相夫教子,再也没有重回舞台。

影星山口百惠

漫步之际,联想起古代天平文化,那是奈良时代的全盛期。据介绍,日本国名本为“倭奴国”,唐太宗恶其国名不美,于是依据其国所处之东海为日出之地,赐国名“日本”。“大化革新”即全面的唐化运动后,天皇正式采纳昔日唐太宗所赐国名。从公元年起16年中,日本6次派出“遣唐使”。其中,奈良派出的使团规模最大,每次都有人左右,代表当时日本的皇室官员、学者、僧侣、技师等精英阶层。也因此,他们的往返使中原文化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自-年,奈良曾是日本的首都,仿效中国唐代长安城而规划,称为“平城京”,是日本文化、艺术和工艺的摇篮。鉴真就在这个时期东渡,唐招提寺遂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

约莫十分钟,来到丁字路口,右拐见一公交站牌写着“唐招提寺奈良公交”两行汉字。

奈良唐招提寺公交站

抬头一看,前方一座中国风格的古建筑,殿宇俨然,乃唐招提寺!曾在扬州大明寺参观鉴真纪念馆,为大师的执着和勇气所折服,猜想其在东瀛怎样开花结果?如今,夙愿以偿,欣然于怀。

唐招提寺南大门

寺院以天武天皇的七皇子旧宅为基础,由鉴真主持,于年建成。“招提”寓意佛祖身边修行的道场。门楣匾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天皇根据鉴真和尚带来的王羲之书法摹写所敕。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访日时,曾到访唐招提寺。

胡主席偕夫人到访唐招提寺(据网络)

在寺院南大门购买门票,日元/人(约合人民币38元)。进入寺院,两旁林木郁郁葱葱。天井开阔,左边石碑刻有汉字“唐招提寺”,上面注有“世界遗产”。

唐招提寺拜观券(门票)

寺院天井在“唐招提寺”石碑旁留影

二进金堂,七开间,单檐歇山顶,褐色梁柱,白墙,色调简约沉稳,架构轩敞恢宏,屋脊衬着蓝天白云。堂内供奉卢舍那佛坐像,药师如来、千手观音立像,庄严慈祥。

二进金堂

金堂内景

三进讲堂,九开间、是当年鉴真师徒讲经之地,原是8世纪初“平城宫”中的朝堂,在建唐招提寺时由皇家施舍、后迁入寺内,成为平城宫留存下来的惟一建筑。堂内供奉弥勒如来坐像,持国天王、增长天王立像,威严肃穆。

三进讲堂

在金堂和讲堂之间,左有钟楼;右有鼓楼,供奉鉴真带来的佛舍利,故也称“舍利殿”。据介绍,鼓楼还有一项传统:每年5月19日的“撒团扇”。起源是镰仓时代的觉盛上人,“宁被蚊子叮咬也不肯杀生”,于是弟子们在大师圆寂后,想出了在其灵位供奉团扇的方法。此后每年大师的忌日,便沿袭成为“撒团扇”的传统活动。当日,僧侣们会先拜祭大师,之后便站在鼓楼二层的平台上,将团扇抛向下面的信众。大家纷纷高举双手,希望接到团扇,接到平安。即使没有接到的,在热烈的气氛中也可以感受到祝福。

钟楼

鼓楼每年5/19的“撒团扇”活动(据网络)旁有南北向的礼堂,曾是僧侣们的起居场所,最多时达人。礼堂右边庭院里的藏经阁、藏宝阁,收藏有鉴真从中国带来的经卷,寂静中让你穿越时空。

礼堂

藏经阁

藏宝阁

讲堂后面,路右侧有一殿阁高耸,围以矮墙,中间披檐柴门,周围簇拥着松尾芭蕉,蓊蓊郁郁,有石级可上,名曰“开山堂”。曾为祭奠江户时代的德川将军一家而筑,年为纪念鉴真圆寂周年,配合开山堂的改建,供奉鉴真干漆造像的复制像,用以替代御影堂内每年只能在鉴真忌日(6月6日)前后三天才对外展示的坐像,以便香客每天都能参拜。阁内坐像双手拱合,双目紧闭,神态端庄,眉宇间流露着坚毅虔诚的气质,令人肃然起敬。伫立良久,双手合十躬身膜拜,高山仰止之情油然而生。

开山堂

鉴真造像(据网络)

堂内供奉鉴真干漆造像的复制像

佛龛

流连在寺院内,殿宇重重,松林苍翠。“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禅房花木深

寺院西北角,有一庭院栽满莲花,莲叶田田,莲花映日,

庭院里养着一盆盆荷花

院落旁,有棚架石凳,我们在那里小憩,吃着随带的水和干粮,享受着清静无为。是啊,这里点尘不染,超凡脱俗,没有烛光耀眼香烟缭绕,只有梵音天籁静谧平和,松林苍翠静谧平和

在棚架石凳上小憩午餐

偶尔能遇见三三两两的香客前来瞻仰,有日本的,也有中国同胞。

香客前来瞻仰

从唐招提寺大门出来,眷恋,回首。千古江山,多少舞榭歌台,总被雨打风吹去。而这座富有盛唐风格的建筑,何其亲和、低调,何其庄严、亘古!经千载历史风雨洗礼,因为有鉴真这样的中国魂,至今初心不改,匠心未泯,成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享誉世界的又一名片。

再回首中华灿烂文化的海外千古名片

返程时回到西子京车站,一群穿校服的少年男女也在等车,一边男生,一边女生,显得很安静,也没有人玩手机。估计是西子京初中的。我家“领队”去看月台上的电子显示屏,拿着车票走向就近的一个男生确认列车班次。我这边是一群小女生,友善地朝我微笑。我指了指自己,说了一句“CHINA”,她们立即拍手雀跃,继而躬身用中文尽情喊着:“谢——谢!谢——谢!”想不到如此动情!这是6天来我在异域第一次听到当地人发出的“高分贝”,但声音悦耳,宛若童声小组唱。镜头定格这个友好的瞬间。

与西子京初中女生合影

我突发奇想,他们当中,可有当年“遣唐使”的后代?饶有趣味的是,某媒体曾报道,年山口百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列车来了,上车。中学生们乘了一站路,下车回家,很有礼貌地向我们挥挥手。我们含笑挥手。我们继续前往关西空港,而那阵歌咏般的声浪还在耳畔回响。一路上我在想,他们听到我说“CHINA”,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谢谢!谢谢!”的由衷之言,这跟日本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课《感恩》有关。那么,他们懂得感恩,不仅仅是因为鉴真的唐招提寺吧?哦,再见,同学们!再见,奈良!

唐招提寺平面图右侧“唐招提寺”系孝谦天皇手迹

/6/13于奈良西子京6/22丁酉夏至后一日稿/1/9-12按语并配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gx/7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