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8次烧荡殆尽,风骨依存的千年古寺,被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第一次遭到了破坏。东汉初平元年(公元年),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的各地联军,对洛阳形成了半包围的阵势。为防止人民逃回,他便把洛阳城周围二百里以内的房屋全部烧光,白马寺被烧荡殆尽。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年)曹丕自称皇帝,即位于许昌。在东汉洛阳废墟之上,重新营建洛阳宫,即包括重建白马寺。

再从曹魏嘉平二年(公元年)有昙柯迦罗在白马寺译“佛律”的记载,足证白马寺在文帝曹丕、明帝曹叡之后已经恢复。

西晋永安元年(公元年),司马颙部将张方攻入洛阳,烧杀虏掠,在长期的战乱兵火中,白马寺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

经过北魏末年的“永熙之乱”,洛阳城又一次惨遭破坏。后武则天敕修白马寺,这是白马寺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代天宝十四年(公元年)发生的“安史之乱”,对东都洛阳的破坏甚为严重。白马寺当亦然。“安史之乱”以后的白马寺,还保存着一些唐代或唐代以前的断碑。

唐代末年,洛阳长时期陷入战乱兵火。白马寺再次遭受战乱的破坏。

到了宋代,采取适当保护佛教的政策宋代淳化三年(公元年)宋太宗敕修白马寺。

明代初年,以禅宗中的临济宗最流行。洪武二十三年(公元年),太祖朱元璋敕修白马寺;景泰年间,明政府曾规定各地寺观产业限制为六十亩。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年),身为朝廷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总督东厂之职的黄锦,又一次大规模整修白马寺。

明代末年,洛阳又遭战乱破坏。清代同治元年(公元年),立佛殿(接引殿)被焚烧;光绪九年(公元年)复被重建。接引殿是寺内现存规模最小,重建最晚的一重大殿。清代宣统二年(公元年),曾重修清凉台之毗卢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州大地处于战乱兵火之中,白马寺两度败落,墙颓殿倾,野草没膝,一片荒凉景象,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白马寺先后于年、年、年多次拨专款重修。

文革之时,白马寺也惨遭破坏。佛像被砸,经卷被烧。相传为摄摩腾、竺法兰二高僧带来的极为珍贵的三十余片“贝叶经”也化作灰烬。

年对白马寺的全面修复,这一次重修,前后持续十年,用款数十万之多,翻修主要殿阁,彩绘天棚、梁、架、斗拱,油漆门窗、殿柱,广骋新老艺人塑造佛像,贴金涂彩;培植花木,彻阶修路。使千年古刹,面貌为之一新。

历经波折风骨犹存的千年古寺,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11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