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三年,李子柒携新作《雕漆隐花》重磅归来,寓意“紫气东来”,引发全网热议。视频中展现的中国漆器的独特美学与精湛工艺,令众多网友深感震撼,纷纷留言表达赞叹之情:“这简直是视觉与心灵的盛宴,美得令人心醉!”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令人赞叹不已的漆器背后,竟还蕴藏着一种神秘的中药材——干漆。确实,漆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材料,竟然也能成为中药材。干漆,又被人们称为漆渣、漆底或漆脚,其实是漆树科植物漆树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干燥树脂。这种药材呈现出黑褐色或棕褐色的外观,表面凹凸不平,带有蜂窝状的小孔,质地坚硬且带有一种特殊的臭气。关于干漆的药用价值,历史上众多医学著作均有详尽记载。《本草纲目》中指出,干漆具有毒性,能杀虫并促进血液循环。《千金方》则称其能治疗久疟不愈、结为癥瘕的病症。此外,《简要济众方》还记载了干漆的独特用法,如捣碎炒烟后研末,配合面粉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以治疗“九种心痛”及腹胁积聚滞气。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时期颁布的《圣济总录》中,干漆烧烟被用于治疗喉痹欲绝、无法针药治疗的病症。而清代《经验方》更是将干漆与湿漆结合,创造出“二圣丸”药方,用于治疗妇人血气疼痛及丈夫小肠气撮痛。现代医学研究同样证实了干漆的多种效用。它不仅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凝血、解痉止痛等功效,其部分化合物还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为抗癌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然而,干漆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当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甚至可能损伤肝肾功能和神经系统。因此,非专业人士在使用前务必谨慎,并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从“咬人”的生漆到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干漆,这一转变背后蕴含着漫长的实践与探索。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通过这些珍贵的医学记载,感受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聆听那些被历史尘封的中药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