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珍贵的夹纻干漆佛像

夹纻漆器制作技艺主要有两种:

  一是脱胎;

  另一是不经脱胎直接髹漆而成。

白马寺夹纻干漆三世佛

殿中供奉的主佛是释迦牟尼,造像高2.25米,通体髹金,面轮饱满,作闭目入定状

白马寺夹纻干漆佛像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洛阳白马寺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在佛教界有的“释源”、“祖庭”之称。白马寺现存佛像百余尊,多为元明清代所造。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大雄殿内的元代三世佛、十八罗汉和二天将像,堪称镇寺之宝。

白马寺夹纻干漆十八罗汉

夹纻漆器制作技艺主要有两种:

  一是脱胎,即以泥土、石膏等成胎胚,生漆为粘剂,后用纻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去原胎,经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推光,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即成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夹纻漆器;

  另一是木胎或其它材料胎,以硬材为坯,不经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夹纻漆器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均须经数十道工序。

干漆夹纻工艺史载东晋时期就已经被应用在佛教造像上,据说是大约公元年由东晋著名的画家,雕塑家戴逵发明。

延至北魏隋朝,到唐代佛教造像技术方面,唐代在上承北朝,隋代遗风的同时,继续吸收外来艺术,形成新的艺术风格,使佛教造像艺术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白马寺夹纻干漆十八罗汉

白马寺夹纻干漆十八罗汉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鐧界櫆椋庝笓涓氬尰闄?
鏈変粈涔堟柟娉曟不鐤楃櫧鐧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