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漆树的生命,跟人那么像

大漆大师

专题系列

评论获赞最多的读者

将获赠美好的

《大漆中的记忆》一本

以下内容节选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

黄时中口述史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时中

漆树生与人寿同

漆树的一生……

漆树是非常神奇的树种,一棵漆树苗长到能割漆的时候是25年,也就是说25年以后才会产漆,到了漆树结束产漆是70年以后,漆树就没有漆液了,这就接近死亡了。

所以漆树和人的生命周期几乎是一样的。我们对漆非常崇敬,这是自然的馈赠;我们种漆、采漆、制漆,这是我们的传统。

六层箱

福州漆器与沈绍安

福州漆器的历史,第一代就是从清代、民国,一直到建国初期,最典型的两个器型,都是木雕漆器。第二代是从成立合作社开始,后来成立了两家国营企业,一个是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一个是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这一状况持续到改革开放前。

茶具

福州漆器最有名的就是沈绍安漆器,沈绍安漆器从清代光绪年间才开始发展。那时候做漆器,从英国、法国引进了很多新的品种,比如说鸡尾酒的酒具,就是从英国引进来的。当时引进过来的不是漆做的,而是银和别的材料做的。

五连冠

福州漆器突出的优点,就是薄料。薄料的优点是什么呢?就是非常淡雅、高雅,娇而不艳,这是薄料的特征。但是薄料也有一个弱点,就是禁不起手摸,非常怕脏。

脱胎方形花瓶

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有三位沈家漆器的传人,沈幼兰、沈忠英、沈玲瑜。我虽然不学上色这个技艺,但是我见过她们怎么做。后来我搞漆画的时候,用的材料也是根据她们薄料的配方来研磨。但是绘画和上颜色还不一样,上颜色就是一种颜色,画画颜色很多,画一朵牡丹花就有很多色彩变化。于是我们的漆画颜色越来越丰富。

黄时中调制漆色

中西合璧南瓜盒

解放前英国人制作的南瓜形银器,交给沈绍安“兰记”漆器公司,由老艺人祺司亲手制成漆器,解放后称其为“南瓜盒”。

“南瓜盒”跟南瓜一样大,叶子用真南瓜叶做成模型,用夏布裱起来,叶脉里面装铜丝,在它没有干前摆弄成型,叶子就不是死板的,很生动,等它干了以后造型就固定了。

豪情

年沈绍安“兰记”和其他合作社合并以后,成立了公私合营的漆器公司,“兰记”的老板沈幼兰担任这个公司的经理,后来这个公司就转为国营企业了。这个时候做漆器,是在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里做。

鲲鹏图

年,“南瓜盒”在研究所又重新做了出来。当时祺师傅在里面工作,他用夏布来裱拓出南瓜器型,一直到底坯做完以后,最后就上颜色。当时沈忠英、沈玲瑜掌握着上色的技艺,主要是做表面色彩,就是薄料,这个“南瓜盒”也在她们手上完成。

黄时中在脱胎花瓶上描绘纹样

漆胎的石膏革命

解放前福州漆器的器形采用泥塑,大型的作品都用木模。泥塑脱胎的人物,塑出一个泥塑,脱胎也只能做一个,再做新的脱胎,还要再塑。

到年,就开始变革了。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的高友人老师专门做石膏。他为福州塑了几个泥塑,塑好了以后,就用石膏翻模,通过火车运送到福州。

黄时中创作漆画

福州脱胎漆器用石膏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个技术是浙江美院传到我们这里。年以后,我们脱胎就用石膏大量地脱出产品来。

自有后生承匠艺

子孙都爱大漆……

我的儿子在日本待了10年,他觉得日本漆器做得死板,但是到了国内以后,他发现福州漆器和日本相比差太远了,对他的刺激也是很大。于是他跟我讲:“我什么都不想干,就想学漆器。”我说:“好啊!既然你想做这个漆器,我支持你。”

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为黄时中拍摄技艺流程

黄时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年,漆画屏风《荷塘鱼趣》赴法国展览;年参与创作人民大会堂台湾厅大型漆画《郑成功收复台湾》屏风和《凉岛风光》,漆画《格萨尔王》被选为福建省援藏工程漆壁画,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本期评奖方式:

您的评论被移入精选后,我们将选取获赞数最多的评论者赠送奖品。

所以快快来评论吧!您的精彩、有价值的评论,都是对“大漆与大师”的支持和鼓励!

上期获奖读者id是:

请参与评论的童鞋留意







































白脉软膏的零售市场价格多少元
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1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