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德教育每日一练回归了!每天中、西药4科有练习题!30多个核心考点,考前轻松掌握道核心考题,没准18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就出现在这里!灰色框可上下滑动,附答案与解析。
法规
16.以下诊断试剂,按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的是()
A.体内使用的诊断药品
B.血源筛査的体外诊断试剂
C.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
D.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诊断试剂
17.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的是()
A.第一类医疗器械
B.第二类医疗器械
C.第三类医疗器械
D.特殊用途医疗器械
18.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的是()
A.第一类医疗器械
B.第二类医疗器械
C.第三类医疗器械
D.特殊用途医疗器械
19.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备案编号的编排方式为()
A.XX食药监械经营许XXXXXXXX号
B.XX食药监械经营备XXXXXXXX号
C.X食药监械经营许XXXXXXXX号
D.X食药监械经营XXXXXXXX号
20.《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编号的编排方式为()
A.X国食药监械经营备XXXXXX号
B.XX食药监械经营备XXXXXX号
C.X食药监械经营许XXXXXX号
D.XX食药监械经营许XXXXXXXX号
16.以下诊断试剂,按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的是(D)
A.体内使用的诊断药品
B.血源筛査的体外诊断试剂
C.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
D.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诊断试剂
《药品管理法》界定的药品包括诊断药品。诊断药品包括体内使用的诊断药品和按药品管理的用于血源筛査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其他的更多体外诊断试剂在我国是按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
17.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的是(B)
A.第一类医疗器械
B.第二类医疗器械
C.第三类医疗器械
D.特殊用途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18.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的是(C)
A.第一类医疗器械
B.第二类医疗器械
C.第三类医疗器械
D.特殊用途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19.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备案编号的编排方式为(B)
A.XX食药监械经营许XXXXXXXX号
B.XX食药监械经营备XXXXXXXX号
C.X食药监械经营许XXXXXXXX号
D.X食药监械经营XXXXXXXX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备案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X食药监械经营备XXXXXXXX号。
20.《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编号的编排方式为(D)
A.X国食药监械经营备XXXXXX号
B.XX食药监械经营备XXXXXX号
C.X食药监械经营许XXXXXX号
D.XX食药监械经营许XXXXXXXX号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X食药监械经营许XXXXXXXX号。
中药
1.真溶液型药剂、混悬液型药剂属于()
A.按物态分类
B.按分散系统分类
C.综合分类法
D.按给药途径分类
E.按制法分类
2.在避光条件下贮藏且温度不超过20℃的是()
A.阴凉处
B.常温
C.冷处
D.凉暗处
E.密封
3.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不包括()
A.避光
B.降低温度
C.改变溶剂
D.添加抗氧剂
E.控制微量金属离子
4.口服固体制剂不得检出()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革兰阴性菌
E.革兰阳性菌
5.中药散剂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
A.制备简单,医院制剂
B.奏效较快
C.刺激性小
D.对疮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
E.适于口腔科、外科给药
1.真溶液型药剂、混悬液型药剂属于(B)
A.按物态分类
B.按分散系统分类
C.综合分类法
D.按给药途径分类
E.按制法分类
中药制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分为:①真溶液型液体制剂: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等。②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如胶浆剂、涂膜剂等。③乳浊液型液体制剂: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④混悬液型液体制剂: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2.在避光条件下贮藏且温度不超过20℃的是(D)
A.阴凉处
B.常温
C.冷处
D.凉暗处
E.密封
凉暗处:在避光条件下贮藏且温度不超过20℃。阴凉处:贮藏温度不超过20℃。常温:贮藏温度为10℃~30℃。冷处:贮藏温度为2℃~10℃。密封或严封: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3.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不包括(C)
A.避光
B.降低温度
C.改变溶剂
D.添加抗氧剂
E.控制微量金属离子
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避光、驱逐氧气、添加抗氧剂、控制微量金属离子、调节pH。
4.口服固体制剂不得检出(A)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革兰阴性菌
E.革兰阳性菌
口服固体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1g或1ml),其中含脏器提取物的制剂还不得检出沙门菌(10g或10ml)。
5.中药散剂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C)
A.制备简单,医院制剂
B.奏效较快
C.刺激性小
D.对疮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
E.适于口腔科、外科给药
散剂有以下特点:比表面积较大,易分散有利吸收、起效迅速;制备简便;外用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口腔科、耳鼻喉科、伤科和外科多有应用,也适于小儿给药。
6.既可治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又可治痰湿蒙蔽心窍之神昏的是()
A.苏合香
B.安息香
C.麝香
D.石菖蒲
E.冰片
7.冰片除开窍醒神外,还可()
A.清热止痛
B.回阳救逆
C.行气活血
D.活血散结
E.化湿和胃
8.内服为治神昏窍闭之要药,外用为治热毒肿痛之良药的是()
A.苏合香
B.安息香
C.麝香
D.冰片
E.石菖蒲
9.哪项不是石菖蒲的主要药理作用()
A.促进消化液分泌
B.抑制皮肤真菌
C.抗肿瘤、兴奋子宫
D.抗惊厥、解痉
E.抗心律失常、降血脂
10.石菖蒲的功效是()
A.开窍,止痛
B.开窍,活血
C.开窍,化湿
D.开窍,清热
E.开窍,行气
6.既可治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又可治痰湿蒙蔽心窍之神昏的是(D)
A.苏合香
B.安息香
C.麝香
D.石菖蒲
E.冰片
石菖蒲的主治病证为(1)痰湿蒙蔽心窍之神昏,癫痫,耳聋,耳鸣。(2)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3)湿浊中阻之脘腹痞胀,噤口痢。故选D。
7.冰片除开窍醒神外,还可(A)
A.清热止痛
B.回阳救逆
C.行气活血
D.活血散结
E.化湿和胃
冰片的功效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故选A。
8.内服为治神昏窍闭之要药,外用为治热毒肿痛之良药的是(D)
A.苏合香
B.安息香
C.麝香
D.冰片
E.石菖蒲
冰片辛香走窜,微寒清泄,入心、脾、肺经,与麝香同功,为凉开之品。内服开窍醒神,为治神昏窍闭之要药;外用清热止痛、消肿生肌,为治热毒肿痛之良药。故选D。
9.哪项不是石菖蒲的主要药理作用(C)
A.促进消化液分泌
B.抑制皮肤真菌
C.抗肿瘤、兴奋子宫
D.抗惊厥、解痉
E.抗心律失常、降血脂
石菖蒲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增智、解痉、抗心律失常、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促进消化液分泌、降血脂及抑制皮肤真菌等药理作用。故选C。
10.石菖蒲的功效是(C)
A.开窍,止痛
B.开窍,活血
C.开窍,化湿
D.开窍,清热
E.开窍,行气
石菖蒲的功效是开窍宁神,化湿和胃。故选C。
11.处方书写白故纸,应付()
A.木蝴蝶
B.番泻叶
C.破故纸
D.生补骨脂
E.制补骨脂
12.荆防的处方应付为()
A.荆芥、防己
B.荆芥穗、防己
C.荆芥穗、防风
D.荆芥炭、防风
E.荆芥、防风
13.龙衣的处方应付是()
A.蛇蜕
B.潼蒺藜
C.亚麻子
D.大力子
E.沙苑子
14.为相反配伍的药物是()
A.大戟与乌头
B.芫花与海藻
C.乌头与半夏
D.贝母与瓜萎
E.丹参与芍药
15.处方直接写药名,不需调配炭制品的()
A.干漆
B.蔓荆子
C.炮姜
D.侧柏叶
E.地榆
11.处方书写白故纸,应付(A)
A.木蝴蝶
B.番泻叶
C.破故纸
D.生补骨脂
E.制补骨脂
本题考查中药饮片的正名与别名。处方写破故纸,应付补骨脂;处方写白故纸,应付木蝴蝶。
12.荆防的处方应付为(E)
A.荆芥、防己
B.荆芥穗、防己
C.荆芥穗、防风
D.荆芥炭、防风
E.荆芥、防风
并开药名是指将2~3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而构成并开药品。这是一种传统的用法,如二母即指知母、贝母,二乌即指制川乌、制草乌,荆防即指荆芥、防风等。
13.龙衣的处方应付是(A)
A.蛇蜕
B.潼蒺藜
C.亚麻子
D.大力子
E.沙苑子
蛇蜕的别名:龙衣。
14.为相反配伍的药物是(C)
A.大戟与乌头
B.芫花与海藻
C.乌头与半夏
D.贝母与瓜萎
E.丹参与芍药
根据十八反,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
15.处方直接写药名,不需调配炭制品的(B)
A.干漆
B.蔓荆子
C.炮姜
D.侧柏叶
E.地榆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炭),需调配炭制品,如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等。蔓荆子属于清炒品。
西药
1.下列属于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是()
A.甘油明胶
B.半合成棕桐油酯
C.聚乙二醇类
D.聚乙烯醇
E.泊洛沙姆
2.下列属于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是()
A.甘油明胶
B.泊洛沙姆
C.聚乙二醇类
D.司盘
E.可可豆脂
3.关于栓剂基质聚乙二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聚合度不同,其物理性状也不同
B.遇体温不熔化但能缓缓溶于体液中
C.为水溶性基质,仅能释放水溶性药物
D.不能与水杨酸类药物配伍
E.为避免对直肠黏膜的刺激,可加入约20%水润湿
4.目前,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
A.阴道栓
B.尿道格
C.耳用栓
D.鼻用栓
E.直肠栓
5.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又可部分减少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为()
A.舌下给药
B.呼吸道给药
C.经皮给药
D.口服给药
E.直肠给药
1.下列属于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是(B)
A.甘油明胶
B.半合成棕桐油酯
C.聚乙二醇类
D.聚乙烯醇
E.泊洛沙姆
栓剂常用油溶性基质包括:可可豆脂、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椰油酯、棕榈酸酯、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等。
2.下列属于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是(E)
A.甘油明胶
B.泊洛沙姆
C.聚乙二醇类
D.司盘
E.可可豆脂
栓剂常用油溶性基质包括:可可豆脂、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椰油酯、棕榈酸酯、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等。
3.关于栓剂基质聚乙二醇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聚合度不同,其物理性状也不同
B.遇体温不熔化但能缓缓溶于体液中
C.为水溶性基质,仅能释放水溶性药物
D.不能与水杨酸类药物配伍
E.为避免对直肠黏膜的刺激,可加入约20%水润湿
本题考查栓剂基质的性质和特点。栓剂基质中聚乙二醇类为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类聚合度不同,其物理性状也不同,通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加热、融化、混匀制得所要求的栓剂基质。以聚乙二醇类作为栓剂基质,无生理作用,遇体温不熔化,但能缓缓溶于体液中而释放药物;栓剂要求药物从基质中迅速释放出来并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治疗作用,聚乙二醇为水溶性基质,为难溶性药物的常用基质;聚乙二醇不能与水杨酸类药物配伍,因水扬酸能使聚乙二醇软化,乙酰水杨酸能与聚己二醇生成复合物;为避免对直肠黏膜的刺激,可加入约20%的水或在塞入腔道前先用水润湿。故本题答案应选C。
4.目前,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E)
A.阴道栓
B.尿道格
C.耳用栓
D.鼻用栓
E.直肠栓
直肠栓常用于治疗痔疮,是一种外观似圆锥形或鱼雷形的固体,熔点与体温接近,塞入后能迅速熔化、软化或溶解,产生局部和全身的治疗作用。其中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从下腔大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起全身作用。
5.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又可部分减少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为(E)
A.舌下给药
B.呼吸道给药
C.经皮给药
D.口服给药
E.直肠给药
直肠栓常用于治疗痔疮,是一种外观似圆锥形或鱼雷形的固体,熔点与体温接近,塞入后能迅速熔化、软化或溶解,产生局部和全身的治疗作用。
6.下列属于重组人促红素禁忌证的是()
A.低血压
B.心律失常
C.中性粒细胞减少
D.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E.贫血
7.铁剂用于治疗()
A.溶血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小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
E.恶性贫血
8.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首选()
A.维生素B12
B.维生素B6
C.亚叶酸钙
D.叶酸+维生素B12
E.铁剂
9.妨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物质是()
A.维生素C
B.枸橼酸钠
C.食物中半胱氨酸
D.食物中高磷、鞣酸等
E.稀盐酸
10.口服铁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便秘
C.坏死性胃肠炎
D.血性腹泻
E.血压下降
6.下列属于重组人促红素禁忌证的是(D)
A.低血压
B.心律失常
C.中性粒细胞减少
D.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E.贫血
本题考查重组人促红素的禁忌证。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过敏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应禁用重组人促红素。故答案选D。
7.铁剂用于治疗(D)
A.溶血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小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
E.恶性贫血
铁剂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8.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首选(D)
A.维生素B12
B.维生素B6
C.亚叶酸钙
D.叶酸+维生素B12
E.铁剂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首选叶酸和辅以维生素B12治疗。
9.妨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物质是(D)
A.维生素C
B.枸橼酸钠
C.食物中半胱氨酸
D.食物中高磷、鞣酸等
E.稀盐酸
本题考查铁剂的药物相互作用。
铁剂不应与浓茶同服,浓茶含有的鞣睃,可与铁形成沉淀,使铁剂的吸收减少。故答案选D。
10.口服铁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
A.胃肠道反应
B.便秘
C.坏死性胃肠炎
D.血性腹泻
E.血压下降
口服铁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11.下列临床试验分期中,属于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阶段的是
A.Ⅰ期临床试验
B.Ⅲ期临床试验
C.Ⅳ期临床试验
D.Ⅱa期临床试验
E.Ⅱb期临床试验
12.下列新药临床评价分期中,不正确的是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Ⅴ期临床试验
13.归属于上市前药品临床评价阶段的临床试验分为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E.5期
14.Ⅰ期临床试验目的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对象主要为健康受试者,试验样本数一般为
A.12-13例
B.10-18例
C.20-24例
D.20-30例
E.30-36例
15.Ⅱ期临床试验是对目标适应证患者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多发病应该不少于
A.例
B.例
C.例
D.例
E.例
11.下列临床试验分期中,属于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阶段的是C
A.Ⅰ期临床试验
B.Ⅲ期临床试验
C.Ⅳ期临床试验
D.Ⅱa期临床试验
E.Ⅱb期临床试验
药物临床评价的分期
Ⅰ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阶段。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动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试验样本:20~30例
Ⅱ期: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段。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期临床试验研究的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实验对象:目标适应症患者。
试验样本:多发病不少于例,主要病种不少于例。在3医院进行。
Ⅲ期:新药得到批准试生产后进行的扩大临床试验阶段。进一步验证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的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提供充分的依据。
Ⅳ期: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阶段。考察药品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药品在普通或特殊人群中使用的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观察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情况。试验样本数:不少于例。
12.下列新药临床评价分期中,不正确的是E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Ⅴ期临床试验
同上
13.归属于上市前药品临床评价阶段的临床试验分为C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E.5期
同上
14.Ⅰ期临床试验目的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对象主要为健康受试者,试验样本数一般为D
A.12-13例
B.10-18例
C.20-24例
D.20-30例
E.30-36例
同上
15.Ⅱ期临床试验是对目标适应证患者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多发病应该不少于E
A.例
B.例
C.例
D.例
E.例
同上
往期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