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勇评论大漆艺术跨文化性的当代意义

文/林祥勇

沈克龙先生的“漆画作品”,不仅是“架上的绘画形态”,更是“对现实本质的一种质疑”;换一句话来说,他的作品,是在可见的平面表现上被观察到了其背后的艺术事件以及该艺术事件的如何发生之形而上的意义。其艺术之表达和呈现,从物象链接于内心、从内心观照到视界,这样的途径和方式是在把艺术创作过程放到了一个“宏观的境遇”里去思考着的位置上。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漆思考”,就像是中国的“道”一样。

早在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年),中国就已经领会到了“道的精神”的深远性,并在现实文明中加以应用。从中国的易经、太极,都可以考量到“道”的思维;从中国的“道”,推演出来的、用现代西方人能理解的方式理解,二进制思想及现代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同样是处在“道思维”的系统范畴内。

中国的文化,具有“跨文化化的”当代性意义。

▲观.自在-般若

从先秦,及至魏晋,再到南宋时期,中国的文脉始终绵延不绝,既有现实意义的儒家思想作为意识形态的参照,又有兼容和发展了东方佛教思想作为个体人修为的价值取向。在“儒释道的人类文明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就兼具了内醒和外求互相作用的利基,而中国的“大漆艺术”就是这种利基化的经典性代表。

大漆,是一种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漆汁,是有生命感的活性物料,是“最具精神深意的自然物质;它映照着文明痕迹(在中国历史上,大漆文物的出现可推至年前),早已由物质属性走进生命属性。”(摘自沈克龙语)

▲观.自在-净觉

沈克龙先生参展的大漆作品——观·自在,是对人的“意识来源”进行了在当下状态下的思考。作品中隐约可见的佛像、莲花,处在一种残缺的肃穆感中,以及好像隐藏掉了什么形态的绘画表达语式,却有着极其清晰的“尘埃落定的自然感”。

他的创作,其“道法其中”的思想,通过天人合一、此在彼在合一的混元艺术指涉,给予了当代表达。大漆艺术的——迹可迹、迹无相——的创作呈现,在东、西方世界之间,其艺术审美是零距离的。

▲观.自在-莲颂

“观·自在”,在简约的感官触觉上,存在着图式痕迹。经由图式痕迹的带领,可让观画者因受激而引发出自身的存在知觉。

“观·自在”,是一件多维度审美转换的艺术作品。

艺评人林祥勇简介

“存在艺术主义”艺术的自立者

人文文学撰稿人独立艺术观点批评人

广告力学的缔造者及广告力学学说的著述者

具有30年以上诗学、人文、哲学之底蕴,及直指艺术根源的洞悉力与解构力

目前秉承——为艺、作市、美娱、情修之策划理念

在为诸位艺术家提供艺术评论、作品展策、交流流通等推送支撑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著写并提供;洗月时光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药物
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2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