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中药小贴士采摘时间不同,疗疾功效各

在浩瀚的中药材品种中,有许多同一植物的果实,由于采摘时间不同,因此治病疗疾的功效各异,使用时应注意不可随意代替。

陈皮与青皮

陈皮与青皮均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只是陈皮为成熟果实的果皮,而青皮为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陈皮又称橘皮、贵老,每年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即可入药。其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据测定,陈皮含有较多的挥发油,主要为柠檬烯、异丙烯基甲苯、草烯等,果皮中另含橙皮苷、顺式香豆素、胡萝卜素、隐黄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秽逆、咳嗽痰多等症,亦可解鱼蟹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陈皮所含的橙皮苷能增加血流量,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对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并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有缓慢的降压作用;所含的顺式香豆素等有效成分有抗炎、抗溃疡和利胆作用,为健脾行气的常用药。

青皮又称青橘皮,一般在春末夏初橘子尚未成熟时采收,个大者用刀将皮剖成四片至蒂部为止,除净内瓤,晒干,称为“四花青皮”;中等大者称“个青皮”,最小者习称“青皮子”。其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胆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等症。青皮力量比陈皮强,可破气,故《本草经疏》告诫人们:“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然误服之,立损人真气,为害不浅。凡欲施用,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行也。”

由此不难看出:陈皮与青皮同为理气药,但陈皮性较和缓,偏入脾肺气分,并能燥湿化痰;青皮性较峻烈,偏入肝胆经,行气作用较强,能疏泄肝胆、破气消积。陈皮理脾胃之气,燥湿化痰;青皮理肝气,消积化滞,两者功效有别,虽同为一种植物,但临证不可相互代用。

枳壳与枳实

枳壳与枳实同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香圆或玳玳花等的果实,枳壳为将近成熟的果实,而枳实为未成熟的幼果。

枳壳于每年七八月间采收,从中部横切成两半,阴干、风干或微火烘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苦辛,入肺、脾、大肠经。经测定,含有挥发油和黄酮苷类物质,果实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具有破气、行痰、消积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枳实于每年五六月间刚结幼果时采摘,略大者横切成两半,既有皮,又带果肉,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入脾、胃经。果皮中多含有橙皮苷、柚皮苷、野漆树苷、忍冬苷等黄酮苷类物质,还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和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破气、散痞、泻痰、消积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胸痹、痞痛、痰癖、水肿、食积、便秘等症。?可治疗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下脱症,可与补气、升阳药同用以增强疗效。

枳实与枳壳同出一物,李时珍虽谓二者“性味功用俱同”,但“大者为壳,小者为实”,临床使用有区别。《珍珠囊·药性赋》云:“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本草经疏》亦谓:“枳壳,气味所主,与枳实大略相同。但枳实形小,其气全,其性烈,故善下达;枳壳形大,其气散,其性缓,故其行稍迟,是以能入胸膈肺胃之分及入大肠也。”这充分说明枳实行气力峻,沉降下行,长于破气导滞,消痰散结,且气锐力猛,故有“冲墙倒壁”之说,治严重的气滞、痞块,且身体壮实之人,一般选用枳实;而枳壳行气力量比较缓,一般瘦弱之人,或是一般的气滞,常选用枳壳。

更多精彩内容,请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3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