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乡镇风采●
第十三站金刚台镇
金刚台镇位于商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2公里,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米-米。地理坐标为东经度29分,北纬度47分。东与苏仙石接壤,南邻金刚台自然保护区,西与城关镇毗邻,北连丰集镇。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总面积98.6平方公里。
金刚台镇位于河南省边陲的商城县,根据河南省民政厅、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商城县四顾墩乡更名为金刚台乡的批复》,从7年8月起,该县四顾墩乡更名为金刚台乡,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厅豫民行批〔〕49号文件同意金刚台乡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所辖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金刚台乡更名后,该县及时做好变更手续、统一印章、牌匾等相关工作,并充分发挥“金刚台”的品牌效应,积极宣传,努力提高金刚台景区的知名度,以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山区乡、老区乡、旅游乡。全乡总面积9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山林面积亩,水域面积亩,金刚台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13所,中小学教师人,在校学生人。
金刚台乡是典型农业乡,盛产无公害水稻、小麦、油菜,现有小杂果多亩,茶叶亩,板栗亩,桑蚕0亩,中药材0亩,支柱产业有旅游、小杂果、茶叶、板栗、桑蚕等,有色金属钼、石灰石蕴藏丰富。动植物种类有0多种,其中黑鹳、白冠长尾雉、金钱豹、大鲵、穿山甲和大别山五针松、银杏、香果、杜仲等80余种动、植物被列为国家、省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特别是园区内有商城特有的两栖类新属新种鲵——“商城肥鲵”;有商桔梗、天麻、茯苓、二花等中药材,产山漆、油桐、木耳、油茶、猕猴桃等。7年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金刚台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地。乡党委政府心系于民,致力发展,着力调整产业机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乡已建成优质生态杂果亩,生态无性系茶园亩,高产经济林亩,板栗亩,中药材0亩,蚕桑0亩,形成了生态林果经济、生态粮油经济、生态养殖经济和劳务经济等四大经济发展板块。
拥有“金刚碧绿”国际金奖茶等知名品牌。其中茶产业开发、以沼气池建设为中心的循环经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工作成为全市工作的亮点,连续承办了市县现场会。全乡新农村新居规划全部完成,35%的人口进入集镇,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金刚台镇是一块投资兴业的热土。乡党委政府模范执行“五禁止”、“十不准”,优化投资兴业环境。全乡累计完成乡、村组路硬化公里,%的行政村、35%的村民组通柏油路(水泥路),形成外接沪陕高速,内部四能八达的交通网络。建成移动通讯基站7个,程控电话机房4座。集镇建设功能完备。
年,四顾墩乡辖12个村委会:横山村、胡太村、南楼村、王湾村、四顾墩村、王坳村、朱裴店村、卢店村、河口村、刘小坳村、连二塘村、杜畈村。个村民组,人。
金刚台镇属浅山、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山峦重叠,河流纵横。相对海拔高度-。境内东南部地处深山,占全乡总面积的15%。浅山、丘陵部分,地势起伏平缓,开阔之处是平畈,狭窄之处是高差10-20米的洼地,而以山地和丘陵所占面积最大,呈山地地貌特点。年平均光照时数为.8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44%。金刚台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四季分明,主要特征是: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一般冬夏两季长(各历时天),春秋两季短(各历时63、62天),且季节转换较快。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降水量多在毫米左右。
据年航测,全镇土地总面积亩。其中耕地亩,园地.5亩,林地亩,水面.5亩,居民设施用地.5亩,未利用土地.5亩(裸土地4.9亩,滩途面积.2亩,荒草地亩,其他.4亩)。
(一)主要用材树种用材种类有乔木多种,灌木多种。其中材质优良,价值较高的有:马尾松、杉、栓皮栎、枫杨、柏、椿、榆柘、桑、檀(有紫、白两种)、楝、槐、梧桐、柳、枸(一名小橡子),以及引进的刺槐、泡梧、湿地松、火炬松、水杉等。马尾松多为天然次生林,是荒山造林和主要用材树种。杉为境内传统树种,连片生长亩以上的有连二塘村林场,全乡仅有的湿地松树种也在连二塘村林场,场内林木茂密,被誉为“森林公园”。柳、泡桐、椿、楝、槐(含刺槐)多为房前屋后栽植。檀多见于境内东南深山区[2]。
(二)果树境内有各种果树多种,金刚台乡已成为全县杂果基地之一。板栗、桃、李、杏、梨、柿子、石榴等在各村均有。野生果树多生于乡东南海拔米以上的山区,其品种与数量今亚于昔。现存的主要有猕猴桃(杨桃)、野山楂、茅栗子、山杏、山桃(毛桃子)、山核桃、山葡萄、山樱桃、山李子、胡颓子(绿豆果、羊奶子)等10余种。
(三)特用植物1、油料植物木本油料植物有油桐、油茶、乌桕(又名木子)、漆树、紫穗槐、山皂角、核桃楸、油松等。其中:油桐、油茶、乌桕、漆树经济价值较高。油桐、乌桕散见于各村山旁地边,桐籽榨油,谓之“桐油”;乌桕外层加工溶化后为“皮油”,内籽榨油谓之“梓油”。油茶籽榨油为“茶油”,是降血脂的最好食用油。草本油料植物,作为农作物耕作的有油菜、芝麻、花生、大豆等;野生的香薷、苍耳、牛蒡子等。2、纤维植物纤维植物以棉花最常见,次为苎麻、红麻等。野生可供纺织的有萱麻(亦称野萱麻)。供造纸用的有芫花、竹等。供编织及绳索的有拉拉秧、柳条、荆条、藤条等20余种,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还是以竹制作的编织品为多。3、芳香油植物用于食品的有香薷、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茉莉花等。用作化装品的有荆芥、腊梅、栀子花、侧柏等。用于药物的有菖蒲、白兰花等。
(四)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在全乡分布广、种类多、藏量丰,有0多种,以东南山区为多。主要有麦冬、夏枯草、香附子、沙参、茯苓、桔梗、二花、红栀、灵芝、凤尾草等多种。珍稀名贵的有银耳、天麻、石斛、猕猴桃、天竺桂、玉兰(木兰、辛夷)、七叶一枝花、麦斛等。
(五)、观赏植物木本观赏植物有紫荆、紫薇(又名百日红)、杜鹃花(亦称映山红)、芙蓉(又名木莲花)、木瓜、瓜子黄杨、垂柳、木槿、枸杞、栀子、桔梗、翠柏、银杏、月季、梅、夹竹桃、桂花、茉莉、无花果、石榴等。草本观赏植物有芍药、菊花、射干、美人蕉、水仙、文竹、大丽花、仙人掌、石蒜、百合、瞿麦等。
(六)水生植物塘、堰、久水田多有水生植物,主要有野菱、萍蓬草、漂浮草、水浮莲、虾钳菜、水芹菜、鸭舌草、稗子草、茭白、荸荠、野荸荠等多种。
(七)竹类主要有毛竹、桂竹、水竹。桂竹、水竹分布广,毛竹多在海拔-米处。刘小坳景区的毛竹园,在金刚台北半山腰,成为一大景观。珍稀品种有紫竹、金丝竹、苦竹、斑竹、罗汉竹。
(八)食用菌类主要有木耳、香菇、草菇、平茹、野蘑菇等。诸菇性喜温暖湿润。年高温多雨季节,乡境山区丘陵各种野生菌类频生,民采入户,因其富含蛋白质,为美味佳品。除自然菌类外,20世纪70年代就进行人工培植黑、白木耳和香菇、平菇等。黑、白木耳作为土特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平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和糖,并含有抗癌物质。
(九)耕作植物粮食类:水稻、小麦、玉米、红薯、荞麦、大麦、绿豆、碗豆等。自20世纪90年代栽种杂交水稻后,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亩产千斤以上,增产40%。小麦高产品种在不断更新,亩产在斤以上。荞麦、大麦的种植已经不多,仅东南山区在山地上有少量种植。蔬菜类:青菜、白菜、萝卜、南瓜、豇豆、茄子、番茄、辣椒、葫芦、葱、蒜、韭等20多种。瓜类:西瓜、密瓜、菜瓜。
(十)饮用植物饮用植物有茶叶、二花、菊花等。其中茶叶饮用最为广泛。茶叶生产为金刚台乡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干茶60吨,其中“金刚碧绿”乃茶中精品,畅销国内市场。
矿藏资源金刚台乡境内已知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有4种,矿床和矿点6个。主要有钼、黄铜、石灰石、花岗石。其中开采的有石灰石、花岗岩。
杈伞舞金刚台乡是著名的老苏区,在当地群众中最为流行的杈伞舞,据考证,杈伞舞从唐代流传至今。杈伞舞又叫“火灵子”或“围灯”。系九人集体表演的群舞。主要道具是以竹、彩纸扎成的上似莲花,下似罗伞式的杈伞。扎制方法是将竹棍上段破为12瓣,下半段为伞把(3尺左右),再编个直径为50厘米的圆圈,用4根竹瓣编成井字形缚在圆圈中,卡在12瓣竹篾中间,将其中8瓣分别扎成4个莲花瓣,每方留一根竹篾为花蕊,中间空隙可点蜡烛。然后用彩纸糊好,圆圈则用红布缝成围裙钉牢,四方各加一飘带,再用丝织彩穗沿围裙镶一层边即成。
人物有“老杆儿”(领舞),即掌杈伞人,扮一风趣的老汉,一手掌杈伞,一手持蒲扇,口衔哨子(指挥用)。有“四梳”女角,旧时男扮女装,用黑纱手帕包头,好象姑娘梳的独辫,故得名“四梳”,俗称“蜡花”或“花鼓娘子”,画俊脸,用红绿彩束一朵花系在前额,着彩前裤,穿绣花鞋,腰系围兜,左手拿花巾,右手持彩扇。有“四挎”男角,因早先男角挎花鼓,后改为挎彩,故名“四挎”,俗称“花鼓腿子”,画俊脸,用红巾或黄巾包头,蝴蝶结扎在面,着花边舞衣,腰系红彩,手握一对木梆或花棍。
舞蹈舞蹈分大场小场两种。大场为两段结构。第一段由“老杆儿”引“蜡花”和“花鼓腿子”出场,领舞以“踢四场门”、“拜四方”、“乌龙摆尾”、“单滚球”、“双滚球”、“编花亮间”、“单道墙”、“双道墙”、“铁练子”、“单轱辘线”、“双轱辘线”、“剪子股”、“单线拐子”、“双线拐子”、“里套金钱”、“外套金线”、“双兔夺窝”等近20种名目组成的各种图形、队形。第二段由“老杆儿”喝住锣鼓“打杈”,“打杈”即说压韵的板词,板词由“老杆儿”即兴编作,或说传统的顺口溜短段。词的内容多为恭维、吉祥诙谐之词,众和以助兴。“老杆儿”还随时发问句,众人反问名“咋的”,“老杆儿”自问自答后,众和“对对对”等答句。煞住杈词后,对对男女边唱边舞,“老杆儿”根据情况煞唱收场。
旅游金刚台镇是一块旅游胜地。这里生态完美,自然景观神奇瑰丽,人文历史厚重,楚风与豫韵相伴,红、古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构成豫南独有的集地质景观、红色遗迹、自然生态、古风古韵四位一体的绝佳旅游胜地。自4年开发以来,现已拥有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红色精品景点——红军洞群、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等一批“国”字号品牌。7年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后,景区又被授予全国百家晚报摄影基地、武汉大学校外实验基地、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电影《八月桂花遍地开》外景拍摄地,承办了“中国人寿6.16客户节”等大型活动。景区旅游“六要素”齐备,国家AAA级景区,金刚台乡正成为游客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该乡以构建旅游品牌乡为目标,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整合资源,建好景点,扩大宣传,优化服务,吸引投资1余万元,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带动人就业,年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消费收入万元。
劳务经济金刚台镇跳出农业抓“三农”,大力组织农民工有序输出,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全乡7年输出劳动力多人,劳务收入近1亿元。占当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
一是与实施富民强乡战略相结合。该乡将劳务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来抓,成立工作机构,制订科学规划,出台激励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全力为农民工有序流动提供保障,使该乡富余劳动力输得出、站得稳、富得快。
二是与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相结合。该乡抓住政府免费培训农民工的机遇,切实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为群众脱贫致富送去“金钥匙”。已派出市县以上扶贫技校学习余人,并根据劳务输出走向,在乡建立缝纫培训基地,年培训人员约人,同时利用互联网及时发布培训信息,较好地保证了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与实施“金桥工程”相结合。该乡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的上海、杭州等地建立三个党支部,使外出务工党员离家离乡不离党,同时建立起工会等组织,并切实发挥了作用。收集务工地劳务需求信息,带出家乡群众,带活地方经济。“金桥工程”带出务工人员0余名。
该乡通过提供信息,规范引导,加强培训,强化维权,成建制输出建筑、餐饮、缝纫、驾驶、商贸等劳务大军近人,年稳定收入万元以上,90%以上的农户依靠务工过上了富裕生活。
扶持茶叶等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茶叶生产为金刚台乡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干茶60吨。
金刚台属于山地丘陵地区。这里山势雄伟,群峰挺立,高耸入云,峡谷流水潺潺,瀑布布满山间,千峰万壑,云遮雾障,构成一幅峰恃云幻、峰云相依的自然奇观,更兼春天产茶期,漫山山花灿烂,香气盈野。这里云雾响泉、山花芳香、山阴高寒、清气沃壤,共同孕育金刚台肥壮柔嫩、品质超绝的茶芽,为制造独具风格的金刚碧绿名茶提供了优异品质的先决条件。
“金刚碧绿茶”碧莲峰茶场就在这海拔千米之上的高山上。金刚碧绿外形扁直挺秀、色翠显毫、汤色碧绿、滋味鲜爽,乃茶中精品,畅销国内市场。年在河南省名优茶鉴定会上,被认定为河南省新名茶。年在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国际名茶金奖。开发“金刚碧绿”注册品牌茶,做大龙山茶叶生产合作社等茶叶产业链条,全乡95%以上茶农加入合作组织,统一生产,统一制作,统一销售,茶叶生产效益大增。
请投票选择你认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村庄,我们将在活动结束后,专门为得票最高的村,做一期全方位宣传活动。
《商城县乡镇风采》往期链接
第一站:商城县乡镇风采—汪岗镇,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
第二站:商城县乡镇风采—伏山乡,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
第三站:商城县乡镇风采—河凤桥乡,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
第四站:商城县乡镇风采—产业集聚区,正蓬发着勃勃生机......
第五站:商城县乡镇风采—上石桥镇,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
第六站:商城县乡镇风采—鄢岗镇,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
第七站:商城县乡镇风采—丰集镇,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
第八站:商城县乡镇风采—双椿铺镇,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
第九站:万老坟、峡口砖厂......,商城县李集乡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模样......
第十站:鞍山信雨、龙潭望月、毛狗尖狐精,商城县鲇鱼山的模样你还记得吗......
第十一站:雪中汤泉池!这个模样的汤泉池别有一番味道......
第十二站:商城县吴河乡这么美,你见过吗?
摄影师/老烟枪编辑/缘在商城
往期回顾:
1、太棒啦!商城县里罗城村荣获河南省第三批《水美乡村》称号
2、下雪了,怀念那些年,令人陶醉的商城老味道……
3、越南新娘骗了商城郎
4、苍穹之下-商城县那些不会转动的风力发电机......
5、商城县从北京捧回这块奖牌,厉害了,厉害了,太厉害了......
6、在商城县农村人为什么把父亲叫“大”,看完后明白了…
7、航拍江西瓦屑坝,探寻我们祖先迁徙之路......8、冬天来了!想家了吧?商城县腊肉、腊鸡、筒鲜鱼,顿顿香馋相思愁......9、商城县为什么能美成这样?今天全世界都知道了......10、商城阳光村务-老百姓查询、监督、维权的掌中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