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本科毕业展刘光潜

刘光潜

艺术家简介

刘光潜

生于年

年考入中央美院

年毕业,毕业创作《封正》

作品简介

毕业创作于我与同龄人带来的创作激情大抵是在往后岁月里难以再寻回的珍贵体验,在长期的积累之下多方权衡艰难的选择最终的题材并在或长或短的一个时间段内全情的投入,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属于我的一个满意的结果。作品取名《封正》的含义更多的是为大学这四年的各种磨练与经历做一个总结,是对自己完成一个人生阶段的自我肯定。

封正,意为人以自身精神对一件物进行肯定,进行高于物本身层次的改变,恰如我的创作单纯的以材料的性质为研究方向,赋予其一种灵动而又庄重的气场。

刘光潜

毕业作品

漆的种类繁多,涵盖传统天然漆材料与大量现代不同性状的化学工业漆材料,随之而来的是漆工艺各种复杂的运用与处理技巧,不同材料之间的碰撞常常能展现出不同的质感与状态,而不同的性状在作品中的表现也能给作品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与展示效果的广泛性。我将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艺技法运用于艺术创作中旨在对漆工艺材料的一种探索研究,试图在当代艺术中让漆这种材料展现出更多的创作可能性,达到对漆材质的性状表现的可控。同时也希望借助漆的特质来展现属于我的创作内涵——符号语言。

第一步的材料研究我大量尝试了不同漆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方式,分析如何获取个人所需要的材料表现,同时研习了日本传统工艺中对漆的使用技法,累计了大量制作经验与创作灵感。我在创作中使用到大漆、腰果漆两种天然漆,同时也使用到了现代化学工业制品的油漆与树脂漆,这也算是传统与现代的一种碰撞与结合,通过将漆与平面和雕刻的相结合,我试图展现一种灵动的同时又稍显厚重的作品气息,以此来达到作品《封正》的概念。

我从个人爱好垂钓出发,接触到了日本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和竿制作。起源于日本的手工制作竹竿被称之为和竿,在和竿制作的道工序中,漆工艺主要起到保护竿身和装饰的作用,不同的匠人对装饰材料以及漆工艺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我被这种工艺技巧所吸引,并准备将其作为创作的一种技巧来进行创作。而众多的竿师不同的漆工艺技巧也给我带来了研究学习的教材。

对日本和竿漆工艺的研习临摹

当代漆艺术是迫切需要摆脱陈旧的漆画观念,进行结合当代艺术潮流与思想的漆艺术创作。漆工艺由于材料的特性——皮肤过敏性,从而形成对使用者的挑剔,正在慢慢淡出大众的视野。我希望借此创作的机会将漆材料以不同的形式再次带到大众面前,这是对材料的一种传承与保护,亦是我自身对于材料创作的一种探索。这可以帮助我形成一定系统性的材料研究思路,有助于未来的创作。

日本和竿大师城纯一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天然大漆造成的过敏问题,我用腰果漆替代了某一些步骤所需要的大漆。透明的腰果漆呈现半透明棕红色液体状,可用绘画用松节油进行稀释,并直接使用,不需要类于大漆对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严格要求,可以加入色粉调合呈现不同的颜色加以使用。本次创作过程使用到了的另一种漆材质,也是主要表现作品质感的材料,干漆粉。漆粉的制作需要使用到树脂漆,将树脂漆用色粉调合出需要的颜色,然后在塑料膜上进行涂刷得到彩色的漆皮,干燥的漆皮进行机械粉碎然后用不同目数的筛网进行筛选便可以得到创作需要的不同目数的干漆粉材料。使用时先以腰果漆兑色粉做底,再撒干漆粉于其上,固化过后可得磨砂质感并伴随一些漆皮的光泽的表面状态。干漆粉的厚薄可以控制颜色的浓淡与作品完成状态下的肌理。

我选择了以藤芯作为作品曲线展示的媒介,使用镶嵌的形式将藤芯附着于作品之上,创造出我意识当中的线条,而藤芯不可折的特性也从侧面加强了流畅的线条感,使之形成一幅幅线状的图案,为我后期符号化的提取做好了铺垫。带有各异色彩的漆粉通过对空白的填充形成了不同颜色的色块,从大视觉上对画面进行了分割。作品表面粗糙的肌理颠覆了大众对漆固有的认知,这是对材料本身性质的一种探索。

在当代艺术中,美学符号更多的被艺术家自己创造出来展示自己的生命立场,它由一般的象征意义转换为代表艺术家内心生命的一种形式,对作品进行符号化的提炼是我意图将自身一些无意识的形为所形成的符号加以展现,这种于大量无意识的行为中得出的规律往往更能直观地代表创作者的内心。用漆艺的手法进行艺术直觉性的创作,进而诞生属于我自己的幻想符号,这种幻想符号是属于释放内心的一种提取,通过下意识对线条走向的掌控而形成众多无意识的符号。这种形式的符号更能为作品带来灵魂。

符号作为一种单纯的情感象征使用于艺术创作中是稍显单薄的,这方面的单薄不是来自于情感与思想的寄托,而是当它们作为一个独立的视觉个体,从感观上对人形成较弱的影响,符号的再加工在创作过程中是必然的。艺术视觉形态对接人体的感官,一般是从颜色和空间加以阐述,颜色的再加工是漆材料对符号视觉展示性的一重加强。通过颜色的选择也能将思想与感情体现的更充分。不同的颜色的寓意与情感表达也能更加精准地展现画面的气势。漆材料工艺也能更加充分地利用材料的优势形成相对强烈的表达。

雕刻是一种原始的艺术,它能展示一种心灵的寄托,也能承载不同文化的同时展现出非常丰富的雕刻形态。非洲雕塑、埃及雕塑、印度佛教雕塑等等,无一不是强烈地体现了各自文化的特色,这种雕刻的差异化展示着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创造本身的影响,证明雕刻的形态能直观的反映人的意识形态,从而对人的意识形态进行充分地佐证。这也是用雕刻立体符号的方式承载漆材料的初衷。这是一种借于材料却又通过处理使内涵高于材料本身的形态。

最开始的创作想法来源于四年级所接触到的坦培拉课程与我自己平常关于生活小闲适的记录。

《春》局部临摹(坦培拉)

《一只忘了自己要干什么的鸡》

《一条忘了自己性别的狗》

之后经由曹巍老师与于雨田老师的启发转向了对材料语言的探索。在此感谢!

最后,感谢曹巍老师,孙韬老师,王长兴老师,于雨田老师,吴啸海老师,贺鹏琪老师对我创作的耐心指导!感谢好友马骐超在研究材料上的支持!

over

更多详情请移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观赏

...

推荐阅读

Re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过程
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3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