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干漆 >> 干漆图片 >> 危险的植物

危险的植物

危险的植物

植物为人类提供氧气食物和药材,而且有的植物可以为人们提供找寻金属的一些线索。除此之外,还有些植物对空气污染特别敏感,当空气中的污染程度达到一定浓度以后,植物就会出现坏死的现象,用自身的问题来提醒人们。因此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谁也离不开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植物也是危险的,我们应该认清它们,避免被它们的外表所迷惑。

野漆树

野漆树同属植物的木蜡树,有毒成分与中毒症状均和野漆树相同。

大多数生活在山区的孩子都对野漆树有一定的惧怕心理,这与大人不断告诫它们是不能靠近的有关。野漆树的确值得孩子们保持畏惧之心,因为一旦皮肤过敏体质者接触它们的汁液,会引起严重的红肿、痒痛。

野漆树,别名山漆树、大木树、漆树、洋漆树等,属漆树科漆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可高达10?m以上;小枝粗壮,无毛;顶芽鲜红。叶螺旋状互生,密集于枝端,小叶7~15片,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5~16?cm,宽2~4?cm,顶端长尖,基部楔形而偏斜,全缘,两面光滑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长约7?cm,花序梗光滑。核果扁平,斜菱状圆形,淡黄色,直径6~8?mm,光滑无毛,果皮薄,干时有皱纹。花期5—6月,果期10月。多生于向阳山坡的杂木林中,分布于除新疆之外的全国各省、区。

野漆树的含毒部位是叶茎的乳汁和树脂,野外活动时一定要远离它们,更不要用手去直接碰触。如果不幸引起过敏可用韭菜烤热擦患处,或用肥皂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内服一些抗过敏药物。同属植物木蜡树有毒成分与中毒症状均和漆树相似,也需要加以注意。

相思子

相思子属于蝶形花科,除了人们所称的红豆外,还被叫作相思藤、鸳鸯豆、相思豆、红漆豆等。生长于丘陵地或山间、路旁灌木丛中,也常栽培于村边,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广西及云南、贵州等地。

相思子的外形是缠绕的藤状,羽状复叶,互生,长5~10?cm,小叶8~15对,长圆形至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0~22?cm,宽4~6?cm。相思子的花朵很小,呈现出淡淡的紫色,因为相思子的种子色彩艳丽且光泽持久,常常被人们摘下制成装饰品戴在手腕或者颈项。然而就是这种寄托着人们美好情思的植物,却浑身是毒,尤其是它的种子——也就是我们吟唱的“红豆”含有剧毒。

种子中的毒蛋白在非常低的浓度(1∶1??)时,即可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反应,对其他所有细胞也产生损害,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假如误食了该种子,将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肠绞痛、剧烈腹泻并带血液,严重吐泻可致脱水、酸中毒及休克。数日后,可发生溶血现象,呼吸困难,脉搏细弱,心跳无力,幻视。严重者可因昏迷、呼吸与循环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致命

当年王维作《红豆》一诗时,是有感于慧娘与萧统动人的爱情故事,而传说中的萧统便是在慧娘去世后摘下两颗自己亲手栽种的红豆,便一病不起,数日后薨逝。这样的结局固然验证了两人的情深意重,但不知其中是否也有红豆的“功劳”。如果只是将相思子的种子戴在身上是不会中毒的,但一旦误食,医院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及高位结肠灌洗,服食牛乳、蛋清以保护胃黏膜,并给予解痉止痛剂。假如发生急性溶血时,可采取酌量输入新鲜血,静脉滴注等措施。

白头翁

白头翁这个名字主要是流传在广东、广西一带,而在贵州、吉林则称为土黄芩、银翘花,四川称为秋牡丹,陕西、甘肃称为野棉花、打碗花。

这种植物为毛茛(gèn)科植物白头翁属的全草,是多年生草本,花萼蓝紫色,花蕊深黄或金黄色,生长于山野、荒地及田野间。但是,假如你在山野漫步,禁不住它美丽的诱惑去采摘时,就千万要小心了,因为白头翁全身都是毒!

在白头翁的植株内含有白头翁素、白头翁皂苷、白头翁酸、挥发油等,尤其是根部的毒性最强,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内脏血管收缩,末梢血管扩张。中毒量为30~45?g。具体地说,如果是外部皮肤中毒,可发生局部肿胀、疼痛;如果是误食,将表现为口腔炎,口腔黏膜灼热、肿胀,呕吐、腹泻,甚至便血,心跳快而弱,血压下降以致休克等循环衰竭。

一旦发生了误食白头翁的情况,应当立即催吐、洗胃及内服蛋清,用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假如出现血压下降,可静滴5%葡萄糖盐水,内加升压药如阿拉明,等等。如果只是外部皮肤黏膜中毒则比较简单,可用清水、硼酸水或鞣酸溶液洗涤,同时用甘草15?g、绿豆60?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一小时服用一次,分两次服完,连服3~4剂便可痊愈。

夹竹桃

夹竹桃属于夹竹桃科,又名柳叶桃、红花夹竹桃、叫出冬、哑巴花、桃竹、大节肿、白羊桃等。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它是丛生灌木,茎直立,高3~5?m,无毛,多分枝。叶革质,线状披针形。叶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花冠紫红色或白色,重瓣。全年开花,恐怕这也是当初我国把它作为主要的城市栽种植物的原因之一。

然而,让它最终退出都市绿地的原因却是夹竹桃体内藏有剧毒。夹竹桃花朵的毒性最弱,但花粉可使部分人引起类似感冒的咳嗽、哮喘等症状。它的汁液呈乳白色,含有剧毒,其树皮和叶片均有剧毒,将导致人体胃肠道紊乱,心脏和神经系统出现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继而四肢麻木、冰凉、出汗、肢端紫斑、面部苍白、呼吸急促、体温血压下降;严重者心率失常,脉搏不规则,心跳缓慢,心房及心室纤颤,出现急性心源性及缺血综合征的症状。

一旦发生夹竹桃中毒的情况,可采取洗胃导泻、补充氯化钾等措施,同时灌服蛋糖水增强排泄;可煎服生甘草、生姜、当归、生地等。作为观赏性植物,只要不去采摘枝叶花朵,远离花粉可能沾染的距离范围,一般还是不易让人中毒的。?

腊梅的花和枝叶

人们常常以为蜡梅便是梅花,但事实并非如此。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叶对生,花色以黄色为主,花期从11月至翌年2月底;而梅花为蔷薇科李属,叶互生,花色有白、粉红、紫红等,在1—3月开花。通常所见的蜡梅属于落叶小乔木,高3?m或更高它的花朵在开放时排成聚伞花序,花被为晶莹的蜡黄色。内部有紫色条纹,呈半透明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的花香——清新扑鼻,经久不凋,只需在房间插上几枝,便可满室生香,在寒冬中营造出一番温情脉脉的景象。

蜡梅的花朵在中医上是颇有价值的药材,即便是泡水服下也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的功效。但蜡梅的果实和枝叶却是有毒的,这恐怕就不太为人们所知了。假如不小心误食了它的果实或者枝叶,可引起强烈的抽搐,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其毒性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观赏蜡梅清新芬芳之态的同时,也千万别忘了提防它的毒性,这就如同玫瑰总是和尖刺伴生一样,再动人的花朵也总有自己的武器。

蓖麻未成熟的果实和花

蓖麻属于大戟科,在东北、安徽、河南、广西称为大麻子、金豆,福建、台湾、云南又称之为红蓖麻,到了北京又被叫作天麻子。这种灌木状草本植物高2~4?m,茎绿色或紫红色,掌状分裂,茎圆中空。而它的花朵非常不显眼,多为黄色或深红色。种子则呈椭圆形,光滑且有暗褐色的斑纹。

这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植物,却是全身带毒的。其中种子的毒性最大,小孩误食2~7粒,成人服20粒即可中毒死亡。这样厉害的毒性便是由蓖麻体内所含的蓖麻毒素和蓖麻碱所致。蓖麻毒素和蓖麻碱使肝、肾等实质细胞发生损害而致浑浊、肿胀、出血及坏死等,同时对红细胞有凝集和溶解作用,并麻痹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比较而言,连我们日常所知的剧毒砒霜都还得居于蓖麻毒素之下。

一旦误食蓖麻中毒,要立即催吐、洗胃及导泻,禁食脂肪及油类食物,同时立即输血、输液,维持血容量及水与电解质平衡,注射抗蓖麻毒血清,再根据症状进行治疗。还可用鲜仙人掌30g捣烂如泥,加适量肥皂水灌肠。

巴豆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巴豆的名字,因为知道吃了它会拉肚子,巴豆的植株纤细而修长,长圆卵状形的叶片浸染成青翠欲滴的绿色,长串的浅绿色花朵如同颗颗翠色的珍珠隐藏在茂盛的枝叶中。属于大戟科的巴豆是常绿小乔木,高6~10?m,树皮深灰色,嫩枝绿色,花朵也是绿色,而种子则只有3枚。

巴豆有许多有趣的名字,在广西被称为木巴豆、将军、下无敌手,而台湾叫它淋疯树、蛮豆、猛树、贡仔,湖南、湖北称其为毒鱼子等。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

而它众所周知的毒性则是来源于其体内的巴豆毒素。巴豆毒素是一种毒性球蛋白,致死量为15~20粒。它对胃肠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腐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与腹痛,重则发生出血性胃肠炎,大便内可带血和黏液。即便仅是涂拭在皮肤上,也可致皮肤起泡。同时巴豆内所含的十多种巴豆醇二酯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

处理巴豆中毒的方法早期是催吐,并选择1∶2?至1∶5?的高锰酸钾液、橄榄油或微温水轻轻洗胃,输液以促进毒物排泄。若是中晚期,则要根据症状作出相应的处理。假如只是皮肤中毒,则用黄连15?g泡水涂搽局部即可。

总结:

敬畏自然不是说要让人无所作为或听天由命,而是说当人这个智慧生物在改造自然并让其服务于自身时,要充分考虑大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规律,或对自然规律不能破坏得太多。对自然界的生物存在敬畏和惧怕之心,既要紧密联系又要保持距离,这才是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方式。

文本编辑:任江陵

审核:赵鑫阳、黄茜

责任编辑:朱凯

西北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委







































治疗青少年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3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