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http://www.wxlianghong.com/
结束在新疆的行程后,乘坐火车前往中原腹地----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河南省。
一
洛阳,有着多年文明史、年的建城史和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抵达洛阳后,我们入驻某军招待所,在陆续看望部队官兵后,参观了龙门石窟和白马寺。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
龙门石窟中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景点,如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南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老龙洞、惠简洞、看经寺等。此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奉先寺的那座“大卢舍那像龛”。
据讲解员介绍,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开凿于唐高宗初,皇后武则天曾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功毕,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站在“大卢舍那像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前,你就会发现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在这样一座佛像前,我们一行人合影留念,让艺术的魅力永驻心中。
二
次日,我们参观了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世界著名伽蓝(来自于梵语,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即寺院。),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相传东汉永平八年,明帝刘庄曾夜梦一金人于殿庭升至天空,后向西飞去。明帝即派遣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18人赴西域取经,访求佛道。三年后,秦景等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一带)遇沙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于永平十年十二月归返洛阳。永平十一年,汉明帝刘庄敕令,于国都洛阳城西雍门外御道之南,按照天竺佛教传统样式,建造了一座僧院以供二僧居住。为了纪念白马负经输像之功,遂名白马寺。
进入白马寺前,其山门上“白马寺”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两匹历经艰险驮经回洛的白马依然诩诩如生。进得山门只见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毗卢阁一一映入眼帘,那神态各异的佛像生动传神,让人肃然起敬。香案上香烟缭绕,虔诚的人们点燃手中的高香,跪地叩拜,嘴中念念有词只求佛祖保佑全家安康幸福。
此情此景,无不显示着信仰佛教的人们对佛门圣地的崇仰之情。
三
参观完白马寺后,又应邀参观了唐三彩制作工厂。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专家介绍,唐三彩诞生于唐代是有其文化渊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艺术养料。唐三彩的诞生也是三彩釉装饰工艺的诞生,是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结合的过程。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唐三彩制作工厂,我们参观了唐三彩胚胎制作工艺流程,还亲自体验了一把制作过程。当然了,我们还收到了工厂赠予的一个小礼物----栩栩如生的一匹唐三彩小马作为纪念品。
这匹具有纪念意义的唐三彩小马,被我不小心弄断了尾巴,经过特殊粘合修复后赠送给了喜欢马的长辈,这是后事,暂且不提。
四
欣赏完辉煌璀璨的唐三彩,继续前往许昌地区的禹县(现称禹州市),参观享有盛誉的钧瓷。
在进入许昌地区后,沿着公路的片片田野里生长着众多高高的青棵作物,看着像高粱又不像,因为叶子长得特别大,这是什么农作物呢?
经过询问随行的河南同志,人家告诉我,许昌地区烟草种植历史悠久,有“烟草王国”的美誉,是全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加工基地,你们看到的田野里面成片的作物就是农民大量种植的烟草,有统一的收购商,农民还指望着这些丰收的烟草过日子呢。
本人不吸烟,也没有见过这么大规模种植的烟草,但见过我们老家吸烟人种植的旱烟,长得很低,收割后晒成干叶经过烘烤后,卷成旱烟卷抽,烟劲大的很。小时候,我就被迫吸醉过一次。
我家的前院是四爷家,四爷喜欢抽烟,自己在房屋的西面靠近水源的地方种植了不少旱烟,等到烟叶快发黄的时候收割下来,打成捆凉晒在屋檐下,需要的时候就拿下一把放在铁板上,然后再移往灶膛里面的暗火上面烘烤,等烤焦后拿出用手搓碎,放入一个烟簸萝内供随手卷成烟卷吸用。
我喜欢到四爷家,不仅可以打听到当兵叔叔的最新消息,还可以收听戏匣子(收音机)。当时主要听小说连续广播,像什么《渔岛怒潮》、《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那是听的津津有味。
话说一天晚上,我又来到四爷家听小说连播,四爷就用手指着烟簸萝说:“不能天天来白听戏匣子啊,给我卷几根烟!”。
木辙,按照四爷的指令,把废书本撕成一条条的纸片,再把纸片卷成筒,之后用手往纸筒里面装满搓碎的烟叶,最后把封口拧好,这就算成功一个。照此样本一连卷了好几根放在了烟簸萝内,报告说:“爷爷,都卷好了!”
四爷眯着眼说:“好了哈,你给我抽上一根,我瞧瞧卷的好不好。”
我为难道:“不会呀。”
四爷的脸一耷拉,“怎么不会?不想听小说连播了?”
我连忙说“想、想、想!”
“想听就抽一根试试!”
抽吧!
第一口下去,呛的不行,把烟吐了出来。
“不行,重吸!”四爷命令道。
第二口下去,刚想把烟吐出来,就听四爷命令道:“咽下去!”
眼泪出来了!
紧接命令吸第三口、第四口、第五口、第六口……
连续十几口下来,就感到头晕目眩,身体发飘,醉了!
哈哈!四爷笑了,笑的那么开心,敢情这老爷子早有预谋啊,成心看我的笑话!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话千真万确!这听收音机醉烟的事永记不忘。
烟的事不管了,还是去瞧瞧钧瓷吧。
据记载,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它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钧瓷是禹县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钧瓷不断作为国礼现身世界,可见其艺术水准是百里挑一。
据工厂负责人介绍,钧瓷历来生产工艺复杂,烧制非常不容易。从选料到烧成成品,其间要经过诸多工序,具体说一般需要经过加工、造模、成型、素烧、上釉、釉烧、检选等严格工序,无论那道工序稍有不慎,即使是小小的差错也会造成前功尽弃,这也是钧瓷珍品率级低的原因。
我们这次参观,主要见证了成型的过程,钧瓷工厂根据产品的种类和不同需要,一般成型有注浆成型、拉坯成型、脱坯成型等几种方法。
注浆成形:把泥浆注入石膏模型中,待有一定厚度后把多余的泥浆倒出,少顷打开模型即可取出成形的坯体。
拉坯成形:在转动的轮盘上放一泥团,用手拉制成各种圆形的坯体。
脱坯成形:又叫印坯成形,把泥料拍打成泥片,紧贴在模型内壁压实,对接成形。比方说拖大瓶吧,须把泥搓成泥条置于模型内,并拍打成合适厚度的坯体,连续不断地重复这种过程,逐渐扩展坯体,直至最后把整个大瓶脱成。
在成型车间,我们也体验了一把拉坯成形的过程,拉坯当中充满了戏剧性,泥团在转盘上不听我们使唤,整个操作过程搞得很狼狈,在相互交流的同时,也被对方拉坯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拉出的坯子完全达不到坯胎的要求,好在这只是体验劳动生活而已,一下子怎么能够达到技术工人的水准呢?不可能的,找一找劳动的乐趣还是挺高兴的。
结束在河南省的活动后,我们返回了北京。
经过这次较长时间的征程,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耐人寻味,恕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这次经历使自己增长了许多知识,也明白了许多事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这正是:
大漠西北风情多,牛羊成群铺满坡,边陲景色收眼底,旅途劳累奈我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