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癫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大年初七,有网友看到,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捐赠给武湖北的物资,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标签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让人感动!
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偈。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决心东渡弘法。
好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长屋亲王还是很厉害滴。这句话当时是绣在长屋亲王赠送给唐朝僧侣的袈裟上。
长屋亲王的这首诗被收录到了《全唐诗》,书中题注:明皇时,长屋尝造千袈裟,绣偈于衣缘,来施中华。真公因泛海至彼国传法焉。
鉴真大师看到偈子十分感动,为了不负“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他克服艰难,经历了弟子圆寂、官府阻挠、甚至于双眼失明等等……,仍然不改其志,六次东渡,在最后一次才成功到达日本。
日本学者末木文美士说:“7世纪末虽然有道光入唐研究戒律,但在日本本土证实研究戒律则需待鉴真(-年)。”
鉴真赴日的最大目的是将部派佛教以来的出家戒传到日本。另一方面,他也依《梵网经》为圣武天皇等授大乘菩萨戒。
实际上,将原本针对在家人而讲的大乘菩萨戒,应用在出家人身上的是后来的最澄。鉴真不仅详谙戒律,同时也是天台宗的学者,所以他也带了许多天台系的著作到日本。因此,开创日本天台宗的最澄,与鉴真有很大关联。
日本镰仓时代再度重视鉴真传来的戒律,其受重视的趋势越来越高涨,也与南都佛教的复兴相通,可见鉴真的精神经常在关键的重要时刻影响着日本佛教。
鉴真大师是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代表日本天平时代文化的巅峰。
鉴真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扬州,十几岁时就出家了,二十岁起就云游四方,到处拜师求学继续深造,成为佛教律宗南山宗传人。
扬州大明寺
鉴真在自己的佛教生涯中,为人剃度和收徒数万人,"桃李满天下"。鉴真不仅经手修建许多佛塔,还写了不少佛学专著。
《东征传绘卷》卷四第三段:遺唐使拜会鉴真
公元年秋天,日本僧人荣睿和普照遵天皇旨意,专程打长安奔赴扬州大明寺,请鉴真东渡日本。
当时鉴真年事已高,年过五旬,且健康状况不是太好,身边人极力劝阻。但鉴真说,传播佛法是我辈天职,应当义无反顾,我意已决,不要再劝。
鉴真准备东渡
众弟子也被师父的执着感动,他们纷纷表示将跟师父前往。
好事多磨,由于种种原因,大师四次东渡都没无功而返。不是遭遇风浪就是被唐朝海关遣送回去。
但鉴真一心向佛,不屈不挠。在公元年,鉴真又开始了第五次东渡,此时的大师已经年过六旬。
不知道经过多少风浪,经过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他们终于“登陆”了。
唐招提寺藏重要文化财,镰仓时代《东征传绘卷》卷二浪沟浦遭遇海难
但由于当时没有导航装置,他们登陆后才知道抵达的地方是中国的海南岛。
这时候同行的日本高僧荣睿患病身亡,鉴真大师也不堪旅途劳顿突发眼疾双目失明,他们只好暂时返回扬州。
就在人们都以为鉴真此生的东渡梦已经破灭的时候,公元年,年近七旬的大师搭乘日本遣唐使的船只,开始了他第六次东渡日本的航程。
次年一月,鉴真一行登上了日本的九州岛。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孝谦天皇和圣武太上皇的隆重礼遇,年2月1日,重臣藤原仲麻吕亲自在河内府迎接,2月4日,鉴真一行抵达奈良,同另一位本土华严宗高僧“少僧都”良辨统领日本佛教事务,封号“传灯大法师”、尊称“大和尚”。
《东征传绘卷》卷五第三段:鉴真东大寺接诏
根据圣武和孝谦的意愿,鉴真作为律宗高僧,应该负起规范日本僧众的责任,杜绝当时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托庇佛门,以逃避劳役赋税的现象,因此,孝谦下旨:“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和尚”。
但是,这引起了日本本国“自誓受戒”派的反对,尤其是兴化寺的贤璟等人,激烈反对。
于是,鉴真决定与其在兴福寺公开辩论,在辩论中,鉴真做出让步,承认“自誓受戒”仍可存在,但是作为正式认可的具足戒必须要有三师七证,结果贤璟等人皆被折服,舍弃旧戒。
《东征传绘卷》卷五第四段:鉴真东大寺授戒
鉴真于是在东大寺中起坛,为圣武、光明皇太后以及孝谦之下皇族和僧侣约人授戒。
《东征传绘卷》卷三第三段:祥鱼迎众人登岸(局部)
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
公元年,日本专门为鉴真建了一座寺院,让鉴真传授经法,这座寺院坐落在奈良,历经千余年依旧矗立,这就是奈良的唐招提寺。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然而,年,作为鉴真最主要支持者的孝谦天皇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被迫传位给淳仁天皇。相应的,鉴真也遭受到排挤。
《东征传绘卷》卷五第五段:唐招提寺的建造
年,淳仁天皇下旨,以“政事烦躁,不敢劳老”为由,解除了鉴真“大僧都”一职,并将在宫廷斗争中败死的原皇太子道祖王的官邸赐给鉴真。
东大寺
次年,鉴真弟子在该官邸草成一寺,淳仁赐名“唐招提寺”,鉴真从东大寺迁居至此。
淳仁还下旨,令日本僧人在受戒之前必须前往唐招提寺学习,使得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
《东征传绘卷》卷三荣叡圆寂
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七年)5月6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入灭之前,其弟子为鉴真膜影,立夹漆像,传世至今。
唐招提寺御影堂中国宝鉴真像,障壁画为东山魁夷作《涛声》。
年,孝谦天皇镇压了惠美押胜之乱,重新登基。鉴真的弟子思托、法进等人相继成为“大僧都”,唐招提寺也得以扩建,成为日本建筑史上的国宝。
唐招提寺天平时代寺额
鉴真所开创的四戒坛,也成为最澄开创日本天台宗之前日本佛教僧侣正式受戒的唯一场所。鉴真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唐招提寺金堂须弥坛上造像
鉴真去日本带去的不仅仅是佛法这么简单,鉴真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鉴真为日本带去了中医,书法,建筑,雕刻,豆腐,茶叶,味增等日常用品。
这些东西在唐朝,是任何一个僧人都能拥有的东西,但在当时贫瘠的日本,这些就是日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
抹茶(中国古时称作末茶)起源于中国隋唐,现在仍被日本大众喜爱。
唐朝时期的僧人,因为种种原因,很多都是名医,鉴真作为但是的大师,在中医方面也是颇有见解。当时日本也有中医,不过当时的日本的中医非常的羸弱,而且还只为日本的贵族服务。
在日本的史料中,对鉴真在日本普及中医的行为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记载,在日本的《续日本纪》还有鉴真为日本光明皇太后治病,为日本圣武太皇调理的详细记载。
在日本,鉴真就是日本的中医鼻祖。鉴真到达日本之后,直接将日本羸弱的中医技术拔高的不少,虽然当时的鉴真已经双目失明,但是光靠触觉、嗅觉、味觉,鉴真就能分辨出那是什么药材。
日本史料记载:鉴真曾经指导过光明皇太后的献药工作,详细整理了正仓院(日本皇家和大寺院存放药物的仓库)的药物,并根据中医典籍加以订正。
昭和30年(年)便利堂发行《正仓院药物》一厚册,书内彩色贴图和黑白图片。
据有关史料记载,正仓院中有中药21柜、60种,比如青木香、丁香、人参、桂心、甘草、大黄、龙骨、胡桃仁、滑石等。鉴真依靠手摸、鼻嗅、口尝整理这些药物,其难度可想而知。
日本中药店
在当时,日本人对中药的鉴别、贮藏、炮制都缺乏经验,鉴真把这方面的知识全部传授给了他的日本弟子。
日本京都南禅寺顺正汤豆腐晚餐
豆腐是僧人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经常使用豆腐的鉴真,自然将豆腐教给了他的日本弟子。
不过,一开始豆腐只是日本僧人的食物,后来因为豆腐的廉价和独特,渐渐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副食。
蔡澜推荐过的京都豆腐老店-奥丹
跟随鉴真东渡的随行人员中,有不少人精通建筑设计,而鉴真作为僧人,领导这些人建造了唐招提寺。
而唐招提寺在建造时使用的是当时唐朝最先进的技术,所以这座建筑才能在经历了一千二百余年的风雨和地震考验后,部分建筑保存完好。
鉴真作为一个僧人,最常带的就是佛像。鉴真在日本用“干漆法”塑造了许多佛像,唐招提寺金堂内的卢舍那大佛坐像、药师如来立像、千手观音菩萨像等。
主尊卢舍那坐佛,高3.7米,夹苎干漆法造像
这种“干漆法”是在我国东晋时期出现的,在唐朝时期的这种干漆法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制作技术。在武则天时期,曾用干漆法塑造了高达九百尺的大佛。
千手观音像,高5.6米,木心干漆法造像
鉴真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带给日本的唐朝文化,早已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有些还成为了日本的标签性文化。
唐招提寺金堂须弥坛上造像
一千五百年前,长屋亲王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召唤着鉴真东渡弘法,今天日本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又将此诗印在救援物资上面支援湖北防疫,这八个字的背后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深厚的人文渊源。
日本多处药妆店的口罩货架,这种时候一点点的鼓励和善意都让人感动。
年,在鉴真大和上圆寂九百多年之后,江户时代的俳谐师松尾芭蕉来到唐招提寺,在大师御像之前惶恐拜之,诗人以赤子之心吟诵道:“愿以青青叶,拂尔泪盈盈。”
这满含敬仰的歌咏似乎告诉后来者,先师其实并未远去,依旧还眷顾着我们。
松尾芭蕉像
如今,人们把芭蕉的俳句写在木牌上,立于唐招提寺开山堂前。不是每一位前来参观者都能见到天平时代的国宝造像。
然而,只要有情,终究会在这千年古寺中得到“千山万水终相见”的感动。
唯愿大和上依旧照看我们,在黑暗中行路,保佑善良的人,秉持自我,不失正直。
欢迎入群??如何加入指尖国学读者群
更多内容:
舌尖上的祭祀:“血食”,但从不招惹野生动物。
巫觋对马里奥致幻蘑菇的迷信
有“态度”的门神:瘟神退散!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