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bdfyy/qsnbdf/朋友们大家好!建议您收藏,中医“望诊”心得!导读:“望而知之谓之神”,我们如何提高望诊的准确性?今天一起学习望诊心得吧!
中医诊断,以四诊八纲为主,四诊中以重望诊居先。若能详细观察,对病症轻重即能有个初步的概念,富有实用价值。
01望面望诊之中,面容居先。
面青主痛,大凡面色青黯,脉象迟,舌质淡红或淡白,苔白薄或白滑,而无发热现象者,多属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机不畅、胸腹满痛之候,宜运行胸中大气。
若面色青黯,脉大,气促,自汗,便溏,而无发热者,多是久病脾肾大亏、升降功能失常的脱症,须速进纳气、敛汗、固脱之品。
若妇女面色青白,眼眶凹陷,为寒凝气滞血瘀之象。
若幼儿面色青白,言迟,行迟,人虽肥胖但面容缺乏血色,容易泄泻、感冒者,是先天阳气不足,宜温暖三焦、补益脾肾。
常年吃素之人,营养不良,面容白中带青,且有虚肿及气喘促者,为气虚湿停之征。
若外感症,面红娇嫩带白,如微饮酒之状,其脉寸关洪大无伦,而尺脉虚迟,舌质红绛鲜泽、有液无苔者,是下元空虚、浮阳上越、大虚似实之戴阳症,切勿误认是热盛实症。
倘满面通红,而脉见洪数,舌深红,苔黄厚,口渴,便秘,为肠胃燥火炽盛之象。宜清解伏热,急下存阴。
以上两者,面容均呈红赤,但病法虚实悬殊,临症时应慎思明辨,切勿大意,以防误事。
若久病虚损,反见面容娇艳,两颧鲜红,脉急滑疾,是真阴下竭,相火上炎之象,昔称桃花疰,是痨瘵败症。
形瘦,两颧高突,若有肺痹、吐血病史,一旦感受外邪,治当标本兼顾,解表勿碍虚,保元无恋邪。
古人所以有于表散方中参入滋补之品,滋养方中加入解表化湿之药,即是这一道理。
0望唇唇属脾,为肌肉之本。视唇色泽,可知脾脏疾病。
唇干焦者,多为食积。
唇白面黄,呕吐涎沫,食量稀少,为胃虚运化无力之象,治宜温中止呕。
唇色淡黄而胸腹胀满,为湿热内伏、运化无力之证。
唇红紫者,为血分有瘀热,倘有虫积作痛,宜用凉血解毒杀虫法。
唇内发糜点,并有呕逆、头痛、腹痛者,此乃虫积。
唇红赤,证见吐血、烦躁、便秘,是属胃热,治宜清热和胃祛瘀。
唇色紫黯者,平时性情怪僻、容易发怒,此是脾气失调、气机不畅之象,治宜调气血、和肝脾。
03望鼻鼻孔干燥,黑如煤烟,证见神昏谵语或高热,此乃阳毒热深,治宜凉血解毒。
鼻孔干燥者,乃热在阳明,日久则有衄血之虞。
鼻翼扇动,在小儿为邪热不能透达,内陷入肺,是肺炎重症;成人须据病情急缓,急症多因痰热壅肺。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开窍。久病面色苍白,头汗、肢冷,鼻翼扇动则是肺气受伤之脱证。
产妇鼻孔黑色,多为恶露上冲危证,应立即扶元神,祛瘀血。
鼻梁色黑而冷,是属虚寒;色青者,为肾亏,男子常有腰酸遗精,女子多有带下、子宫虚寒等证,治宜温暖肾气。
04望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能燥胃津,亦耗肾液;若病深动血,则结瓣于上。阳血色紫如干漆,阴血色黄如酱瓣。治疗阳血,清胃为主;治疗阴血,救肾为主。
齿光燥如豆石者,为胃热甚,治宜清泄。
若齿色如枯骨,为肾、胃液枯,如上半截尚润,乃水不上承,火上炎也。须急用清火救水,待其枯处转润则安。
咬牙啮齿,为热邪化风之痉证。若单咬牙,为胃热悍气走络;若咬牙而牙关急,脉证皆虚者,非胃气衰败、内风乘虚袭络,即水亏木旺、阴虚风动之征,皆属至虚而见实象。
若齿垢如灰糕样者,为胃中津气无权,湿浊用事,其病多危。
初病齿缝流清血而痛者,为牙宣,是胃火冲激;不痛者,属肝火内燔。
齿焦枯无垢者,危;焦而有垢者,则为肾热胃浊,可微下之,或以清胃滋肾治之。
05望手杵状指,是肺痨病体。指甲堆花,大都有肝脏病。
指甲色青黯,多为贫血,亦有属于虚寒证。指甲色紫,属瘀热。爪甲色,为血凝不散。
久病之人,虽骨瘦如柴,其手掌大肉(鱼际)隆起者,病虽重可治;若他处肌肉尚丰,其大指次指之后无肉隆起呈平陷者,病危难治。
06望舌一般正常人舌质是红润的。淡红,多是虚象;淡白者,则是元阳不足之虚证;深红者,为有热;舌质红绛,在外感证则是热入营分、血分之象,在内伤证则五脏受损、阴液涸竭的危候。
舌质光剥无苔者,为肝肾阴源不足之征。
舌淡苔白,多属虚寒。
舌苔淡红有裂纹,为脾胃气阴俱损。
若舌燥起刺,中间花剥而起横纹,是食积化火之象。
舌苔黄厚满铺,一般多是热症。
舌苔黄腻满铺、胖而不燥,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之征。
舌尖绛,是心火内炎;两边绛,系属伏热;
舌见小红点,多因性情不愉快所致,为内有郁火之征。红点越多,郁烦尤甚。
质淡红,上见小红点,则兼有脾胃虚弱,肝胆气郁;若质深红而上有小红点,则是阴虚血热而兼抑郁不舒之候。
舌边色青紫,大多有宿伤积瘀或腹有癥瘕。
舌绛无津,虽以阴虚血热证居多。
舌绛而起亮光,似镜照面,此为镜面舌,多属危急病症。
舌绛赤,上有白糜苔(俗称饭花苔),为气液并伤、内败之象;
舌质淡红胖大而苔白滑者,多为气虚元阳不足之患,但也有属于痰湿者。
舌质嫩红,边起齿痕者,为脾弱血虚之候,多兼有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和潮热等证。
舌质色黯,多为瘀积之证。青黯为肝脏瘀积寒证;边呈紫黯,为瘀积热证;舌根边旁青黯,则为瘀积下焦之象,多为症疝气之类疾病。
高年舌质淡白干燥而有裂纹,气喘急而无热者,为气液并伤之弱证。
苔灰黑,而质淡红润泽不紫赤者,为虚寒之征;舌胖大是脾寒,舌圆短为肾寒;若见苔焦黑起刺而质深红干燥缺乏津液者,为热证:如证见渴饮独热,是阳明燥热;若消渴成冷,心中疼热,为厥阴病候。
脾胃气机失调者,常可出现染色苔。
大凡胃气盛者,其舌柔和,其病易治;若胃气绝,则舌板硬,其病难治。如中风入脏,舌难言,伤寒舌短,皆为危候。若外感湿热、暑热诸证,而见舌硬不语者,则多为肠胃实热当下之证。
中合堂祝福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明天精彩继续……中合堂所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大多整编自网络公开内容,经精简文字,以利于快捷阅读。所有内容仅为公益性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中合堂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写留言”与我们编辑交流。
中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