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Hong.Hua
其实是一味中草药
Good
FORpeople
红花
#其实我是用来治病的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主产于河南、新疆、四川。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本品气微香,味微苦。以色红黄、鲜艳、质柔软为佳。生用。
药性
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主要介绍
红花,(拉丁学名:CarthamustinctoriusL.),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干燥的管状花,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主产河南、湖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生理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约3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长椭圆形,先端尖,无柄,基部抱茎,边缘羽状齿裂,齿端有尖刺,两面无毛;上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状状花序。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片数层,外层绿色,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尖刺,内层卵状椭圆形,白色,膜质;全为管状花,初开时黄色,后转橙红色;瘦果椭圆形,长约5mm,无冠毛,或鳞片状。1年生草本,花期5~7月,果期7~9月,高30~90厘米,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质地坚硬,两面光滑无毛,边缘有刺齿,头状花序,全部为两性的管状花,花冠桔红色。
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饮片性状
1、红花: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红色或红黄色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2、炒红花:形如红花,色泽加深,略有焦斑。
3、红花炭:红褐色。
4、醋红花:焦红色,略具醋气。
夏
Redflower
天的那一抹红色
应用
#入药,入心肝
1.淤血阻滞之经闭,痛经,恶露不行
2.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胸胁刺痛
3.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4.热郁血瘀,斑疹色暗
让我治治您的病吧~
相关配伍
1、胎衣不下:方同上。伤寒产后,血晕欲死:用荷叶、红花、姜黄等分,炒研末。童子小便调服二钱。(庞安常《伤寒论》)
2、通经破血:旧屋阴处瓦花(活者)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下。(《摘玄方》)
3、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红花一两,为末,分作二服,酒二盏,煎一盏,连服。如口噤,斡开灌之,或入小便尤妙。(《子母秘录》)
相关论述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功能摘要
1、《本草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2、《开宝》: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
3、《本经逢原》: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妇人经水,活血,解痘毒,散赤肿。
Caution
花怎么用呢
红
用法用量
#的确孕妇慎用哦~
煎服
3—10g
孕妇慎用
有出血倾向不宜多用
但是并不会随随便便导致不孕流产哦~
中毒反应
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甚或胃肠出血,腹部绞痛,妇女月经过多。主要与红花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有关。中毒发生时,有的可出现神志萎靡不清、震颤,严重者可致惊厥,呼吸先兴奋后抑制,以至循环、呼吸衰竭;少数病人出现头晕、皮疹和一过性寻麻疹等。与红花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关。红花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误用,二是用量过大。因此临床上对孕妇应忌用,有溃疡病及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用量(煎服)不宜大,以3~9g为宜。
温馨提示
配图:谢晗琪
素材:百度
搜索词:中药科普
封面:红花
文案:谢晗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