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术大漆工艺再造传奇大陆再现q

善物阁·艺术平台大漆艺术倡导者

——漆艺术、非遗、绘画、设计、微展览——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妆佛过程,人们很难相信,眼前的这尊菩萨,就是曾经现实生活中的那位僧人。3月16日,正月刚过,九华山肉身佛塑金身师傅吴德玉和同伴陈师傅挑了农历二月初八这个吉日,为福厚长老肉身菩萨完成最后一道妆佛工序——贴金箔。   今年1月10日,泉州崇福寺、紫帽山普照寺举行福厚长老肉身开缸仪式。坐缸三年半,福厚长老肉身不腐,圆满修成金刚不坏之体,为近现代以来泉州又一尊肉身菩萨(民间亦称‘肉身佛’)。此后近三个月时间里,经消毒、刷漆、裹布、补灰塑形、上漆、贴金等六道工序,福厚长老金身正式塑成。

图为普照寺住持振宇法师为福厚长老金身穿上袈裟。从事肉身佛制作三十余年的吴德玉介绍,塑金身步骤并不难,即将已经出缸的僧侣法体经消毒清理后,涂漆,再缠绕上两层纱布,然后在纱布上涂上土漆(即生漆),在漆风干之后,用瓦灰进行简短填补、塑形,而后再刷两层生漆至塑成的肉身佛表面,最后在最外层的全身贴上金箔,如此,肉身佛就塑成金身。   吴德玉表示,妆佛工艺并非九华山所独有,只是不同地区各有差别,我们选用的生漆、瓦灰等材料,更原生态,制作工艺更接近古法。不仅如此,在材料的配比上,吴德玉完全根据所在地的气候、湿度、气温进行调配,以更好地隔绝空气、防虫、抗潮。

图为通体贴覆纱布,助肉身塑型。 1月11日,吴德玉和陈师傅开始为福厚长老法体进行酒精消毒。房间里,福厚长老法体供奉于一张四方木桌上,吴德玉和同伴戴着口罩、身着工作服,用棉布蘸着酒精,为法体消毒。四个桌脚旁地板上,铺着一小堆防虫粉末。   趁着消毒间隙,吴德玉提着一小袋生漆来到屋外草地上,和陈师傅开始用白布过滤生漆。据其介绍,在整个妆佛过程中,需要反复涂漆。第一次涂漆就在酒精消毒后,用过滤后的生漆涂于法体两遍,而后裹上两层纱布;第二次涂漆在补灰塑形之后,用加入朱砂的生漆涂于法体;第三次在贴金箔之前,用加有桐油的生漆涂于法体,趁着生漆未完全干化之时,贴上金箔纸。

图为描涂加有朱砂的生漆。生漆硬度强,抗潮能力强,还能防虫。吴德玉和同伴打开一块白布,倒入生漆于中间,两人分别抓着白布两边,用一根小木棍握住白布转动,生漆经白纱布过滤滴入桶中。吴师傅称,此手工过滤虽然缓慢,可过滤后的生漆细腻无杂质。   1月14日,经两遍涂漆之后,吴德玉和同伴开始为福厚长老法体裹上纱布,裹纱布是为固定其坐姿形态,同时也为补灰塑形做基础。只见师傅们一手摊开纱布缠绕长老法体,一手用板刷蘸抹生漆将纱布固定于法体。纱布需裹两层,而后待生漆完全干透,才能进入补灰塑形工序。

图为涂漆完毕,通体大红。福厚长老法体是我见过出缸‘肉身佛’中,最为圆满的。吴德玉表示,福厚长老的法体自然弓背盘坐,体态最好,出缸时没有一丝异味。在经两遍酒精消毒后,其法体更显完整自然,头发、胡须、指甲,甚至皮肤褶皱都清晰可见,这也为妆佛提供良好的基础。   吴德玉介绍,妆佛数道工序中,最难当属用瓦灰为法体进行填补塑形,补灰不能改变长老面貌,要尽可能接近原貌,才是最自然、真实的肉身菩萨。

展开下三张

来源:泉州网

今日分享:关于一尊唐代夹纻佛像的故事……

7世纪初唐代干漆夹苎高96.5cm宽68.6cm出自河北正定隆兴寺,为日本商人收购后转卖美国

这尊佛像有近年的历史,为7世纪初唐朝干漆夹纻工艺制作的坐佛。造像生动细腻,宛若真人,双目有神,表情祥和,呈跏趺坐姿,身披袈裟,袒右肩,衣纹褶皱自然写实,流畅生动,袒露的胸部肌肉平滑光洁,充满弹性。袈裟表面均残留敷彩痕迹,佛像裸露的肌肤处可见较为明显的贴金痕迹,袈裟表面残留鲜艳的红,蓝敷色。大都会的签注上标注佛像来自直隶省正定大佛寺。

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上个世纪初在北京建立山中商会支店,正式开展在北京收购中国古董的业务,为山中商会在欧美各国的分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品质的中国艺术品。年的一天,有一古董商带来了四尊佛像,熟知中日文化的山中定次郎看出这些旧的佛像绝非寻常之物,而是采用了干漆夹纻的古老工艺。山中定次郎认定眼前的这四尊干漆夹纻佛像来历非凡,因此他毫不犹豫的用高价全部买了下来。山中定次郎得到这些佛像后,留下了其中的一尊,而将另外3尊运往了美国纽约分店公开出售,引起美国各大博物馆







































白癜风药膏有哪几种
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