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持竹窗随笔念佛镜即心

昆明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40223/4342721.html

金莲禅寺

慈悲利生,不忘初心

善巧弘扬佛法,利益一切有缘众生

从今日开始,经典诵持和大家一起学习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演莲法师注译)。

——-10-8

念佛镜

▲7世纪初唐代干漆夹苎

高96.5cm宽68.6cm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道镜、善道二师作念佛镜,以念佛与种种法门对举,皆断之曰:“欲比念佛功德,百千万亿分不能及一。”可谓笃信明辨,大有功于净土矣。独其对禅宗一章,谓观心者,观无生者,亦比念佛功德百千万亿分不能及一,学人疑焉。予以为正四料简①所谓有禅无净土者是也。但执观心,不信有极乐净土;但执无生,不信有净土往生,则未达即心即土,不知生即无生,偏空之见,非圆顿之禅也。反不如理性虽未大明而念佛已成三昧者,何足怪乎?若夫观心而妙悟自心,观无生而得无生忍,此正与念佛人上品上生者同科,又谁轩轾②之有?   ①四料简:指宋永明延寿禅师所作的“禅净四料简”,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②轩轾:古代车子载物时,后面重而致前面高起叫轩,若前面受重压,后面高起叫轾。引申为凡物之高低、轻重,或判别其高低轻重。      唐朝道镜、善道二位法师合著《念佛镜》,以念佛法门与其它种种法门相比较,末后皆结语道:“欲比念佛功德,百千万亿分不能及一。”可称得是笃信明辨,大有功于净土。唯独对于禅宗一章,判定观心的人以及观无生的人,也比念佛功德百千万亿分不能及一,有学人对此表示怀疑。我认为二师所指是四料简中所谓“有禅无净土”的人,但执观心,不信有极乐净土;但执无生,不信有净土往生。这是未达即心即土,不知生即无生,属于偏空之见,不是圆顿之禅,反不如那些理性虽未大明而念佛已得三昧的人,这有什么值得奇怪呢?如果观心而能妙悟自心,观无生而能证得无生法忍,此正与念佛人上品上生者同科,又哪里有高下轻重的差别呢?◆经典诵持|《竹窗随笔》---随笔序◆经典诵持|《竹窗随笔》---僧堂(取数多证者希)

念佛吃素是世间第一功德事,

法音宣流,度生妙道;

五浊明灯,止恶安善;

净心阅读,敬惜慈护;

敬则获福,慢则致祸;

普愿见闻,欢喜信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8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