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仙课堂丨且看树皮有大药用

医院订阅哦!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

黄柏(huáng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黄檗,落叶乔木,高10-25m。树皮厚,外皮灰褐色,木栓发达,不规则网状纵沟裂,内皮鲜黄色。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罕为红棕色,有小皮孔。

黄皮树落叶乔木,高10-12m。树皮外观棕褐色,可见唇形皮孔,外层木栓较薄。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5,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卵形,长9-15cm,宽3-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不对称,近全缘,上面中脉上具有锈色短毛,下面密被锈色长柔毛,小叶厚纸质。

性味:

苦,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无毒。③《药性论》:平。④《珍珠囊》:苦辛。

归经:

入肾、膀胱经。①《汤液本草》:足大阳经引经药,足少阴经之剂。②《医学入门》:足少阴、手厥阴本药,足大阳引经药。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①《本草经集注》:恶干漆。②《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治痢疾:黄柏克,翻白草克,秦皮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千金翼方》)

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省,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搀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0毫升,煎至毫升。每次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3):,)

降阴火、补肾水:黄檗(炒褐色)、知毋(洒浸,炒)各四两,热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降心火,益肾水:黄檗三两,砂仁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棍子大。每服五个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奇效良方》封髓丹)

治时行赤目: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治口中及舌上生疮:捣黄檗含之。(《千金方》)

治小儿重舌: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治口疳臭烂: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末掺之,去涎,愈。(《小品方》)

治唇疮痛痒:黄檗末,以野蕾薇根捣汁调涂。(《圣济总录》)

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治痈疽肿毒: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末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泔水润湿。(《濒湖集简方》)

关键词:膳食

清热泻火

黄柏小米粥

祛湿解毒

黄柏酱猪肝

降火祛湿

黄柏红糖茶叶蛋

黄柏属于效用强的中药类目,使用前请遵从医嘱,膳食用只可少量微量。

(科普来源:中医药网图片部分取自网络)

赞赏

长按







































骨肽注射液说明书有没有介绍用药注意事项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tp/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