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找回你的生活情调与美学主张
创享Mix·生活改良者
ChuangxiangMix·LifeRenewer
—
日本为中国疫情捐献物资的同时
仿佛开了场“诗词大会”
其中一批由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支援湖北高校的物资外包装箱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在国内引发了热烈讨论。
无论争论结果如何,不争的事实是: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有着深刻的文化共情!而汉语言的美却成为“我们自己丢掉的宝贝”!
这不得不让我们回顾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的由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与大唐鉴真和尚
多年前日本奈良时期的贵族长屋王子崇敬佛法,曾作诗《绣袈裟衣缘》并摘其“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四句绣上袈裟,将这些袈裟赠送给中国僧人。
长屋此诗不仅体现出当时日本学习中国诗歌的高超水平,还与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位重要人物——鉴真大师有着密切关系。鉴真(公元年-年)是今天的江苏扬州人,俗姓淳于,他14岁在扬州大明寺出家,曾先后到洛阳、长安等地寺院拜访名师、钻研佛法,后成为南山律宗嫡传大师。
六次东渡,终获成功
天宝元年初冬的扬州大明寺,日本僧人前来拜访鉴真,他们请求鉴真同去日本弘法。
↑《东征传绘卷》中对鉴真与弟子进行了详细描绘(局部)
鉴真当即征求在场弟子的意见,向他们询问:“谁愿意同行?”大家都沉默不语。后来弟子祥彦才说:“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
祥彦的话并不夸张,当时从唐朝去日本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由于造船技术的局限和对季风规律掌握的差距,从扬州穿越东海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没有视死如归的冒险精神是不敢扬帆启航的。
而鉴真态度非常坚决,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他的决心感动了弟子,当即有祥彦、思托等二十一人表示愿意同行。
鉴真在日十余载
东行传法,是鉴真东渡的首要目的。针对日本佛教戒律松弛,自度、私度现象严重的问题,鉴真将佛教信徒受戒需要“三师七证”(即三位师父授戒、七位高僧见证)的严密戒律带到日本,实现了日本佛教制度的完善与体系升级。
在鉴真的带领下,日本佛教尤其是律学发展走上正轨,日本才有了正式的佛教律学传承,鉴真被誉为日本律宗初祖。
除了佛教律学,鉴真还将唐代的建筑、雕塑、医学、书法等各方面技艺广泛传播到日本。
↑唐招提寺
建筑方面,在当时的日本都城奈良,由鉴真主持,在日本皇室及僧俗两界的支持下,奈良城中矗立起一座宏伟庄严、充满浓郁唐风的建筑——唐招提寺。一千多年来,虽然经历了无数风雨和地震,唐招提寺的主要建筑——金堂、讲堂一直安然无恙,充分体现了中国唐代尤其是鉴真等人的高超建筑工艺,是研究唐代建筑的活的例证。
鉴真还精通医学,除了在东渡途中带来大量的药物外,他还向日本传授了先进的药物鉴定、配比、储存等相关知识。至今“汉方药”在日本认可度颇高。
↑“唐招提寺”敕额8世纪(日本奈良时代)唐招提寺藏
唐人写经推动了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鉴真身体力行,自己抄写的经书就达到万卷以上。鉴真东渡,除了带去自己抄写的经书之外,还有王羲之、王献之等名家手迹和其他法书,深刻影响了日本奈良时代的书法艺术,促进了日本书道的形成。
在饮食文化方面,鉴真将唐代丰富的饮食文化推介到日本,豆腐制作技术就是鉴真带去的。至今日本的豆腐制作工坊都奉鉴真为祖师。
公元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日本天平宝宇七年)五月初六,鉴真圆寂并安葬于唐招提寺后松林中。该消息传出,日本举国悲痛,为鉴真塑像并供奉于御影堂。
↑鉴真干漆夹造的坐像
这尊鉴真乾漆夹造的坐像,面西,双手拱合,结跏跌坐,团目含笑,两唇紧敛,表现鉴真圆寂时的模样。
↑脱活干漆造像的过程
图像提供:(公财)美术院?飞鸟园?唐招提寺
鉴真宝物首次回乡
距离大唐鉴真和尚登上日本国土,已有一千余年。上海博物馆的这一场展览虽因疫情中断,但值得线上回顾与品味:
↑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
ABLESSINGOVERTHESEA:CULTURALRELICSONJIANZHENANDMURALSBYHIGASHIYAMAKAFROMTOSHODAY
展览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珍藏的5组与鉴真生平活动有关的文物,以及日本当代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寺中供奉“鉴真和尚像”的御影堂绘制的68面隔扇画,勾勒出鉴真与日本文化交流的不解之缘。
↑金龟舍利塔12-13世纪(日本平安至镰仓时代)唐招提寺藏/瓶中存放着鉴真带去日本的舍利,是首度回到故乡展出。
↑《东征传绘卷》局部/绘于年(永仁六年,日本镰仓时代),作品用生动的绘画故事描绘了鉴真东渡时的各种艰辛苦难,以及鉴真到达日本
↑唐招提寺之御影堂左为上座房右为宸殿
鉴真在天皇赐予的宅地上创建戒律道场,命名为“唐律招提”,这就是唐招提寺,律学的最高道场。招提是僧侣共同居住的僧房、道场之意。现位于日本奈良市五条町,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兴建的盛唐建筑风格寺院,寺院中的御影堂是供奉着鉴真和尚的画像。
↑东山魁夷(-)是一位深受日本国民喜爱的风景画家,他曾在年接受唐招提寺邀请,为御影堂内的壁龛和拉门绘制图画
↑黄山晓云隔扇画年唐招提寺藏
↑涛声(部分)隔扇画年唐招提寺藏
↑瑞光隔扇画年唐招提寺藏
↑扬州熏风(部分)隔扇画年唐招提寺藏
隔扇画不是全部放在一个平面呈现,而是环绕在厅堂四周,因此东山魁夷在创作的时候进行了立体构思。
在展览的“情景交融”部分就集中展出了东山魁夷受邀为唐招提寺御影堂绘制的68面隔扇画。该画作耗时10年,是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地方公开展示。在这一部分中展览以御影堂建筑为本体,按照原来的格局设计展厅,基本复原了隔扇画的室内场景。
多年前,鉴真拔山涉海,走向通往日本唐招提寺的道路,从无到有;40多年前,东山魁夷在唐招提寺的召唤下,用长达十年的时间完成御影堂障壁画创作回忆鉴真。
现在,我们因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字,再次向鉴真致敬。
—
本文中图片来至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
[创享Mix]专注于生活情调和美学主张的新媒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