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干漆 >> 干漆形成 >> 红花

红花

出处:《新修本草》

别名:红蓝花刺红花

拉丁学名:Carthamustinctorius

来源: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科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桔梗目红蓝花亚目菊科管状花亚科菜蓟族红花属红花

处方用名:红花

分布区域:河南、湖南、四川、新疆、西藏

药性: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临床应用:

1.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恶露不行2.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胸胁刺痛,癥瘕痞块3.跌扑损伤,疮疡肿痛4.热郁血瘀,斑疹色暗

用法用量:煎服,3~10g。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多用。

临床配伍:

1、胎衣不下:方同上。伤寒产后,血晕欲死:用荷叶、红花、姜黄等分,炒研末。童子小便调服二钱。(庞安常《伤寒论》)2、通经破血:旧屋阴处瓦花(活者)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下。(《摘玄方》)3、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红花一两,为末,分作二服,酒二盏,煎一盏,连服。如口噤,斡开灌之,或入小便尤妙。(《子母秘录》)

方剂:

1、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医林改错》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

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

?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软骨炎、脑震荡后遗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本证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血瘀胸中,气机阻滞,则胸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血瘀上焦,郁遏清阳,清空失养,故头痛;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瘀滞日久,肝失条达之性,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本方取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之主要配伍,加下行之牛膝和上行之桔梗而成。

君药-桃仁、红花: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臣药-赤芍、川芎: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

臣药-牛膝:牛膝入血分,性善下行,能祛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使血不郁于胸中,瘀热不上扰。

佐药-生地黄、当归、赤芍:生地黄甘寒,清热凉血,滋阴养血;合当归养血,使祛瘀不伤正;合赤芍清热凉血,以清瘀热。三者养血益阴,清热活血为佐药。

佐药-桔梗、枳壳: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桔梗并能载药上行。

佐药-柴胡: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

使药-甘草: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证可愈。

2、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瘀阻经脉用桃红。

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临床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本证由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气虚血瘀,舌本失养,故语言謇涩;气虚失于固摄,则口角流涎、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而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征。本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非独用活血化瘀或益气补虚之所宜。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

君药-生黄芪:方中重用生黄芪,甘温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

臣药-当归尾: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为臣药。

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为佐药。

佐使药-地龙: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并引诸药力直达络中,为佐使药。

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可愈。

化学成分:主要含黄酮类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柰素,红花苷等;酚类成分:绿原酸,咖啡酸等;脂肪酸类成分:棕榈酸、月桂酸等;挥发性成分:马鞭烯酮,桂皮酸甲酯等。

药理作用:

1.主要药理作用

(1)血流动力学(增加冠脉流量、扩血管)

(2)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3)改善微循环

2.其他药理作用

(1)加强子宫收缩

(2)降血脂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花萼及花柄,筛去灰屑。

性状:

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橙黄色。花冠、花丝、柱头碎片多见,有长管状分泌细胞常位于导管旁,直径约至66μm,含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花冠裂片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短绒毛状。柱头和花柱上部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形单细胞毛,先端尖或稍钝。花粉粒类圆形、橢圆形或橄榄形,直径约至60μm,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齿状突起。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2~6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80%丙酮溶液5ml,密塞,振摇15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花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xc/5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