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5639.html
“云蒸霞蔚银带绕,漆树村里山货俏;鸢尾花开脱贫乡,四好村落歌声飘。”走进宁南县杉树乡漆树村,远途的旖旎风光,在蜿蜒的通村水泥路上显得更加秀丽;层峦叠嶂的原始森林和洁白的蜀风滇韵村落辉映成立体的山水画,在彝家山歌的清脆声里,又婉转出幸福的旋律。这优美的旋律,是漆树村精准扶贫后的音符,是漆树村千年的蜕变。
封闭山村迎曙光
漆树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村落,距宁南县城区约4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约14平方公里,海拔在—米,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户,人。全村森林覆盖率为96%,其中经济林木有华山松、马尾松、核桃、杉树、漆树、青花椒;草地及荒草地有亩,耕地面积亩,主种植玉米、洋芋、苦荞、蔬菜等,全村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种植,常年烤烟种植面积在亩左右,全村烤烟产量约8万担,烤烟产值约万元,人均烤烟现金收入达元左右。
年8月前,漆树村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全村无一条水泥硬化路,雨天路面泥泞,给群众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各项产业发展制约严重,外面的商品进不来,村里的特色产品卖不出去,处于半封闭式的状态。
年8月开始,县、乡、村各级负责人,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深入剖析制约漆树村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深度挖掘漆树村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资源;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互联网+”模式、绿色特色产业开发和培育、乡村旅游开发和构建农业产业链等方面探讨漆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开展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村落现代农业发展理论研究,为少数民族村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了理论基础,县、乡、村共同努力,首先争取了.5万元完成了4.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有效的缓解了交通运输上的制约;随后,村、乡通过向县交通部门、扶贫移民局争取了23万元资金,完成了3公里道路的改扩建,3公里道路的新建,基本上实现了聚居点的道路通畅;基层干部继续努力,争取了万元完成了水利灌溉设施的修缮工程,为漆树村各项产业发展解决了水源问题。最后,新建了移动信号基站一座,实现了宽带网络到村并将进一步扩大宽带网络入户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入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
B
漆树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最初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通向外面,虽然发展了烤烟产业,但也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多年的发展并没给村子带来明显的变化。
年8月,漆树村第一书记弋林刚到漆树村时,正值雨季,唯一的通村道路泥泞湿滑,部分地方山体垮塌,村里的烤烟运不出去,外面的物资进不来。一间间老旧的房屋散布在山间,土黄色的墙体,泛旧的屋檐青瓦诉说着漆树村发展的滞后。淳朴厚道、勤劳执着的村民一年到头的辛劳也只能满足全家的基本生活所需。站在高处望去,山峦叠翠、郁郁葱葱的原生态画面让弋林有了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
到村后,弋林挨户走访了全村,全面了解产业、住房、教育、医疗、人口结构、贷款、增收等情况,同时对村容村貌、道路、饮水、耕地进行了摸底统计。在入户调查之前,乡党委政府干部与弋林将宣传单带进农户,向农户进行系统的介绍,了解百姓的同时也让他们充分了解脱贫政策和意义情了解。摸底之后就行动。听说要修通村水泥路,每家每户都积极义务出工,平路面、除杂草、修树枝、搞后勤、监督施工质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4.5公里的通村致富路、连心路很快的修建好了,既增强了群众的信心和信任,又打好了发展基础。
有了好的开端后,县农牧局在漆树村开展了白菜、萝卜和秋荞示范户工程建设,通过发放种子、技术指导和肥料支援等方式进行帮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逐步扩大规模,在全村逐步推进。县林业部门通过发放核桃、青花椒、华山松幼苗支持漆树村林业发展,年全年发放核桃幼苗2万株,发放青花椒幼苗株,华山松幼苗株,并开展了种植和管理技术培训,确保幼苗成活率。为促进畜牧产业发展,各级各部门为漆树村争取了5万元资金发展生猪产业,同步向28户贫困户每户赠送仔猪2头。利用好20万元产业扶持周转金,开展无息贷款工作,贷款率达到%,促进农林牧产业扩大规模。
C
第一书记与“基层引路人”村组干部紧密配合,与村“两委”商讨发展集体经济。到村后,除了工作上的接触,弋林工作之余提着白酒到村组干部家里“蹭饭”,与贫困户拉家常、聊村情、讲发展,帮助“两委”积极谋划,建立健全了村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培养35岁以下、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积极分子5名,保证了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村民过去文化普遍较低,乡党委政府在漆树村成立了农民夜校教学点,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加强思想引导,提升商品意识,促进农民思维由传统的小农意思乡商业化意识转变,提升市场经济意识。从品种选择、饲养方式、管理方式和疾病预防四个方面着手,提升饲养技术水平开展养殖技术培训;从烤烟移栽和管理、核桃移栽和嫁接、青花椒和华山松管护方面开展现场技能培训。培训期间也从消费意识引导,打破传统消费观念的束缚,倡导正确积极向上的消费行为。建立资本积累观念,整合资金资源进行产业扩大化生产。科技扶贫开办的夜校,不仅传授了技能和知识,也架起了与村民深入沟通的桥梁。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各方的支持帮助下,漆树村完成了通村路、村活动室、卫生室、幼教点、民俗文化坝子的建设,安全住房提升和风貌打造全面完成,三改工程稳步推进,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取得“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光荣牌的村民在三个组有52家,占全村43.7﹪。
漆树村成了真正的“四好新村”。一系列的变化,写在村民们的脸上。记者走在村子里,除了干净恬静的院落,过去一组的贫困户蔡各各、二组的吴老各、三组的蔡足比都说“我们真的富了呢!”其他村民也竖起大拇指,用不标准的汉语说着一句“共产党好!”
来源:凉山城市新报
文/图记者王仆丁有为米赢白成程
宁南生活网,免费的信息发布平台。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