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南安守艺middot漆画

草木染将草木穿在身上 http://www.shiliupia.com/slpps/7005.html

走遍南安

守艺

漆画

林向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南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

我们观察木偶主要是观察线,它如何去调动肢体,近距离观察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

一有空,林向军就会来这里观察,在他的漆画中,提线木偶是画中主角,通过他的笔触,人们仿佛可以看到提线木偶栩栩如生的表演状态,这是漆画的魅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林向军:

这幅作品是我年创作的,叫黄金甲,它是我四将开台的一个延续,提线木偶跟漆画的结合,我是年开始接触漆画的,提线木偶是小时候的一种记忆,我想把我们家乡的提线木偶让大家都了解,又想跟漆有一个结合。

福建是中国现代漆画的发祥地之一,漆画在闽南地区并不少见,它既是实用装饰品,又是新生代艺术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制作漆画在绘画圈里算得上是一件工程颇大的事,它是一遍一遍通过不同的工艺手段来完成的,期间还要经历时间的等待,每一幅作品的表面之下,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基本材料作的画,再加以中国传统髹饰工艺参与外来技法绘制、传达现代观念的绘画,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漆画的产量不多。

制版是制作漆画的第一步,选用上好的胶层板,在板上附上一层纱布巾,以防画板变形,紧接着是刷漆,刮漆泥,直至反复打磨平整,待画板制作完成后,将事先画好的画稿拓于漆底板上。

附上纱布

刷漆

拓稿

漆几乎可以和所有材料混合,金、银、蛋壳、贝壳、石片、木片、岩彩甚至珠宝,不同的材料、工艺穿插对作品的影响非常大。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林向军:

这个是贴箔的一个工艺,贴箔在漆画里面属于一个重要的流程,一般我们所说的大漆里面的金丝银线就是靠贴箔这个工艺来的。这个箔贴下去以后,我们还可以再埋漆,它有高低的层次后再打磨,这样就能把金丝银线的感觉给体现出来。

深邃的黑推光、庄严的红锦色、古典的黄标色,这些由银朱、石黄等天然矿物材料调制的颜色是林向军最擅长的画色。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林向军:

我制作了好多遍,经过打磨,堆漆,然后再打磨,再堆,到今天已经是第五次的堆漆了,主要用红黑黄这几个颜色去搭配,线条让它自由一点,体现画的松动感,画面感强一些。

上漆的过程林向军通常会采用预埋堆漆的手法,上完漆后漆画进入到起皱阶段,由于这个过程的效果都是偶然形成的,连画家本人也无法预见最终效果,更无法再次重现,无形中让画家的每幅漆画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也是漆画的乐趣所在。

起皱效果呈现之后,画家根据画面要求,用透明漆在漆面罩染或局步根据色调进行渲染、描绘,有时需要反复几次,直到理想效果为止。在罩染工艺完成后需要进行打磨,此时画面形象会逐渐显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林向军:

打磨在漆画里面是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其实漆画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加减过程。打磨属于一个减的过程,堆漆,镶嵌,属于加的一些东西给它简化。当然,打磨也要注意要磨到什么程度,它有粗磨,细磨,从粗磨到细磨,一般都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

漆画的最后工序是抛光,蘸取植物油涂于漆面,再撒些推光细瓦灰均匀擦试漆面,最后把泥灰擦净,画面顷刻间光亮绚丽。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林向军:

一副漆画制作的周期是很长的,一般都要八九个月时间,有的甚至会更长,两三年至四五年,因为漆有一个特性就是要不断去堆去预埋,然后打磨,打完磨你还可以再堆再预埋,所以它可以不断的去调整。我做过最长的一幅作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成,已经三四年了,不够满意,要不断地去追求完美。

一幅画作,当有了创造者赋予的文化情意,就不再是单纯的画作,而是有深意的艺术语言,为人们娓娓道来其中的故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林向军:

这幅作品我是用提线木偶还有大漆结合在一起的,大漆有偶然性,这也是大漆的魅力,所以我选择用提线木偶跟大漆结合,也是想让传统的东西跟传统东西再碰撞。本身这个大漆它就有非常高的保存价值,在大漆的制作过程中,这个漆越久,它的颜色越发得出来,越久越能,不同时段它能体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也是大漆非常优秀的一方面。

从年拜师全国漆画金奖获得者汤志义开始,林向军从事漆画制作已经有10年了,对他来说,这十年间坚持创作的一系列以提线木偶为主题的漆画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林向军:

这十年接触漆画,它给我了太多的想法了,也给了我太多无意的收获。还有是想把家乡的东西跟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所以这也是我坚持的一个原因。漆画是一种新兴的画种,有很多人都在尝试研究这方面,这个市场在老一辈前辈的带领下,应该是蒸蒸日上的,会越来越好。

这些平时活跃在舞台上的木偶角色们,在时光的浸染下,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以另一种形式永久鲜活的留存于世,开启更加生机勃勃的未来。

传承

创新

走遍南安守艺系列

守艺·闽南木雕

守艺·挽面

守艺·妆糕人

守艺·锡雕

守艺·蓑衣

编辑:南安市融媒体中心

长岛

标星+置顶南安市广播电视台

一秒找到我们▼

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zz/6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