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丁酸氮芥说明书 http://m.39.net/pf/a_5231270.html红花的功效与作用红花的功效
红花,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全国各地广有栽培。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别名:红蓝、红花草、红花菜、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黄蓝,为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辛,温。归心、肝经。
入药部位:植物的的干燥花。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采集加工: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饮片性状:1、红花: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红色或红黄色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2、炒红花:形如红花,色泽加深,略有焦斑。
3、红花炭:红褐色。
4、醋红花:焦红色,略具醋气。
用量用法:3——10g,水煎服,或入剂。
红花的作用相关配伍:1、胎衣不下:方同上。伤寒产后,血晕欲死:用荷叶、红花、姜黄等分,炒研末。童子小便调服二钱。(庞安常《伤寒论》)
2、通经破血:旧屋阴处瓦花(活者)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下。(《摘玄方》)
3、产后血晕,心闷气绝:红花一两,为末,分作二服,酒二盏,煎一盏,连服。如口噤,斡开灌之,或入小便尤妙。(《子母秘录》)
相关论述:1、《本草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2、《开宝》: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
3、《本经逢原》: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妇人经水,活血,解痘毒,散赤肿。
禁忌:孕妇慎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