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唐风文化节洞窟雕塑文化艺术数字化

古老的洞穴壁画向现代人们展示了几千年前古人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些壁画在世界各地范围内都被人发现过,它们都共同描绘了旧时代的生活。虽然至今已有几千甚至上万年的跨度,但许多壁画依旧保存的非常细致。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天王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标。

唐风文化节,我们策划了一期传统文化传承的访谈,本期我们预约到的嘉宾是,来自洞窟文物修复及古佛像雕塑行业的顶级大师陈津生老师,陈老师几十年来探索出与古法一脉相承的干漆雕塑技艺和古法彩绘秘法,填补了佛教美术的空白,奠定了他在佛造像艺术领域的地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老师和他的洞窟雕塑。

陈津生老师,北魏佛造像雕塑家,陈老师成长于一个雕塑世家,从事文物修复及古佛像雕塑长达三十多年,先后成功恢复了北魏造像石窟、青州佛像窑藏、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诸多石窟经典造像雕塑,亦在国内外举办多次展览,作品也被国外顶级藏家及拍卖收藏机构珍藏。

年,陈老师创办苏州洞人艺术善业洞工作室,专业从事洞窟文物修复与文物复原雕塑艺术,东方洞窟雕塑设计、洞窟泥坯壁画和洞窟雕塑模块设计的工艺学术研究,陈老师将佛教比作佛像的精神,作为雕塑家,必须通过熟练的雕塑技艺,将自己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理解、态度,融入到作品之中。

佛教自两汉之际由印度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种艺术,美学雕塑,建筑文化,美学设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我们熟悉的词汇、美学的元素都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逐渐形成了独特多元的丝绸之路地标洞窟艺术。

苏州洞人艺术馆-苏州香支洞,香支亦相知。寓意“为遇见有佛缘的人,相知即是缘,即为香支洞。”香支洞吸收东方石窟的雕塑风格,完成了洞窟艺术由山洞文明向建筑文明的蜕变。香支洞的搭建共使用种,块雕塑模块,在设计上,香支洞尝试使用开放式的洞窟装饰模块混装搭配,其中的文物复原彩绘技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使得整体效果宁静、高古,置身其中仿佛有穿越时空的喜悦感。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伴随着新一代3D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XR技术的不断迭代,陈老师正在全新的元宇宙空间搭建“模块化数字洞窟”,该项目目前已与国际顶级的元宇宙团队达成多项技术合作。数字化洞窟,将通过元宇宙实现多场景展示及用户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

数字洞窟就是将传统洞窟雕塑文化艺术内容升级为3D可视化数字化内容的转换,不再受地理空间限制,通过搭建应用洞窟数字化场景,让使用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洞窟艺术之美。通过采集、编辑、形成一个数据库,将为影视动漫及文旅景观创作提供专业的搭建支持服务,使更多的艺术家、艺术创作者提供多种形式的创作素材,为洞窟艺术的传承发扬另辟蹊径。

下一步将在元宇宙空间实现灵境式体验的梵呗音乐厅,满足各种各样的复原的古音乐导入到洞窟音乐厅可视化体验,随着明年苹果公司新一代XR设备上市的加持。数字化洞窟实现古今文化元素的交融与碰撞。元宇宙洞窟空间将会带给大家穿越古今的灵境体验,打开由二维创作到三维创作的新时代,将更加细腻,更加立体的展示,同时会把传统文化艺术体验带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实现个体创作梦里的洞窟,对整个传统雕塑艺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探索新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c/11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