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探秘干漆的多样性与应用

谈及“漆”,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装修时使用的涂料。然而,“漆”的用途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被制成中药。干漆,便是由漆树科植物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的树脂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干燥品。这种中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且被列为上品。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中药“干漆”的魅力与多样性。干漆,这一中药材,究竟是何方神圣?它有着怎样的外貌与特性?原来,干漆,别名山漆、漆渣、黑漆,呈现出不规则的块状形态,颜色为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触感粗糙,并伴有蜂窝状细小孔洞或颗粒状特征。其质地坚硬,难以折断,断面也显得并不平坦。而它最为独特的是那股特殊的气味,辛辣且带有温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中医的经络理论中,干漆主要归肝、脾经,被广泛应用于破瘀通经、消积杀虫的领域。它常被用于治疗因瘀血导致的经闭、癥瘕积聚以及虫积引发的腹痛。然而,孕妇及对漆过敏者需谨慎使用。

为什么孕妇及对漆过敏者禁用干漆?

漆树汁液(树脂)中含有的漆酚,是由邻苯二酚衍生的带有不饱和支链的混合物。当皮肤接触到漆树汁液时,漆酚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甚至溃烂。因此,孕妇及对漆过敏者应避免使用干漆。

干漆是如何收集的?

干漆主要通过划割漆树来收集。当漆树受到划割时,其汁液会流出,收集这些盛漆器具底部的漆渣,并进行干燥处理,即可得到干漆。因此,干漆也常被称为“漆渣”。

干漆为什么呈现黑色或棕褐色?

当漆树受到划割或在深秋季节,其汁液会泄漏到漆树皮的表面。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这些汁液中的漆酚会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变成黑色或棕褐色。

临床验方五则:

验方一:用于治疗妇人脐下结物、月经不通等症。将干漆与生地黄一同煎煮,直至干漆变得可制成丸状,每次食后服用适量,一日三次。验方二:针对产后恶露不下、腹内痛的症状。将干漆捣碎并炒至烟出,再与没药一同研成细末。每次服用前用热酒调下一钱,空腹服用。验方三:用于治疗九种心痛及腹胁积聚滞气。将干漆炒烟出后捣成细末,加入醋和面糊制成丸状,每次服用五至七丸,用热酒或醋汤送服,不拘时候。验方四:治疗小儿蛔虫咬心痛。将干漆捣碎并炒至烟出,然后研成细末。每次服用时,用新汲水一合、生油一橡斗子调下一字,空腹服用,最多服用三剂即可见效。验方五:用于治疗喉痹欲绝、不可针药者。将干漆烧烟,用简吸之即可缓解症状。

知识延伸:干漆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干漆具备解痉功效。其醇提取物能有效拮抗离体平滑肌中的组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这一作用与抗组胺药、麦角酸二乙胺及阿托品相似,但作用强度相对较弱。此外,小剂量的干漆能增强蛙和兔的心脏收缩,加快搏动,使舒张更充分,从而增加搏动量。同时,它还能使动物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瞳孔散大。然而,大剂量使用时,干漆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会导致血压下降、瞳孔缩小,并可能麻痹中枢神经系统。

信息来源: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干漆”“漆酚”百度百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02.《魅力中药

干漆》齐鲁医药学院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c/12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