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音频已在喜马拉雅发布,可搜索“掌上扁圣”账号收听
01、白豆蔻白豆蔻治冷泻,疗痈止痛于乳香;白豆蔻是一味芳香化湿药,和我们前面讲的砂仁、良姜有近似功效。芳香化湿药的特点是能升降气机,宣通瘀滞,就像一股风把雾霾吹散,让自然界清爽通透。白豆蔻在浓郁的香气之外,咀嚼久了,还会有一股冷冽之气,隐隐沁人心脾。所以它还能下气降浊。人的脾胃在遭受湿寒邪气时,往往会蠕动不力,导致食物不能很好地腐熟,通过泄痢排出体外。而白豆蔻的芳香之气,则能够宣畅中焦气机,促进胃肠蠕动,五谷为养的生化大轮运转起来,谷物精华被化成津液输布全身,泄痢自然就不复存在了。但白豆蔻的功力,全在其芳香之气。芳香易挥发,所以入药需要后下,以减少其药性挥发。02、乳香乳香本名熏陆,是一种长在热带的乔木的树脂,因其滴下来的状态成乳头状,所以又称为乳香。大家看树脂像不像从树体内流出来的汗?中医讲汗为心之液,所以乳香入药通的是心经。既然叫熏陆,那么它的气味一定是比较浓窜,有开创之力,能够行气透窍。当心经出现了壅滞不通,就会有心绞痛等疼痛发生,同时诸痛疮疡皆归于心,浊阴之气从肌肤表面外散,就会呈现疮疡肿毒的状态。这时候我们把乳香用下去,就像是给心经送去一支攻坚克难的军队,打通一路上的各种阻滞,让疼痛和疮痈消除。乳香和没药是一对好搭档,后面讲没药时我们再来细分。03、红豆蔻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这句歌诀中也是两味药:红豆蔻、干漆。中药有很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追根溯源却是一家人。像瓜蒌子和天花粉,天雄、乌头和附子。红豆蔻是我们前面讲的良姜的种子。古人认为物盛多曰蔻,豆蔻的果实里面有很多种子,外形又像豆,所以名为豆蔻。红豆蔻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提起一句诗,想必人人就都知道了:“豆蔻梢头二月初”,还有一个形容少女的词语“豆蔻年华”,这里的豆蔻,说的就是红豆蔻。中药里面一共有四种豆蔻:红豆蔻、白豆蔻、肉豆蔻、草豆蔻。这四姐妹的性格各有不同:草豆蔻辛温香燥,长于燥湿散寒,它脾气霸道,地盘意识很强,就像一位落草为寇的好汉;白豆蔻芳香气清,偏于行上焦湿热气滞,又自带一股冷冽的清降之气,它像一个优雅冷静的女强人,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所以用途最广泛;肉豆蔻辛苦,温中涩肠,是一个吃货,常被用作调料;红豆蔻辛热,长于温胃散寒,不能行气,好像一个宅女,喜欢看家,不喜欢出门。人的胃液酸汁主要用来帮助消化食物,在胃部虚寒,阳火不足的时候,酸性的胃部内容物就会上犯反流,同时为了加强食物的消化,胃还会分泌更多的酸汁。这时候的化解之道,是添一把火来提升胃肠温度,让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消解,酸水也会随之消纳下去了。喜欢宅居干活的红豆蔻,就是温胃止吐酸的一个很好的选择。04、干漆干漆是漆树的树脂经过加工以后的干燥品,大家看这一团黑乎乎的结块状,像不像血液干燥凝聚了很久的状态?用中医的取象比类思维来分析,它入药定然是对应血象,能够帮助人体消除年深坚结的血瘀。所以古籍记载,干漆治疗陈年瘀血积聚引起的疼痛,效力如神。这就好比挖隧道时开山的炸药,一般的积滞瘀血不可轻用。又由于干漆有毒性,能以毒攻毒而治虫。古方中还有用单味干漆治疗小儿蛔虫心痛的记载。干漆现在临床用的已经很少了,我们通过它复习中医消逐瘀血的治疗思路即可。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药性白话解就讲到这里。课程语音已发送至喜马拉雅平台,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巩固,早日领悟中医思维的奥妙。下一期我们继续学习鹿茸、虎骨、檀香、鹿角这四味中药
扁圣书院《药性赋》精品学习班具体内容如下:
1、中医经典背诵班之《药性赋》;
《药性赋》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该书将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2、学习方式:
①由老师结合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分解背诵任务,定时发送当天需要背诵的章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背诵作业(语音);
②每周根据学习内容设置线上答题等互动活动;
③用中医思维细解常用药;
④定期组织线下交流、采药、识药等相关活动。
3、学习费用:99元/期(此项费用为学习保证金,学员按时完成背诵任务并通过考核即可如数归还);
4、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