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外科及肿瘤科类
药物通用名大黄蛰虫丸
[成份]熟地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功能与主治]活血破淤,通经消痞。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1~2包,重症2~3包,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偶有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消失;初服时可有轻泻,一周后能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用。
[制剂规格]丸剂:3g×20包/盒。
药物通用名复方天仙胶囊
[成份]天花粉、威灵仙、白花蛇舌草、人工牛黄、龙葵、胆南星、乳香(制)、没药、人参、黄芪、珍珠(制)、猪苓、蛇蜕、冰片、麝香等30味。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止痛,补气养血。用于食道癌、胃癌、肠癌、肺癌、肝癌、膀胱癌、乳腺癌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6粒,每日3次,初次服药,可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一个月为一疗程,停药3~7天再继续服用。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可出现轻度灼心、恶心感、呕吐、食欲减退等,偶有皮疹、面部浮肿、头昏、心悸等。孕妇禁用;应避免与强心苷同时就用;用药期间忌食凉、硬、腥、辣食物。
[制剂规格]胶囊剂:0.25g×60粒/盒。
药物通用名小金丹
[成份]麝香、木鳖子(去壳去油)、草乌(制)、枫香脂、乳香(制)、没药(制)、五灵脂(醋炒)、当归(酒炒)、地龙、香墨。
[功能与主治]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阴疽初起,皮色不变,肿硬作痛,多发作脓肿,甲状腺瘤,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慢性囊性乳腺病。
[用法及用量]口服:一次一瓶,一日2~3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偶有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孕妇忌服,过敏体质者慎用;不可与参剂同服。
[制剂规格]丸剂:0.6g×4瓶/盒或0.9g×6瓶/盒。
药物通用名乳核散结片
[成份]柴胡、当归、黄芪、郁金、光慈姑、漏芦、昆布、海藻、淫羊藿、鹿衔草。
[功能与主治]舒肝解郁、软坚散结、理气活血。主治乳痈症,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和国性乳房发育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30—45天为一疗程)。
[制剂规格]片剂:72片/瓶。
药物通用名乳康片
[成份]黄芪、丹参、乳香、没药、浙贝、鸡内金等10多种。
[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活血破瘀、软坚散结,消积化瘀、补气健脾。用于乳腺增生病。症见:乳房肿块、疼痛、伴眩晕、胸痛、心烦易怒、甚至失眠、健忘、纳差、月经紊乱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3片,每日2次,饭后服。2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5—7天继续第二个疗程,亦可连续服药。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偶有轻度恶心、腹泻、月经期提前、量多及轻微药疹,一般停药后自愈。孕妇慎用,孕期前三个月禁用。
[制剂规格]片剂:0.3g×24片/瓶.
药物通用名乳增宁片
[成份]艾草、淫羊藿、柴胡、川楝子等。
[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调理冲任。用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引起的乳痛症及乳腺增生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5—7日,可继续服用下一疗程。
[注意事项]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妇慎用。
[制剂规格]片剂:0.6×24片或60片/盒。
药物通用名消乳块1号胶囊
[功能与主治]用于乳痈症、乳腺小叶增生。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饭后服。
[制剂规格]胶囊剂:0.4g×50料/瓶。
药物能用名平消片
药物异名利邦平消征
[成份]枳壳、仙鹤草、五灵脂、郁金、火硝、马钱子等。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对肿瘤具有一定的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抑制瘤体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8片,每日3次,可与手术治疗或放疗、化疗同时进行。
[注意事项]使用期间,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注意安定情绪。
[制剂规格]片剂0.23g×80片或片/瓶。
药物通用名乳癖消片
[成份]鹿角、昆布、海藻、三七、鸡血藤、蒲公英、玄参、天花粉、夏枯草、红花、连翘、木香等15味。
[功能与主治]软坚散结,活血消痈,清热解毒。用于乳癖结块,乳痈初起;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炎前期。
[用法与用量]孕妇慎服。
[制剂规格]片剂0.67g×36片/盒。
药物通用名乳癖消贴膏
[成份]鹿角、昆布、海藻、三七、鸡血藤、蒲公英、玄参、牡丹皮、夏枯草、红花、连翘、木香等。
[功能与主治]软坚散结,活血消痈,清热解毒。用于乳癖结块,乳痈初起;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炎前期。
[用法与用量]外用:洗净患处,贴敷,每次1贴,每日1次。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个别用后有皮肤过敏,应停药。孕妇禁用。
[制剂规格]贴膏:1片/袋×5袋/盒。
药物通用名复方红豆杉胶囊
药物异名紫杉胶囊
[成份]红豆杉、红参、甘草。
[功能与主治]祛邪扶正,通络散结。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食管癌,直肠癌,肝脏肿瘤,头颈部肿瘤,白血病等中晚期肿瘤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三次,21天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轻度白细胞下降;偶见肌肉酸痛,加服维生素B6可消除神经肌肉症状。白细胞低于个/ul时不宜服用。
[制剂规格]胶囊剂:0.3g×12粒/盒。
药物通用名槐耳颗粒剂
药物异名金克颗粒剂
[成份]槐卫菌质。
[功能与主治]扶正活血。用于不宜手术和化疗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治疗,有改善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等症状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偶见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
[制剂规格]颗粒剂20g×6袋/盒。
药物通用名安康欣胶囊
药物异名安康胶囊
[成份]黄芪、人参、丹参、灵芝、山豆根、箬叶、补骨脂、鸡血藤、半枝莲、淫羊藿等20多味。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扶正固本。主治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直肠癌、鼻咽癌、乳腺癌、子宫颈癌、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颅内肿瘤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制剂规格]胶囊剂:0.5g×45粒/瓶。
药物通用名柘木糖浆
[成份]主要为柘木。
[功能与主治]为抗肿瘤辅助药。用于食管癌、胃癌、贲门癌、肠癌的辅助治疗。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5ml,一日3次。
[制剂规格]糖浆剂:ml/瓶。
药物通用名复方斑蝥胶囊
[成份]斑蝥、刺五加、半枝连、黄芪、女贞子、山茱萸、人参、三棱、莪术、熊胆粉、甘草。
[功能与主治]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马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制剂规格]胶囊剂:0.25g×20粒/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