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从漆树到漆器的古老传承与现代应用

生漆,被誉为“土漆”或“国漆”,亦或“大漆”,它源自漆树的采割,是一种纯天然的液体涂料。采割生漆生漆,这一被誉为“土漆”或“国漆”的天然液体涂料,其来源离不开漆树的采割。这一过程,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技艺与自然之韵。

漆树

生漆,这一源自漆树的宝贵物质,其关键成分包括漆酚、水分、树胶质、含氮物质以及少量其他有机物质。其中,漆酚的占比高达75%左右,其含量越高,生漆的质量则相对更优。生漆可主要分为两大类:大木漆与小木漆。大木漆,多为原始野生,源自粗大的树干,其漆质浓稠、干燥性好、黑度大、附着力强且硬度高,因而耐用性极佳,常作为传统出口漆使用。而小木漆,则多为人工培植栽种,树龄较短,开割期也较早(约5年),其漆质轻淡、透明度与光泽度俱佳。但遗憾的是,其干燥性、附着力和硬度均不及大木漆,且在相同面积的髹涂中,用漆量相对较多。割下的生漆经过简单过滤后即可投入使用。在中国,生漆的应用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代,河姆渡出土的朱漆木碗便是明证,其历史已逾年。远古时期,已有文献记载生漆或漆树。《尚书·禹贡》中提及兖州的贡品中便包括漆丝,而《山海经·北山经》则描述了虢山和英靼之山等地丰富的漆木资源。如今,生漆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手工艺品(漆器、漆画等)、家具制作、古建筑寺庙的修复、佛像打造,以及军工设备、冶金化工、纺织机械等行业的涂装。

生漆工艺品(漆王手工精制)

生漆,这一远古时代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性质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它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同时具备良好的隔水性和绝缘性,光泽度极佳。此外,干漆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其药用价值赞誉有加。然而,生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使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且其漆膜脆性较大,柔韧性欠佳,耐撞击和耐碱性较差。另外,生漆的耐候性也需加强,长时间阳光照射下容易失光和龟裂,进而导致老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cs/12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