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干漆 >> 干漆功效 >> 访唐招提寺

访唐招提寺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m.suqitech.com/news/show-209062.html

去年初,疫情开始在中国湖北蔓延,国内收到了大量来自海外的捐赠。其中有来自日本汉语考试HSK事务局支援湖北高校的物资箱,上面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实际上,这八个字的背后,隐藏着一段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往事。

(一)鉴真大和尚的东渡

话说中国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日本为了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先后派出了二十余批次遣唐(隋)使。一些日本僧人也跟随遣唐使的大船,来到中国,其中便有荣睿、普照等学问僧。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二人来唐,始知日本国内无传戒人。二人在唐留学十载欲归国前,于唐天宝元年冬十月(日本天平十四年,公元年)至扬州大明寺,适值鉴真大和尚在此讲律。

鉴真大和尚,扬州江阳县人,生于武则天时代的垂拱四年(公元年),俗姓淳于。年十四,随父入大云寺,见佛像而感动,遂发愿出家。年十八,受菩萨戒。又三年,于西京(长安)实际寺受具足戒。观光两京(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究学三藏。后归于江淮,教授戒律,兴建佛事。

荣睿、普照向鉴真大和尚顶礼,恳求曰:

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日本国昔有圣德太子,曰:“二百年后,圣教兴于日本”。今钟此运,愿大和尚东流兴化。

鉴真大和尚答曰:

昔闻南岳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兴隆佛法,济度众生。又闻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弃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思量,诚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也。今我同法众中,谁有应此远请,向日本国传法者乎?

众弟子皆知东渡海上之凶险,一时众皆默然。良久,弟子祥彦对曰:“彼国太远,生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克。是故众僧缄默无对而已。”

鉴真大和尚决然曰:

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祥彦曰:“大和尚若去,彦亦随去。”随后又有道兴、道航、思托等二十一名弟子,愿同心随大和尚前去日本。

然而,如三藏取经需经八十一难,鉴真东渡传法亦经历了多次磨难。从天宝二年至天宝九年,鉴真大和尚带领的弘法团五次东渡未果,曾先后到达宁波、温州、常州、海南、广东、广西、江西等地,水陆往返两万里。途中,日本学问僧荣睿在端州病逝,弟子祥彦在吉州圆寂,鉴真大和尚悲恸万分,其本人亦因暑热,乃至双目失明。然鉴真东渡传法之心依然坚定,在普照前往阿育王寺之前,大和尚执普照之手,曰:

为传戒律,发愿过海,遂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

天宝十二年(公元年)十月十五,日本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备真备等人再次前来邀请鉴真大和尚东渡。时鉴真大和尚虽已六十六岁,东渡弘法本愿不退,遂慨然应允,决定再次东渡。是年十月二十九日,大和尚第六次东渡,同行弟子有思托等二十四人,不久学问僧普照也从余姚前来会合。同年十二月,鉴真大和尚一行终于抵达日本。

次年正月,即日本天平胜宝六年(公元年),鉴真大和尚一行到达日本京城奈良(平城京)。孝谦天皇(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之女)赐鉴真大和尚以传灯大法师位,又命敕使吉备真备宣诏曰:

大德和尚,远涉沧波投此国,诚副朕意,喜慰无喻!朕造此东大寺,经十余年,欲立戒坛,传授戒律,自有此心,日夜不忘。今诸大德,远来传戒,冥契朕心。自今以后,授戒传律,一任大和尚。

自此,鉴真大和尚开始在奈良东大寺设坛传律受戒。此时距天宝二年鉴真大和尚初次东渡已经过去十二年了,鉴真历经六次东渡诸多磨难,终到达日本国弘法,得以完成本愿。

《东征传绘卷》(局部,图片来自网络)

(二)唐招提寺的创建

天平宝字二年(公元年),鉴真大和尚解除僧纲职务,离开东大寺。其后,大和尚接受了御敕园地——新田部亲王之旧宅。普照、思托请大和尚以此地兴建伽蓝(即佛教建筑群),以持戒之力,保护国家。大和尚言:“大好。”

天平宝字三年八月,寺院开始兴建,取名为唐律招提。孝谦天皇御敕匾额,亲书“唐招提寺”四字,悬挂于寺院山门之上。此后,鉴真大和尚便一直在唐招提寺传律授戒。一时间,前来习律的四方学徒云集与此。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

大和尚既承遗风度人逾于四万。……从此以来。日本律仪渐渐严整。师资相传。遍于寰宇。……亦如一灯燃百千灯。

如此灯火相传,实乃功德无量。

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公元年),鉴真大和尚结跏趺坐,向西圆寂于寺内讲堂,时年七十六岁。其弟子模大和尚之真影,以干漆技法制作了一尊鉴真大和尚坐像,千百年来,一直供奉于唐招提寺御影堂内。

鉴真大和尚坐像(图片来自网络)

岁月如白驹过隙。一晃,距离鉴真大和尚东渡,已经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本应沧海桑田,而唐招提寺的核心建筑却神奇般地完好保存了下来。历史上虽经多次整修,却实实在在地保留了天平时代的原貌。年,唐招提寺和奈良的其他五座寺院及神社(东大寺、兴福寺、药师寺、元兴寺、春日大社)以及平城宫遗址和春日山原生林一并作为“古代奈良的历史遗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鉴真大和尚在东渡之前,便已经有了丰富的建寺经验,由他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也必然包含着中国唐代的建筑风格和底蕴。因此,如果想要寻访中国唐代的历史,那么远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无疑是不容错过的。

(三)探访唐招提寺

年9月初,在日访学即将结束之前,我从京都出发,乘电铁前往奈良,专程探访唐招提寺和法隆寺两座建于唐代的寺院。是日艳阳天。从近铁筒井站下车,步行到法隆寺(关于法隆寺的寻访笔记另行撰文),再一路步行经药师寺至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唐招提寺。

沿着参道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山门。

唐招提寺山门(拍摄时间:年9月1日下午)

御敕“唐招提寺”匾额(拍摄时间同上)

山门之上,悬挂了一块古老的木刻匾额。这便是当年孝谦天皇御敕的匾额,上面是女皇亲笔手书的“唐招提寺”四字。笔锋刚劲有力,颇有晋人羲之父子之遗风。

进入山门,眼前是唐招提寺内最重要的伽蓝——金堂。

金堂:正面(拍摄时间同上)

这座金堂真美。它坐北朝南,正对着寺院的南大门,巨大的屋顶和缓慢的坡度给人庄严和美感。这是一栋正面七间、侧面四间,单檐庑殿顶式木造建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殿屋脊两端的一对鸱(音同痴)尾。寺院大栋两端的鸱尾又称为甍(音同蒙),又因为金堂建于天平时代,所以人们称之为“天平之甍”。

金堂:天平之甍(拍摄时间同上)

其实,我所看到的这对鸱尾是平成年代的复制品了。真正的天平之甍,现作为国宝,保存于寺院的宝藏馆内。不过,“天平之甍”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天平年代鉴真大和尚不畏艰险东渡传法的伟大事迹。

金堂:东侧面

金堂内供奉的本尊是卢舍那佛,莲华藏世界的最高位佛。

卢舍那佛坐像(图片来自网络)

这尊卢舍那佛坐像,像高3米余,台座高2米余,是一座以铁心干漆技法制造的巨大佛像。背光高5.15米,其上为一千尊化佛,正所谓“千百亿化身释迦摩尼佛”。真是令人震撼、感动。

卢舍那佛坐像的左手边为药师如来立像,右手边为千手观音立像。

药师如来立像(图片来自网络)

药师如来是西方琉璃世界的佛。这座立像以木心干漆法制造,高3.36米。

千手观音立像(图片来自网络)

这座千手观音立像同样以木心干漆技法制造,高5.36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千手观音像,共有42只大臂,只小臂,被誉为“手的交响乐”。

这三尊高度均超过3米的巨大佛像,从左到右,依次为千手观音、卢舍那佛、药师如来,从天平时代一直完好保存至今,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它们展现了古代中国和日本高超的造像艺术(干漆技法源于中国),不仅是日本的国宝,也是这个世界的无价之宝。

金堂的正后方是讲堂,一栋正面九间、侧面四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当年是鉴真大和尚与弟子读经、讲经之地。

讲堂(拍摄时间:年9月1日下午)

这座讲堂原为平城宫朝集殿,天平宝字四年移至唐招提寺,改建为讲堂。由于平城宫早已湮灭,这座讲堂实际上是平城宫保留下来的唯一建筑。讲堂内供奉的本尊为弥勒如来,是中央婆娑世界的未来佛。

弥勒如来坐像(图片来自网络)

这座弥勒如来坐像建造于镰仓时代(公元年—年),高2.84米。

瞻仰、参拜金堂和讲堂诸佛之后,继续参观唐招提寺内的建筑及其空间布局。从寺院的整体布局来看,整个寺院以金堂、讲堂为中轴。

金堂和讲堂(拍摄时间:年9月1日下午)

在金堂和讲堂之间,西侧为钟楼,东侧为鼓楼。

钟楼(拍摄时间同上)

鼓楼(拍摄时间同上)

鼓楼建于镰仓时代,是一栋上下两层的楼阁式建筑,亦称舍利殿,里边供奉鉴真大和尚从中国带来的三千佛舍利(收藏于国宝金龟舍利塔中),极为珍贵。

鼓楼的东侧是礼堂和东室。

鼓楼与礼堂(拍摄时间同上)

东室、礼堂与鼓楼(拍摄时间同上)

礼堂和东室建于镰仓时代,是一座连成一体的建筑,南北长达19间,南边的8间为礼堂,北边的10间为东室,中间的一间为通道(马道)。

礼堂的东侧是宝藏和经藏。

宝藏和经藏(拍摄时间同上)

图片中的两座校仓式建筑,从左至右,依次是宝藏和经藏。其中,经藏是唐招提寺建寺之前,已故新田部亲王旧宅的遗存建筑,原作米仓用。据说,经藏内收藏着当年鉴真大和尚从中国带到日本的经书。

礼堂、东室之北为开山堂,供奉着寺院于年制作的鉴真大和尚坐像,这尊坐像的制作采取了天平时代相同的技法,作为天平时代鉴真坐像的替代品,以供大众瞻仰。

开山堂(拍摄时间同上)

开山堂以北是御影堂,这里供奉着天平时代的鉴真大和尚坐像真品。由于太过于珍贵,一年里只有在大和尚忌日时,才开放三天,接受世人瞻仰。

御影堂(拍摄时间同上)

御影堂以东,是鉴真大和尚的墓园与御庙。

墓园内的青苔(拍摄时间同上)

鉴真大和尚御庙(拍摄时间同上)

从开山御庙往西行,依次经过宝藏、经藏、礼堂、鼓楼、金堂、钟楼,再经过一段小径,便到达了位于寺院最西面的戒坛。

戒坛(拍摄时间同上)

这座戒坛当年曾是鉴真大和尚登坛授戒之地,在岁月的变迁中,几经毁损与重建。今天依然庄严肃穆。

唐招提寺的巡礼就快要结束了。在离开之前,我去朱印所写了一个朱印。所谓写朱印,是参拜者向寺院奉纳一定的金额(一般是日元),僧人会在参拜者的朱印本上郑重写上寺院供奉的本尊以及参拜时间和寺院名,再郑重盖上朱印,以此完成一项重要的仪式。

唐招提寺朱印(拍摄时间:年8月12日)

这张朱印的中间写着四个大字:卢舍那佛(金堂本尊);右边写着:奉拜平成二十九年(即年)九月一日;左边是落款:唐招提寺;朱印中间还盖着唐招提寺的印章。

对我来说,这枚朱印是非常珍贵的收藏。

(四)结语

走出唐招提寺,眼前是一片美丽而明亮的奈良农村的景色。

奈良农村景色(拍摄时间:年9月1日下午五点)

真美啊!我不禁想到。唐招提寺能够建立在这样一片美丽的土地上,历经千年风雨而屹立不倒,这是唐招提寺的幸运。而这样一片土地,千百年来,能够有唐招提寺这样的千年古寺守护着,这何尝又不是这片土地的幸运呢?

年8月12日—8月17日

谨记于杭州杨园冷泉室

年9月1日发布

参考文献

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

唐招提寺,《天平の甍唐招提寺》

林文月,《鉴真与唐招提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gx/10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