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温州的一个乡村,邻居张师傅是祖传四代的民间雕塑艺人。我从小就喜欢栩栩如生、造型各异的佛菩萨塑像,喜欢观摩其雕塑过程。缘于热爱,十六岁时即正式拜师学艺。
当时师傅正接下庐山东林寺全堂佛像塑造任务,耗时六年多完工后,又到全国各大寺院----四祖寺、五祖寺、佑民寺、西林寺、萍乡宝积寺等寺庙雕刻佛像,经师父精心传授,自己精勤学习,技艺日益精湛,二00二年又得以专程赴国务院首次拨款承建的佛陀诞生地----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的全堂佛像雕刻工作。
世事无大小,虔敬最真诚。我没有一定要做多么宏大的事业,而只想弘扬阿弥陀佛佛教文化,以承传、发展传统雕塑为目标,在这条道路上继续专研,从而创造出更新、更真、更独特、更规范的佛像艺术风格。
我所从事的脱胎造像工艺,古称夹苎造像或干漆造像、脱胎漆器造像等,是随佛教的发展而兴起的我国特有的造像方法,是我国古代漆器制作工艺的发展。其始于汉魏,成熟于晋代,盛行于唐时。脱胎漆器造像的主要材料是“生漆”,即天然大漆。脱胎漆器与铜器、瓷器同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的“三宝”。
天然大漆是世界公认的“涂料之王”。大漆深沉、含蓄、浑厚、优雅,因此也难得。一棵漆树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生漆,颗漆树采集一公斤生漆,并有着严格的割漆制度和方法,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漆树死亡,故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漆农通常半夜进山,几秒钟就要换一次蚌壳,因此现在市面上的大漆价格极为昂贵。曾有诗赞曰:“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描述的就是大漆防腐蚀防渗透的物理特性。
干漆夹苎造像整个工艺流程完整而又复杂,共由48道大工序组成,每道大工序又包含若干道小工序,全程手工制作,是为各种制品外表装饰和保护的一种独特的技术,它采用原始生漆、苎麻、瓦灰粉原材料调合发酵,经五层的苎麻贴包、自然干燥、反复打磨后再贴上金箔,经过全面工艺处理后,最后开佛眼完工。
生漆脱胎佛像的最大优点是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高温,耐酸碱腐蚀;其最大特点是质轻。
所有这些优点、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制作工艺、高超的髹漆技艺所决定的。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生漆脱胎佛像的制作颇为不易,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和阴干等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之久,成品还需密闭在阴室里很久才能最终完成。
大漆是有生命感的,刚完成的作品如同婴儿,在岁月中不断成长,而每一层的漆也都有不同的“醒”的状态,开了,是大漆存恤时光造就的温润美感。也正是这一特性,使得漆器佛像作品历久弥新,始终焕发出永不衰变的魅力,把悠久辉煌的佛法记载下来、传承下去。
讲述:佛相居士
上图是佛相师兄用传统干漆造像工艺精心制作的净土宗彩云佛接引像,日前已经在弘愿寺流通处出样,得到法师和莲友们的由衷赞叹。本站已与佛相师兄取得联系,即日起开始这款佛像的在线预售,使得更多的莲友有缘恭请。(价格为元,6月10日起开始发货)
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以预定彩云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