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这味古老的中药,名气远不如冬虫夏草,可是它的功效却不比冬虫夏草差。
用处
现代研究证实桑黄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轻抗癌剂的副作用,所以可用来辅助肿瘤病人的放疗和化疗,另外,桑黄对女性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也有疗效。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文华安教授指出,使用桑黄辅助抗癌治疗或作为保健品食用时,还可以适当配伍其他的真菌类药材,如云芝会对肝癌有辅助疗效,马勃具有消炎的作用,赤芝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使用方法
如果用桑黄辅助防癌和抗癌治疗,最好在手术之前,就开始服用桑黄汤剂。具体方法是:在药锅中放入的水,没过桑黄及所有饮片就可以,开锅后中微火煎煮30到40分钟。汤略微浓淡偏差一点都可以。中医专家、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中医师殷兆华建议的乳腺癌疗方如下:20克桑黄,20克云芝,20克木蹄,10克赤芝,10克茯苓,10克白边层孔菌,10克马勃,每天一剂,水煎服。
此方可辅助治疗乳腺癌(手术及放化疗期间),可配合手术、放、化疗患者提高免疫力,提早伤口愈合,减轻放、化疗毒性,提高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减小癌症复发、癌细胞转移的风险,同时能够减少并发症。链接:桑黄是一种附生于在桑树上的木耳,因呈黄色而得名。
历史
在中国,桑黄的使用从汉朝起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有了“桑寄生”的药物功效记载。《本草纲目》记载桑黄能“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现代研究证实桑黄多糖能够缓解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疲劳倦怠等癌症特有的症状,提高生活品质。
治疗的方法
1.抗癌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①强化免疫力,诱导癌细胞自行死亡;
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
③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
④缓解癌症患者特有的疼痛;
⑤阻止溃疡、息肉、良性肿瘤等恶变为癌症;
⑥预防、避免癌症的复发。
2.护肝作用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可用于防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
3.降低和调整血糖浓度,有效的预防及改善糖尿病。
4.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5.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6.桑黄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尿酸,对痛风有良好效果。
7.抗过敏,对过敏性鼻炎、久治不愈的湿疹疗效很好。
有关研究表明,桑黄及提取物对人体无毒无害,即使长期大剂量服用亦无任何毒副作用。
桑黄是近几年来开发的药用真菌。具有利五脏、宣肠气、止血、软坚、排毒功能。应用于肝炎及癌症的治疗,因其治疗效果显著,风靡于日本和韩国,畅销不衰。桑黄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对小百鼠肉瘤S-抑制率为96.7%。桑黄又称火木层孔菌、桑耳、桑哦、桑臣等。寄生于杨、柳、桦、栎、松等树木之上,分布广泛。 桑黄的学名为:Phellinusigniarius。关于古代文献上的"桑黄"有不同的认识。刘波《中国药用真菌》中指出,真正桑黄是指生于桑Morusalbal的Pyropolyporusyucatensis;清刘善述《草木便方》赵素云等整理本亦持上述意见。 桑黄因其寄生树种不同,形状、颜色,以及含有的成分不同,价格也有差别。日本和韩国的桑黄栽培产业,已具相当规模。国内部分地方,现在也有少量的摸索性的实验,收获了少量的桑黄。但是,由于选取的栽培基质不同,技术不成熟,产量底,质量差(不成形)无法形成商品;更由于菌种未经进口国的认证,没有销售市场。 由于"桑黄"一词源于中国,国外学者认定,唯桑树上的,才是正品桑黄。再者,桑树桑黄,货源奇缺,价格昂贵。
桑黄的种类 桑黄乏指木材白色腐败菌--针层孔菌的统称。 桑黄依其寄生树种不同,形状、颜色和所含的药用成分也不尽相同。目前,根据市场上流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桑树桑黄、杨树桑黄、松树桑黄、黑桦树桑黄、白桦树桑黄、暴麻子树桑黄、漆树桑黄等。其中,寄生于桑树之上的桑黄才是正宗的桑黄。桑树桑黄 是指寄生于桑树之上的尤地木层孔菌或叫裂踢木层孔菌。多年生,木质,耳形或马蹄形。颜色鲜黄是其一大特点。杨树桑黄 因杨树桑黄的形态特征与桑树桑黄基本上一致,美观,且产量大、价格适中,故此做为桑树桑黄的代用品,畅销韩国。目前,杨树桑黄在市场流通上占主导地位。松树桑黄
是寄生于针叶树种上的稀硬木层孔菌。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宽马蹄形。具有独特的松香味。黑桦树桑黄 是寄生于黑桦树之上的钢青褐层孔菌。菌盖扁半球形,有狭小的基部,有明显的皮壳,表面黑色,光滑,具凌纹。黑桦树桑黄中的厚者,曾经冒充南方桑树桑黄、柞树桑黄;黑桦树桑黄薄片者混充暴麻子树桑黄销售,目前亦如此。白桦树桑黄
是寄生于白桦树之上的红肉拟层孔菌。暴麻子树桑黄 是寄生于暴麻子树之上的贝状木层孔菌。漆树桑黄 是寄生于漆树之上的裂踢木层孔菌。漆树桑黄的形态特征与桑树桑黄,杨树桑黄比较类似,或在二者之间,目前市场上流通量并不大。
桑黄的形态特征
桑黄的子实体多年生,木质,无柄,侧生。扁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长径3~21厘米,短径2~12厘米,厚1.5~10厘米,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光滑,无皮壳,有同心环棱,老时常龟裂。边缘钝,深肉桂色至浅咖啡色,下侧无菌管层。菌肉身咖啡色,硬,木质。菌管与菌肉色相近,多层,但层次不明显,老年菌管充满白色菌丝,管口锈褐色至酱色。孢子近球形,无色。 桑黄生于杨、柳、白桦、栎、榉树、杜鹃及四照花等阔叶树活立木干部,多集中于树干的中下部,引起心材海绵状白色腐朽。
桑黄的功效
桑黄所含有的多糖体能激活体内免疫系统,增强抗癌活性、免疫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而被广泛认同。因此,在韩国、日本及中国等地引起 在日本,提取桑黄的有效成分,进行直接杀灭癌细胞的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接近%的效果。 桑黄子实体提取液,对于消化系统的癌变,如胃癌、食道癌、十而指肠癌、结肠癌、直肠癌,及肝癌手术后化疗时并用,提高免疫力。对子宫出血或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血淋,调理五脏、解毒排毒的功能。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17中担子菌当中,桑黄以96.78%的肿瘤抑制率,排在前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