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石柱金铃乡一扶贫队长居然这样扶

金铃乡华阳村是我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还是 贫困村。从县城乘车到这里,足足需要两个半小时。

47岁的冉光旭已有26年*龄。今年2月,时任石柱县司法局副局长的他被派往华阳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在他的带领下,半年内,全村有8户贫困户成功脱贫。今年年底,华阳村计划实现整村脱贫。

冉光旭(左)正在帮孙和文丈量地基。

因户施策,引导村民增收脱贫

说起贫困户李文琼,多数村干部的印象是“有点懒”。

“前几年,村里向村民免费发放漆树苗,准备发展漆树产业。但李文琼就是‘懒得栽’,周围农户都种上了漆树,李文琼那一亩三分地里还没动静;村里组织培训班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李文琼也‘懒得学’。”华阳村村支书谭林说。

因为家里穷,二十几年前,李文琼的妻子刚生下女儿便不辞而别。这些年来,他靠着种地所得的微薄收入,既要赡养父亲,又要抚养女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就是这样一位贫困户,却在冉光旭帮助下脱了贫。

在冉光旭眼里,李文琼其实并不懒。他 次走访时,就发现李文琼经常天不亮便到地里劳作了,地里几乎没有杂草。

交谈中,冉光旭更发现李文琼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懒得栽”“懒得学”,其实是因为他观念守旧,害怕改变。“就以种漆树为例,李文琼曾告诉我,漆树不能吃、不能穿,不如种粮食有保障。”冉光旭说。

冉光旭决定首先改变李文琼的保守思想。李文琼住在山上,门前不通公路,冉光旭三天两头徒步近1个小时,到他家中与他摆龙门阵。

李文琼不过45岁,正值壮年。冉光旭于是劝他到外地打工,但李文琼从未出过远门,一听说打工便害怕。

冉光旭就反复跟李文琼算账、讲道理,见李文琼有些心动,又连忙四处托人给他介绍工作。如今,李文琼在重庆火车站打工,一月的工资有多元,除去生活开销,每月能存下多元。

“对于年轻力壮的贫困户,我们主要通过引导外出就业,帮助他们脱贫增收,而对于年龄稍长的贫困户,我们则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他们逐步脱贫。”冉光旭说。

多方设法,引导扩大生猪养殖规模

54岁的孙和文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家里才新修了猪圈,一共喂了20多头猪。“一头猪能卖多元,预计今年纯收入能有四五万元。”孙和文介绍。

就在几年前,孙和文家的生猪存栏量还不到5头,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仍靠种植土豆、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

去年,孙和文的大儿子成了家,小儿子考上重庆一所电子专科学校,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要2万余元。孙和文一家从早忙到晚,挣的钱还不够孩子上学。这个家,因此被评定为贫困户。

今年2月,冉光旭到孙和文家中走访后发现,孙和文的生猪饲养之所以不成规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村里交通不便,村社之间没有一条硬化路,孙和文卖一头猪要先大卸八块,找人背到村公路上,再用三轮车运送到场镇销售;二是养殖技术落后,难以达到大规模饲养生猪的标准。

因此,孙和文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并不高。

次摸底结束后,冉光旭便将村里的交通情况向县委县*府如实反映,多方努力,筹得66万元修路资金,修通了村委会到邻近新乐乡全长2.2公里的公路,改变了沿途2个组不通公路的状况。孙和文卖猪再也不难了。

另一方面,冉光旭积极引入农业公司,为孙和文提供技术指导,鼓励他修建猪圈,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孙和文还打算向银行申请贷款,发展小微企业。

“以前,一听说向银行借钱,就怕还不上。在到农业公司学习后,才知道贷款是发展规模化产业的重要手段,可以盘活资金流。自己以前的思想真是太狭隘了。”孙和文感慨道,这一切都多亏了冉队长。

驻村以来,他每个月有20多天“泡”在村里

人畜饮水问题、山坪塘整治问题、产业发展问题……事实上,华阳村村民还有许多要感谢冉光旭的地方。

自去年2月份驻村以来,冉光旭每个月有20多天“泡”在华阳村。

迄今,华阳村共硬化公路12公里,新建水池40立方米,铺设管道米,引导村民种植花椒亩、漆树亩。

“年底整村脱贫不是问题。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看着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我觉得再苦都值。”冉光旭说。

赞赏

长按







































白蚀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gx/2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