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乡村振兴乡土风貌田野调查”
笔记系列之六
原标题:九九肖健楷老师的乡村教育人生
题记:在乡土社会,特别是上个世纪,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的土地不在田间山头,他们的苗苗不是小麦、玉米,他们的丰收却比农作物的丰收要盈实得多、美好得多。
在从事“自流井区乡村振兴乡土风貌田野调查”期间,我曾两次去漆树乡俞冲社区拜望一位名叫肖健楷的老先生。
肖老是漆树乡小学的退休语文教师,数十年默默扎根于漆树乡土,经历过不少人事坎坷,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其人睿智、幽默、风趣、机敏,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声望。
而肖老最为当地人尊崇的,一是其年龄,二是其精神。
肖老今年99周岁了,在古时乃标准的期颐之翁,这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寿,在追求长命百岁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语境下,是一个值得欣然的谈资。何况这位高寿者每天还非常有规律地坚持练习毛笔字和读书、看报,视力极好,一天可坐上十多个小时。即使听力渐失,也不妨碍他与大家的正常交流,写画有力,说而朗朗,内心自足,在生养他的土地上有滋有味地生活着。
7月15日近午,漆树乡俞冲社区主任刘从杰带领我们考察组一行来到位于漆树市街号的肖家。看见一群欢蹦乱跳的不速之小年轻们“闯”进,正静静坐在厅房书写台旁的肖老稍感诧异,因为听不见,一开始他也真的不知道我们来干什么,只是看了我们一眼,紧张中略带羞涩,但很快又投入书法练习之中。
我和考察组的成员仔细地一一观览了他书桌上的毛笔、墨盒、书报,以及一叠叠淡蓝色薄薄方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大字,纷纷议论,并肃然起敬。笔筒里的一支支毛笔,杆身古陈,几近残破,锋毫软嗒嗒地歪歪扭着,有些年头了。我顺手拿起一支秃峰的中楷笔,饱蘸一笔墨,在一张小纸上快速写下八个行楷大字“乡村教育,桃李芬芳”以表对肖老的敬佩之情。毛笔笔锋严重变形,根本使不上劲。一写完,学生杨华也说,王老师的字明显不如以前好了。很难想像,肖老每天是如何用这样的笔写出工整苍劲的字来的,尽管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更像美术体而少了些书法味,但驾驭这样的毛笔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吃力的事,何况一位两手颤巍的老人竟然还写出了没有抖痕的字来。若无气定神闲之功力养成,难。
刘主任在他耳旁大声告诉说我们是从自贡来的且还有四川理工学院的师生时,他似乎并不明白,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当我在落款时写出“敬赠肖健楷老师”字样时,只见肖老双手颤抖着扶住桌子,慢慢立身站起,仿佛从懵懂中醒来,脸上乐开了花。我不知道我书写与他的那些字在他看来是不是对他一辈子乡村教育的极高评价,但他无言且乐的那一瞬表情,着着实实地感动了我们在场的所有人。
肖老随后拿起一支中性笔,用右手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写完最后一笔,用力向空中一挥,急速而不失客气地高声说道:“我的字写得不好。”我回写道:“肖老,我们今天专程来拜望您,向您学习,今后我们还会来看您的。下次我带几支毛笔送给您。”肖老像一个天真的小孩般,乐了,频频向我们致谢。
由于要急赶往下一站考察地,我们匆匆告别了肖老。他微笑着挥手目送我们远去。
再次见到肖老,是8月5日上午,我依承诺带毛笔去赠给他。随行前往漆树乡俞冲社区的还有几位慕名而去的文友。
那天一早,周到的刘从杰主任陪同着我们去看望肖老,恰巧他一时不在,其孙子和孙媳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闲聊中得知,肖老早上练完字后像往常一样坐着自己的轮椅去茶馆看街坊邻居打麻将去了。其孙媳说,肖老以前也打麻将,头脑十分清晰,但偶尔也会发脾气,90多岁时还常和他那些70多岁的麻友们争执,就像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与几岁的小朋友理论一样,有意思得很。
一会儿,刘主任去茶馆请回了肖老。只见他蹒跚着步履偎推着轮椅进屋,看到我们,眯笑着眼,精神不错。落座,赠笔,写话,开谈。与第一次见到的腼腆肖老不一样,这次,他变回了讲台上的一位口才极好的语文老师,中气十足。
除了偶尔笔写提问外,我们更多时间都在认真聆听肖老讲他的那些风云过往。他谈他的语文课堂,聊他已健在不多的学生,甚至摆起了他表叔李仲权的革命故事。当聊到位于漆树乡星星村一组的肖家地主大院,肖老一下找回了难得的童心。而说到已故的妻儿时,又难掩悲伤的神情。大部分时间里,肖老都是在讲述自己作为一名有文化的老师的幸福,高兴之余,还不忘唱上几句他年轻时学过的歌曲。
他叫孙媳拿出他的一本厚厚的泛黄老式备课本,一页页一字一顿地念着上面的内容给我们听。当中有写歌颂党和祖国的长篇格律诗,有关于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有治家之道,有养生口诀,有他对人生的看法,有些还是他看报之后的抄录,涉猎众多,都是他一笔一笔工工整整写出来的。他还很自豪地告诉我们:“以前我的字还是写得可以的哟!”看得出来,钢笔字确实美观。
近一个小时里,肖老没有半点疲累的迹象,只是不停地念不断地说。当我们提出叫他把备课本给我们翻看时,他突然紧紧攥住,也不让拍,还很谦逊地说都是乱写的,不值得一看。念完了,还叮嘱孙媳把他的本子放好。肖老的孙媳说,他以前因地主家庭成份的原因被批斗过,被整怕了,也许是怕别人在自己备课本上发现啥证据之类的。这一点很像我们考察组在仲权镇双石铺社区供销社茶馆遇到的那位80多岁的文化乡贤张兆仪先生一样,很机警地对自己的语言文词负责,能够理解。
谈到生死,肖老很乐观,他说自己半年后就满一百岁了,随时都可能走的,过一天算一天吧,每天乐乐呵呵地写写字、读读书、看看报、吃吃饭就好。我写话给肖老:“祝肖健楷老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永远开心!”肖老微微一笑,又乐了。
肖老的孙媳告诉我们,肖家很快就五世同堂了,有爷爷在的日子,全家人都很充实,他是后辈们的榜样。她说,明年开春后,老人家的百岁大寿会热热闹闹地在漆树市街摆坝坝宴,欢迎我们去参加。我们告诉肖老,百岁之日,再来看他,他连声说好。
离开肖老家,漆树市街上空艳阳高照,绿荫下的市街老房古朴而清新,一如我们上次来时的样子。
-自-12-16以来第篇-
题图、插图:宋明川、王益、刘从杰等提供
觞语文创所有赞赏归作者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