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漆树记
山野无际
从事植物采集调查多年,熟悉天水陇南植物种类分布状况,为完成小陇山林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已在林区连续工作五个多月,从植物开花拍照到幼果,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在外出空档期,7月21日,西安植物园柏博士来电说,要对漆树在天水陇南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采集数片小叶做实验材料。前一段时间天阴下雨,叮咛带上雨具;现阶段是漆酚漆酶活跃期,要带上防护用品,以防过敏造成伤害,影响调查工作。他说周二坐高铁到天水南站,让我帮助租一辆工作车,连续在天水陇南工作几天,完成六个县区的漆树调查,让我做向导。我又邀请过去的同事小陈参加,一来帮助采集样品,二来认识从事植物研究的人,为工作积累人脉,三来可以认识森林,认识植物。
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属漆树科(Anacardiaceae)漆树属(Toxicodendron)高大乔木,又名大木漆、山漆树,因产生漆而得名。我国漆树分布广泛,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为漆树分布集中的地区。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林,漆液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漆树可取蜡,籽可榨油,木材坚实,生长迅速,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甘肃天水陇南属秦岭地区,也是漆树的重要分布区。天水雕漆工艺家具久负盛名,为重要外销产品。
漆树高可达20米。树皮幼时灰白色,成年树皮粗糙,呈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具圆形或心形的大叶痕和突起的皮孔,顶芽大而显著,被棕黄色绒毛。一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9枚,卵形或长椭圆形,全缘,叶背沿脉上被平展黄色柔毛。圆锥花序,腋生;花小,单性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黄绿色。果序下垂,核果肾形或椭圆形,外果皮黄色,具光泽,中果皮蜡质,具树脂道条纹,果核棕色,坚硬。树皮和叶中具白色乳液,含有漆酚等物质。
柏博士申请了国家资助项目,开展对漆树的研究,覆盖漆树产区采样,研究分布规律,漆液含量,种内变异,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调查工作在相关部门办理了公函手续。
7月23中午柏博士到达天水,调查团队组成,共五人,即柏博士2人,我和小陈,司机小坚。在街边吃了一碗牛肉面后,立即驱车向陇南出发。因为要观察漆树,走方便停车的国道省道县道,翻越冻水梁。麦积区境内的阔叶林林畔就有漆树分布,没有立即采集,在车内观察而已。翻过冻水梁,进入秦州区界内,沿公路边进行了采集,漆树密度大,采集方便,按一定距离叶片数量只采集叶片,对树木不造成大的伤害。漆树为针阔混交林组成树种,油松、华山松、锐齿栎为主要树种,漆树为伴生树种,路边的低小单株芽尖被村民采食,树顶发出更多的枝条,叶子也嫩一些,采样也方便。步行5公里,在冻甘公路沿线采到数量符合实验的漆树小叶,便取消原计划从李子园花园村到庙沟村的线路和舒家坝到大山坝的线路,采集的样品,作为秦州区种群。查看手机天气预报,气温约34℃,为了工作,就不怕曝晒。而林场的巡护员,野外巡护,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保护林木资源。
直接从娘娘坝到八盘山进入徽县地界。过熊北村、牡丹坪村,根据生长习性分析,拐进一条向西的山沟,又行驶了约6公里,沟谷变窄,森林为落叶阔叶林,林畔也有漆树生长,开始采集样品,臭椿、野核桃与漆树混生,仔细观察才能分开,工作到下午七点多完成采集任务。虽然在徽县的西北边,作为徽县(西)种群。
因与陇南师专黄教授联系,介绍成县采集路线,驱车赶往成县,直到晚上九点到成县,吃晚饭,住店。黄教授有事去了徽县麻沿,未能见到,柏博士联系了曾帮他工作的成县籍放假回家的小杨同学,给我们的出行路线提出了建议。
7月24日早上,在支旗市场吃了特色早餐(浆水洋芋搅团和油茶面糊泡小麻花),开通导航向二郎镇方向前行,过森林管护站,向管护员说明我们的意图,指着山上天然林,说那里就有漆树,只是没有路。我们沿县道在农林交错的路边见到有漆树生长,便下车步行,边走边采集,徒步行走约10公里,过两个村庄,没有到达二郎镇,完成采集任务,就是成县种群。不过,成县的漆树有特点,叶背面及叶脉覆盖绒毛,可能存在较大的变异,与植物志书记载不同。
按照计划,下一站是康县。从成县上高速,看见路边林中的漆树,一闪而过,所以高速只能走路,不能停下来观察采集,约一小时到望关出口驶离高速,再次转入康县县道,车行中边走边观察,看到有黄连木、盐肤木、青麸杨、黄栌等漆树科植物,一定会有漆树分布,直达花桥村边,乡村旅游发展不错,游人如织。时已过午,我们也就在此吃午饭,打听一下进山的路线。花桥村以两棵并生连在一起的七叶树最为著名,号称千年菩提树,建有菩提休闲庄园,各户均经营农家乐,一座长达百余米的钢丝吊桥连接两岸,彩旗装饰,桥栏和钢索缠绕麻绳,前面铺有木板,多人行走轻微摇晃,纷纷照相留念,同行的人为我也照了一张。午饭后遇到一个村民老者,问远处豁垭可有路通行,老者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行走路线。通过菩提树下,果然沿小溪有通村公路,路边也有漆树生长,下车边采边走,从花桥村到赵沟村路边,约5公里,采集完成,就是康县种群。山坡上是以栓皮栎为主的落叶阔叶混交林,环境优雅,沿小溪有旅游步道,可赏山石林溪潭泉,可放松身心,我们有任务,只好沿村路行走,村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都是瓷砖贴面的平顶砖混结构房屋,有的还是二层三层楼房,看来惠民政策在这里落到了实处。
今天工作计划顺利完成,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多,也不联系在康县的朋友,明天要完成徽县东两当西的采集,就向徽县城返回,两小时后入住徽县城区旅店。
7月25日,早上在徽县街头小店吃了豆浆小笼包子后,沿G线向徽县东部的永宁柳林方向行进,原先翻越柏桠子梁,山上有漆树生长,现在通过柏桠子隧道,不能采集山上的样品,好在不远处的沟边有漆树生长,步行约2公里,只采到7株漆树的叶片,折向柳林洛坝方向,前几年给金徽矿业公司木栈道树木挂牌子时,见过有漆树分布,又向洛坝管护站了解情况,不是很多。从峡口村到沙坝村路边有零散的单株,一路步行约5公里,采集10余株漆树的叶片,作为徽县(东)种群。很多年前调查植物采集标本时曾来过这里,当时仅有一家采矿公司,道路坑凹不平,现在有多家矿业公司,多个采点,矿粉加工点,道路是双车道水泥路面,矿业发展了,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了变化,给森林管护增添了难度。好在森林管护站职工团结一心,年年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受到上级表彰。
中午在管护站职工灶吃了风味纯正的炸酱面,即出发向两当县张家庄行进,下山后在果老洞附近见到几株漆树,进行了叶片采集。去两当县张家庄要经过陕西凤县,灵官峡的风景,凤县模拟羌寨,嘉陵江风情线都没时间看,从车行中一略而过,凤县城关、唐藏的花椒开始采摘,路边不是有晾晒的花椒,红红的一片,煞是好看。山上的森林退化成矮林,特别提醒柏博士,陕西和甘肃的森林完全不同,请他注意观察。过两当桥进入甘肃地界,森林是乔林,不管是针叶的油松林还是落叶的栎类杂木林,林相整齐,乔木分明。议论中到达张家庄林场,明天上午到张家庄管护站观察采集,这里以前到张家庄时,没有去过,这次可弥补一下缺憾。
7月26日,王场长给我们安排了越野车和向导,去张家庄管护站二马路方向。天然油松纯林林相整齐,十分壮观。折向一条沙土林道,路两边种植的林苗一体化油松长势茁壮。越过林圃,天然林下就有漆树小树,为节约时间,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见到每株漆树采集二至三片羽状复叶,四至五株放到一起,由另一组采集叶片,仅用一小时就完成了采集。计划在翻越兴隆场再采集多个单株的叶片,这条路线今年为拍摄林木种质资源图片,已走过四次,路边的漆树了熟于胸,太阳开始发威,采集行进艰苦异常,直到上午十一点才采集完成。合并两当果老洞、张家庄、兴隆场三处样品,成两当县种群。跨度区域大,更具代表性。
翻过兴隆场,就到麦积区地界,直到利桥乡墁坪村的下仙坪开始边走边采集,到上仙坪时采集了足量的叶片样品,有大量结实雌株,在采集袋上用♀标记,在近旁同样大小的植株,判定为雄株,在采集袋上用♂标记,不好判定雌雄株的,不标记。非花期判定雌雄株,是很难的一件事。时间到中午一点半,完成采集,为麦积种群。
采集任务全部完成,翻越红霞岭到东岔沟门村见到更多的漆树,到三岔村时,已是中午两点,急急找小吃店,很快吃完午饭。上宝天高速,路边有更多的漆树,以后只有走G林区线才能采集观察。
7月23日至26日,正直大暑节气,中伏高温,天气晴好,热浪滚滚,驱车近公里,步行约50公里,穿越麦积区甘泉镇—秦州区—徽县—成县—康县—徽县—两当—凤县—两当县张家庄—麦积区,完成天水陇南六个县区的漆树叶片样品采集,为完成国列项目任务打下基础。小坚驾驶技术好,服务态度好,采集时随时停车,时时退到越过的漆树附近,为完成采集任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执着于植物调查,苦累是平常事。我告诫柏博士等注意防护漆树过敏,我自己在工作结束后发现感染漆液,发生过敏反应,手上起泡,脸上脖子上大面积反应,红肿发痒,十分难受,为漆树研究出了力,依然很快乐!
年近花甲,从事天水陇南的植物调查30多年,不忘初心,为摸清植物资源,奔波在路上。
END
作者简介
山野无际,天水三阳川人,供职小陇山林业局下属单位,从事专业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36年
诗词
散文
小说
书画
技艺
民俗
唯原创唯精品
真性情真文章
投搞邮箱:
qq.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