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术大漆艺术倡导者
——漆艺术、非遗、绘画、设计、微展览——
来源:艺术商业、漆艺术
图文/非商用
如今,网络上或者一些书籍上有很多关于漆器鉴赏、鉴定以及收藏的内容,然而大多数内容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当这些内容被传播出去,很容易误导一些入门漆器爱好者和收藏者。因此,本期特邀请知名藏家徐若齐对一些具有误导性的内容进行点评。
明剔红进狮图盖盒
一、收藏指南
年代:从年代上看,宋元明清时期的漆器前景更好。
点评:不同年代的漆器风格不一样,收藏者的品位也不一样,所以年代并不是决定漆器价格的标准。在不成熟的市场中,最抢手的是带款的漆器。但这是不理性的,因为一些带款漆器在工艺上并不比不带款的漆器好。
工艺:从工艺上看,像雕漆这样做工精细的漆器将受到更多的追捧。
点评:漆器选择,根据个人喜好决定。
工匠:专家指出,漆器收藏很“认人”,名家制作的漆器更有投资潜力。
点评:如果不懂漆器,仅看漆器上是否有落款以及是否是名家作品,也不行。应该懂得漆器本身,了解漆雕艺术的好处,最后再去看款识情况。如果一开始就看是否是名匠的作品,就有点本末倒置。
二、真假鉴别
清乾隆剔彩龙纹宝盒
落款:如今可以见到的漆器一般都是明清的。它们一般都具有款识,即落款。仿冒品的款识与真品总有不一致的地方,与真品对比可以辨别出来。如果没有真品对比,就需要观察漆色是不是有新旧之分,或者是否有修补痕迹。
点评:有落款的漆器并不多,很多宫廷漆器也是没有落款的。款识的对比只是一种方式,其实还是通过漆器款识所留下的痕迹进行辨别,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漆器的老化程度。
颜色:年代不同,漆器颜色也就不同,所以辨别漆色也是漆器鉴别的一个重要内容。年代比较久远的漆器,因为时间的关系,漆色发暗,表面有润光,具有年代感。而仿冒品则不同,它们大都颜色鲜艳刺眼,较易分辨。
点评:不能依靠颜色辨别漆器的年代。元明时期,朱漆的调配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配方,比例也不一样。漆器的颜色只能说明银朱的比例,而不是年代。清代时期,很多漆器都是宫廷制造,颜色比较统一。
断纹:漆器断纹大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细碎断纹,也称为“手皱断”。具有这种断纹的木胎漆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木质的纹理已经深入漆表,人工无法仿制。其二是“蛇腹断”,因为其纹路比较像蛇腹上的横断纹,故有此称。这种漆器断纹很多,还可以仿制。
点评:很多元明清漆器,如果胎骨很好、质量很好,没有被空气侵入,是不会有裂纹的。而且没有加入颜色的漆器,很久之后也不会出现断纹。如今,很多新作的漆器会被人工做出断纹,所以断纹并不能判断年代。“蛇腹断”主要出现在古琴上,一般的漆器不会出现。
明末剔红十八罗汉香盒,13.8万元,中国嘉德,.10.29
硬度:年代久远的漆器,经过了漫长时间,水分逐渐流失,会变得越来越干燥,所以,老漆器一般比新漆器硬,这也是漆器鉴定的一个标准。而且,老的漆器经过很多人的把玩,会稍微有一些磨损,而新仿的漆器一般都棱角分明,虽然也有做出磨损状的仿冒品,但外观肯定不自然。
点评:通过硬度并不能判断年代。比如,制漆的配方合适,干漆也很正常,那么,近10年生产的漆器也会非常硬。
味道:气味也是判断漆器新旧的一个方法。年代久远的漆器已经挥发掉其原本的气味,而新仿的漆器气味却不容易散去。
点评:被长期封存或者长期没有打开的老漆器,里面还是有很浓的味道的。
三、保养技巧
防尘防污:漆器收藏还应注意防尘和防污。如果有灰尘积淀,可用鸡毛掸和柔软的毛刷轻轻清理,或用棉纱布擦拭。如果器物表面沾上污垢,可用洗涤剂清洗或用棉纱布蘸上少许食用油轻轻擦拭。
点评:如果漆器脏了,可用最软的动物毛,轻轻地擦拭。鸡毛掸和纱布都含有纤维,很容易把漆雕的细微棱角拉扯出来,而且纤维会留在漆器棱角上面。清洁剂也很有可能留在漆上,对漆产生损害。而油很容易附着在漆的表面,容易吸附尘埃。
四、扩展阅读:中国漆器发展简史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英文是China,也有着瓷器的含义。而日本的英文Japan,却有着“漆器”的含义。这是一种文化的误解,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国人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目前现有的资料记载,漆艺在汉代传入日本,中国向日本单方面输出各种漆技工艺。
1、新石器时代
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年河南成蒿成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漆器残片,在木胎上雕饰饕餮纹,并涂上朱、黑两色的漆。
朱漆木碗,新石器时代,食器
2、战国
夏代之后,漆器品种渐多,战国时漆器生产规模已经很大,被国家列入重要的经济收入,并设专人管理。漆器生产工序复杂,耗工耗时,漆器品种又特别繁多,不仅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应用于乐器,丧葬用具,兵器等。这时的漆器很昂贵,但新兴的诸侯不再热衷于青铜器,而把兴趣转向光亮洁净、易洗,体轻、隔热、耐腐、嵌饰彩绘五光十色的漆器,于是,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铜器。从墓葬出土的文物来看,显示统治者地位的陪葬品中,漆器逐渐增多,而青铜器逐渐减少,这说明当时漆器工艺已相当成熟。
战国曾侯乙彩绘内棺
这一时期,漆器一般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多件。这些漆器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而且品类全,器型大,风格古朴,这些精美的漆器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
战国曾侯乙墓鸳鸯型盒
3、汉代
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汉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壶、钫、樽、盂、卮、杯、盘等饮食器皿,奁、盒等化妆用具,几、案、屏风等家具,种类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另外漆器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等,并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铜器。汉墓出土还有漆棺、漆碗、漆奁、漆盘、漆案、漆耳杯等,均为木胎,大部为红里黑外,并在黑漆上绘红色或赭色花纹。
马王堆汉墓的彩绘漆棺
漆器图案根据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简练的线条或繁缛复杂的构图表现,增强人或动物的动感与力度。黑红互置的色彩产生光亮、优美的特殊效果。在红与黑交织的画面上,形成富有音乐感的瑰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个人神共在,琦玮谲诡、流动飞扬、变幻神奇的神话般的世界。
西汉双层九子漆奁
西汉云纹漆鼎
西汉彩绘龙鸟纹漆盘
西汉漆绘云纹勺
4、唐、五代
魏晋南北朝漆器与绘画相结合,突破了平涂的局限,出现了晕色新技法,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隋代各行各业发展兴盛,但令人费解的是,唯独漆器是个“空白”。
唐、五代的漆器工艺,从文献记载及保存和发掘的实物来看,漆器的工艺品特征十分明显。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凸起花纹的堆漆;有用贝壳裁切成物象,上施线雕,在漆面上镶嵌成纹的螺钿器;有用金、银花片镶嵌而成的金银平脱器。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与漆工艺相结合,成为代表唐代风格的一种工艺品,剔红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现。但随着瓷器的发展,漆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渐被价格低廉的瓷器所代替,漆器便朝着工艺品方向发展,制作要求更加精益求精。
唐大圣遗音琴(正反面)
夹苎造像是南北朝以来脱胎技法的继承和发展。首先以粘土制胚,外用苎麻布粘裹,敦煌莫高窟的干漆夹苎佛像造价高,费时长,因为数目少而珍贵。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敦煌干漆夹苎佛像流传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和阗出土的佛教残像中,有陶像,也有少数木雕像和类似夹苎漆像的作品。在泥塑和陶制像中,除了佛、菩萨像多少带有“犍陀罗”的作风以外,还有很多天王、武士和各种形象的供养人造像,也多是由雕塑作者就地取材,是从当地现实生活中摄取的各种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形象。
唐干漆夹苎佛像
唐金银平脱铜镜
唐羽人花鸟纹金银平脱铜镜
唐代漆器最为突出的成就是工艺技术上的进步,主要是金银“平脱”的盛行、螺钿镶嵌的发展、雕漆的出现。唐代最为盛行的金银平脱,技法是从汉代嵌金银箔花纹的技法发展而来。
5、宋、元代
两宋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漆工艺也得到相应的普及与发展,不仅官府设立了专门机构管理,制造御用漆器,而民用漆器工业也发展起来,其产品走入了市场。两宋曾被认为是一色漆器的时代,但发掘出土许多有高度纹饰的两宋漆器,改正了过去的认识。在苏州瑞光寺塔中发现的真珠舍利经幢,底座上的狻猊,宝相花,供养人员是用稠漆退塑的。
北宋檀木识文描金经函(外函)
北宋识文描金檀木舍利函
南宋人物花卉纹朱漆长方盒
南宋人物花卉纹朱漆戗金莲瓣式奁
在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的是雕漆,其特点是堆漆肥厚,用藏锋的刀法刻出丰硕圆润的花纹。大貌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致,在质感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张成造桅子纹剔红盘,杨茂早观瀑图方剔红盘,安徽省博物馆藏张成造乌间朱线剔犀盒等。
元栀子剔红盘
元花卉剔红纹尊
元剔犀云纹漆盒
6、明代
明代是中国装饰漆器的高峰,因为皇室对漆器的青睐,所以促成了漆器制造业的繁荣,宫廷作坊—果园厂对漆器的制造采取集中的方式由国家监管,汇聚全国的精工巧匠,制作的漆器,样式繁多,备极精致。漆工艺也有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新的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髹饰品种更加多样化,工艺技术上取得了更高成就,漆器生产场所遍布全国许多地区。明代官府制造的雕漆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种风格,永宣风格和嘉万风格,都是皇帝的喜好和工匠的技艺相互成就的结果。
永宣风格的雕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元代雕漆的风格:雕刻圆熟,磨工精细,并在漆质和设计上精益求精。
明剔红孔雀牡丹纹圆盘
明剔红葡萄纹椭圆盘
在嘉靖和万历年间,官府制造和民间制造共同发展。由于嘉靖崇信道教,所以这一时期官府制造的雕漆题材多用吉祥寓意和图案,把吉祥文辞巧妙组织到图案中。万历时期,雕漆的制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剔彩中推出“堆色雕漆”。
明剔红岁寒三友图圆盒
明剔彩龙舟图荷叶式盘
7、清代
雕漆在清代全面继承了明代的技术并有所发展,器型和纹样不断翻新,于细微之处更加精巧,雕漆的制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完善时期。
清代的雕漆呈现出新的面貌:第一、器型增多,特别是家具和大型的制品,从径不及寸的香盒到大型的宝座、屏风、棺椁,几乎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出现新的器型以外,一些传统的器型也有所改变,各种花果式器型频繁出现,桃实式、枫叶式、葫芦式等,新颖别致;另有卷轴式、书函式、古琴式不断推陈出新。就像乾隆皇帝的一句诗“别出新样无穷尽”。
清剔红玉兔纹海月香盘
清红雕漆嵌白玉葫芦瓶
第二、雕刻技艺出现新的面貌。清代雕漆制作主要由苏州承办,地域的特点使得雕漆有了新的面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竹刻和牙雕匠人承担雕漆的雕刻,这也是清代雕漆改变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技师的技艺和审美势必对雕漆的风格有重要影响,所以以乾隆时期为代表的清代雕漆总体风格是繁缛复杂,绚丽精致,凸显刀法和工艺的精湛。
清红漆堆彩描金八宝纹轮花盒(一对)
清黑漆描金香车套盒
点击以下超链接:
做一件漆器有多难?你不会知道……
中国现代漆画文献展幅作品(终极收藏版)
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漆画展(漆画家全集)
除了脱胎漆器你还知道什么?献给‘玩漆’的你!
林志玲为漆器发声了……
山觉漆艺工作室·视频营销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