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瘙痒如何辨证论治

糖尿病皮肤瘙痒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瘙痒表现,为全身泛发性或局限性的瘙痒难忍,正如《外科证治全书》指出“痒风,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局限性主要见于外阴和肛门,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称“血风疮”。其病因主要是血浆中的葡萄糖长期使微小动脉、静脉发生微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皮肤表层细胞脱水,使皮脂腺、汗腺分泌异常,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目前西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主要是积极控制血糖,肌注或口服维生素,但疗效不佳,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多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病因及气血津液辨证治疗

1湿热蕴结证

湿热蕴结证,患者常因嗜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邪内停,蕴久化热,湿热内生。

临床表现为瘙痒反复发作,难以忍受,皮肤鲜红或暗红,常有水疱或脓疱,湿热下注常表现为外阴瘙痒,流脓,女性带下较多,色黄,可兼有纳差,倦怠乏力,口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以清热化湿,方选四妙散加减。

方中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薏苡仁祛湿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四味合用,共奏清热化湿之效。亦有研究者选用清宣止痒汤加减,药用黄芩、黄连、栀子,土茯苓、地肤子等清热解毒利湿,荆芥、防风、白鲜皮、蝉蜕、白蒺藜等祛风止痒,赤芍、丹参活血化瘀,浮萍等祛风清热,诸药配伍治以宣通营卫,清热利湿。

四妙散

四妙散《丹溪心法》卷四。威灵仙(酒浸)15克羊角灰9克白芥子3克苍耳(一云苍术)4.5克上药研末。每服3克,水煎去滓,用生姜1大片擂汁,入汤调服。

2血热生风证

血热生风证,患者因素禀血热之体,或情志内伤,郁而化火,热伏营血,血分热甚,内耗阴血,外伤肌肤,或复感燥热之邪,血热生风所致。

临床表现为瘙痒游走不定,时发时止,皮肤鲜红,抓破血溢,破损处干燥,结痂,或皮肤弥漫潮红,灼热,瘙痒剧烈,心烦,口渴,面赤,口渴不欲饮或渴饮,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治以清热凉血,润燥息风,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

方中犀角苦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生地甘苦寒为臣,凉血滋阴生津,赤芍、丹皮苦寒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四药配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

犀角地黄汤

水牛角30g、生地黄24g、芍药12g、牡丹皮9g

3血虚生风证

血虚生风证好发于冬季,年老体弱者或病后体虚者多见,因血虚者内不能润养五脏六腑,外不能荣华毛发肌肤,肌肤失养,卫气郁滞而引发瘙痒。

临床表现为瘙痒程度不甚剧烈,但易反复,时轻时重,夜间为甚,皮肤干燥,脱屑,或肌肤甲错,严重者可见表皮剥脱和血痂,面色苍白,失眠心悸,神疲倦怠,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

治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四物汤,亦有研究者采用白拟方加减,诸医者都秉承“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疗本症,选药常以当归、白芍、川芎、黄苠、白蒺藜、白鲜皮等为主。另有医者选用玉女煎加减,认为此症的基本病机是阴虚内热,热邪耗伤阴液,血虚生风,风动血燥而致肌肤失养,本症的病位在肺、脾、胃,故以玉女煎加减清肺胃之热,养阴血润燥,祛风止痒。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9g、芍药9g、桂枝9g、生姜18g、大枣4枚

4瘀血阻络证

瘀血阻络证四季均可发,消渴日久必有瘀像,正所谓“久病多瘀”、“久病入络”,王清任认为“久病入络为血瘀”,经络淤滞,津液不能布达肌肤,肌肤失养而成瘙瘁。

临床表现瘙痒以受压和紧束部位为甚,瘙瘁剧烈,抓痕累累,皮肤损害为紫红或发黑,或见肌肤甲错,皮色暗红,皮疹固定,常难以消退,可有刺痛,痛处固定,面色晦暗,四肢发凉或麻木,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少,脉细涩。

治以活血破瘀,方选大黄蛰虫丸加减,另有研究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亦有医者采用桃红四五汤加减。诸方均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辅以益气养

阴,淤血得以通畅,津液能够濡养肌肤则瘙痒自止。

大黄蛰虫丸

熟大黄 g 土鳖虫(炒) 30g 水蛭(制) 60g虻虫(去翅足,炒)45g 蛴螬(炒) 45g 干漆(煅) 30g桃仁 g 苦杏仁(炒)g 黄芩 60g地黄 g 白芍 g 甘草 90g

5气阴两虚证

气阴两虚证常因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气阴两虚,燥热灼津,脉络瘀阻,肌肤失养而致瘙痒。

临床表现为瘙痒不甚剧烈,皮疹暗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以益气养阴,祛风止痒,方用生脉散加减。

方中人参补元气,生津液,麦冬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五味子酸温,生津止渴,共奏益气养阴之效,临症随之加减。另有医者采用自拟方益气养阴通络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芪益气养阴,山药健脾滋阴,苍术健脾,白蒺藜、地肤子等清热止痒,加与丹皮与丹参凉血活血,诸药合用以益气养阴通络。

生脉散

人参10g、麦门冬15g、五味子6g

脏腑兼证辨证治疗

1从脾肺论治

本症的发生常因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伤及脾胃,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失健运,脾不能布散津液于肺,肺失所养,宣发津液功能失常,肺主皮毛,肌肤失养而出现瘙痒症状。

临床表现为瘙痒不甚剧烈,可有红色皮疹或抓痕,或有皮肤粗糙,乏力,脘腹胀满,纳差,口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以培土生金,方选四君子汤加减。方中人参补脾肺之气,茯苓淡渗利湿泄热,白术健脾补气,可加桔梗载药上行入肺,防风、僵蚕等祛风止痒。

四君子汤

人参10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6g

2从肝肾论治

肝肾阴虚证常因久病失调,房事不节,情志内伤等引起,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皮肤失养,经络失常,皮肤不荣则痒。

皮损暗红,阵发瘙痒,多发生于午后或夜间,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可伴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头晕,口干,舌红少苔,脉弦数。

方选滋养息风汤加减。药用熟地、山茱萸补益肝肾,女贞子补肝肾、清虚热,枸杞补肾益精,蝉蜕等祛风止痒。

滋阴息风汤

熟地12克当归6克枸杞9克菟丝12克甘菊6克巴戟天9克豨莶9克天麻2.4克独活3克(酒炒)红枣10枚生姜3片

参考《中医临床研究》年第7期·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辨证论治浅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qif.com/gqgx/5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