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幸福种子”公益组织成立以来,三年的光景,终于有如此良机让海恩团队跟随着全国的幸福种子,穿越中华文明几千年,踏上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时光之旅,播撒下爱的种子,幸福种子即将在万里神州落地生根。
古往今来:“幸福种子”公益华夏路线
9月3-4日丽水"幸福家长"公益后:浙江天姥山道文化,缙云祭拜黄帝——道
11月5-6日济宁"幸福家长"公益后:山东济宁登泰山,曲阜祭拜孔夫子——儒
11月26-27日洛阳"幸福家长"公益后:河南洛阳探寻龙门石窟,访白马寺——释
12月17-18日余姚"幸福家长"公益后:浙江余姚连接河姆渡祖先文化,拜见圣贤王阳明——华夏祖先
1道文化
▲丽水“幸福家长”公益后,海恩团队将与“幸福种子“走唐诗之路,重温古文化遗梦,第三次进入丽水缙云,祭拜华夏始祖皇帝,传播爱的文化。
古仙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在位期间,他推算农历历法,作天干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即道教之六十元辰);创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兴文字(仓颉造字)。
张陵创立道教,独尊老子为教祖,而尊黄帝为古仙人。相传黄帝曾于缙云铸鼎炼丹,丹成后跨赤龙升天而去。
仙都缙云黄帝祠宇前身称为缙云堂,约建于东晋成帝咸和(公元—年),后几经战火,直到年缙云县人民政府重建具有永久纪念性质的“黄帝祠宇”,恢复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北陵南祠”的格局,使仙都黄帝祠宇重新成为江南百姓祭祀黄帝的圣地。每年公历4月5日(清明节)和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都要举行场面宏大的祭祀黄帝典礼,大批海内外华人纷纷到仙都寻根祭祖。
2儒文化
▲济宁“幸福家长”公益后,实修八期的“幸福种子”将与海恩团队同登泰山,访曲阜孔庙;观泰山自然神奇,寻东方灿烂文化。
《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地处东方的泰山气势雄伟磅礴,是“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受天命而登上帝王之座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余处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经石峪的《金刚经》石刻,闻名中外。
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
中国古代的正统官学曲阜,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是孔子的故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氏,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后世留下的有关道德、伦理和教育思想的言论,不仅对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东南亚,乃至全世界。
儒学是中国古代的正统官学,是古代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支柱。具体表现为三大支柱:一是朝廷的治国理论;二是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三是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庙学宫。
中国历代帝王、文人和史学家对孔子非常崇敬,在他的家乡,当时鲁国国都兴建起大型的孔庙,即曲阜孔庙——祭祀中孔子的本庙,家庙,国庙,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城内,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佛文化
河南洛阳有大量的古都遗址,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申请洛阳公益的“幸福种子”是海恩疗愈师班的一位学员。▲洛阳“幸福家长”公益后,海恩团队将沿着历史长河,探寻佛教圣地。
佛家瑰景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距今多年,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依据《华严经》雕凿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因此,龙门石窟是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也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佛教祖庭位于洛阳的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白马寺几经战乱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作,重修扩建后,逐渐恢复了这座千年古刹固有的宗教气氛。
4祖先文化
▲余姚“幸福家长”公益后,“幸福种子”和海恩团队同游余姚河姆渡,连接祖先智慧。浙江余姚同样是圣贤王阳明的故里,王阳明生而不凡,大有作为,精通儒释道,可谓海恩日念仰望的圣人。
人类农业起源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晚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经济文化、历史文化、农业文化价值。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意义在于: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的民族文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然后向四面扩展,其它地区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它的影响下才得以发展。但是河姆渡遗址的出土,表示在同一时期内,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著有《王文成公全书》。
海恩团队跟随着“幸福种子”已经走过了中国的五湖四海,大江南北;年,期待“幸福种子”公益组织能够更加深入的走近中国古文化,朝圣宗教圣地。
您一份慷慨赞赏,我十分动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