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树沟村位于康县大堡镇西部12公里,紧邻G线,距镇*府12公里。全村共辖6个合作社,有农村居民户人。因村内曾有千年漆树而得名。漆树沟位于茶马古道北线要道,百余年来世代传承土法割漆榨油的工艺,这里的漆以“漆液清如油,光亮照见头,搅动 色,挑起如钓钩”为特点,通过川商畅销全国各地,赢得良好口碑。
今日你来到这里,看到的尽是青山绿水、每家每户窗明几净、欢声笑语,可你肯定不敢想象这个地方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前世”
从前的漆树沟,是与干净、明亮、整洁、富庶等赞美性词语扯不上关系的,这里常年杂草横陈、破败不堪,路边随处可见烂泥塘、圈厕,牲口乱跑、家禽乱飞,房屋散乱、道路湿滑,“晴天满身灰,雨天两腿泥”便是真实写照,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给当地百姓生活生产条件带来极大的不便利。
美丽
蜕变
漆树沟村被列为年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镇*委、*府早谋划、早部署,迅速动员该村群众,从环境卫生整治、房屋风貌改造、庭院改造等方面入手,迅速掀起农户自建热潮,同时紧扣县委1号文件,合理规划项目,结合康县 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八个一”新要求,分解任务到人、驻派领导常抓,进展迅速。
精心部署、靠实责任大堡镇美丽乡村建设在完全秉承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乡村经营发展理念,“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乡村原生态保护理念,“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景观、一户一品牌”的全县生态旅游大景区建设理念,以及“不搞大拆大建大集中”“就地取材、顺势而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由镇*委*府统筹协调、副科级领导包村主抓、村级班子协同配合,分工明确,层层靠实责任,确保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听取民意、汇智共建镇领导班子在年各美丽乡村预建设点进行深入调研查看,同时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年美丽乡村建设进专题行研讨部署。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镇村两级要统一思想,下定决心,形成全镇上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干事合力,确保以“标杆”的姿态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真正使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完善机制、村评镇比村评:我镇在年美丽乡村建设中,我镇通过每隔10天,由抓点领导和驻村干部主持在村内召开社员会,在农户之间互相评比自建项目完成进度,并进行通报。同时开展再动员、再部署,时刻掌握农户工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累的经验,并予以针对性指导和帮助;时刻掌握农户心理状态和所需所求,尽可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出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同时 时间排查调处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让美丽乡村建设和谐开展。
镇比:开展半月全镇美丽乡村建设进度评比活动,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实地查看,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协调处理解决;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即发性问题,现场与抓点干部、村班子、施工方三方面研讨调整,在把握宏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对症下药,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调研查看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各村召开了座谈会,反馈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建设任务,在不断交流完善的过程中,将设计和思路方面实时调整、及时改进,不断更新创意,找准支撑点,发力突破,确保建设理念和项目结构合理科学。
干群协力、成效显著步入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四处机械轰鸣、热火朝天,公共基础建设、群众房屋风貌改造、庭院硬化、绿化美化、全域“绿美净”创建等工作推进迅速,干群干劲十足,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实现“美丽蜕变”。
“今生”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已完成休闲健身广场、便民景观桥、河道水景、农户房屋风貌改造、庭院硬化美化、砌花墙、房屋平改坡、公厕等设施建设;期间共发动*员群众余人次,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乡村舞台、村史馆、人行道、绿化带铺装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漆树沟村已摆脱往日的陈旧破败、圈厕乱修、禽畜乱跑的乱象,如今的它坐落在绿水青山间,道路通畅、家洁院净,基础设施完备,群众安居乐业,宛如“世外桃源”,以漆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也成为了我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美丽的漆树沟,欢迎您的到来。
来源:陇南康县大堡镇
编辑:李康霞—
(新闻、爆料、趣事、欢迎投稿,联系主编)
点击“阅读原文”发布便民信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