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无数的艺术双、三年展中,日本新潟县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是非常特别的一个。它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三年展——包括日本新潟县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内的平方公里的越后妻有,全部都是三年展的展示区域;这里有着广袤的土地和优美的自然风景,“大地艺术节”顾名思义,这是全球最著名的以大地艺术为主、让艺术亲近土地的三年展;和大多数作品拿过来又带走的双、三年展不同,每届的大地艺术节都会留下一些优秀且容易在当地环境进行保存的艺术作品,在这里永久展示……年7月,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迎来了它的第七届盛会,以下是来自展览现场作品的一线图文报道:
▲蔡国强《蓬莱山》
蔡国强在里山美术馆中心池塘中建造了一个动态装置作品《蓬莱山》,在水中央的这座小岛上满是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整体呈山的形状,而且不时地从中冒出仙气般的水雾。以这座蓬莱山为中心,周围环绕着的,是近件由稻草制作而成的草船、飞机等作品,从空中垂吊下来,是蔡国强邀请当地的子们在当地稻草艺术大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些作品在蓬莱山周围围成一圈,恰好形成了一条龙的造型。展览开幕现场,蔡国强还爆破了最新的绘画作品《蓬莱岛》。
▲《光之屋》JamesTurrell美国
艺术家以越后妻有地区传统的民居、重要的文化遗产名宅为模板,创作了这个观众可与之亲密互动的建筑装置。房间主屋的屋檐可以滑动成为打开的天井,如果在这里停留得足够久的话,可以眺望到日落后慢慢变化的天空之光——从被切成四方形的天空中,我们可以切实的感受到天空从淡蓝到群青色,直至变成漆黑,这些我们平时不会留意的光的变化。而这间作为茶室的主屋中,当屋檐打开的时候,天空之景也将被收入茶碗的茶水倒影中。这栋光之屋不仅可供参观,还可提供住宿,除了主屋外,入浴、壁龛和寝室等地方随处都嵌入了光纤维,泡澡的时候,人的身体周围会被梦幻般的光线所包围。
《龙窖》蔡国强
年,蔡国强将中国福建省德化的登窑迁移到新潟越后妻有,借当地的山势建造了这个龙身般的窑洞。观众参观时,要走过崎岖漫长的山路,才能看到。据说火焰燃烧时从烟囱中喷出的火柱将夜空装点得分外美丽。内部变成缓慢的阶梯状,从侧面的孔和烟囱部分照出细弱的光。
▲《遗弃》刘建华中国
此次参展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艺术家刘建华延续了他的《日常》系列陶瓷作品,并将其放置在一个废弃的相扑场中。这个相扑场并非在室内,而是在农田中用土地围成,相扑场四周还有用泥土塑成的一圈圈“看台”。相扑场中央,艺术家留出了一个正方形空地,外圆内方的形状酷似铜钱。当刘建华用雪白的陶瓷制成的日常物件被密集地摆放在相扑场中的时候,这件作品与当地的地理及人文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了新的作品《遗弃》。
▲《穿越时空旅行》管怀宾中国
这是一个将东洋传统文化和古典空间美学转换为自身语言制作装置,艺术家在作品的语言环境中不断扩张的东洋的文化要素是,反应村落自然的同时和来访观众进行对话。装置中的镜子,可以让游走在期间的观众同时看到两个方向的自然美景。以地方的人们和鉴赏者的体验和情感交换为目的,作品设置在上野村落老年人门球场的旁边。
▲《DhirraynNgurang-MoungtainHome》BrookAndrew澳大利亚
▲《AustraliaHouse》AndrewBurnsArchitect澳大利亚
在越后妻有首个“国家馆”澳大利亚馆中,有一面一个可以移动的墙体,观者可以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窗外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风景。“让我们饮茶吧,看着雪色和翡翠的河流,感受到大山的美妙。”墙上的这些文字写的正是这种感受大自然的惬意。作品来自BrookAndrew。
▲《日本EphemeralCelebration》HiroshiFurugori日本
以生命、原始、存在和女性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古郡先生,终于发表了其耗费六年以上的岁月进行制作的新作。他从记述年轻男女相互求爱的歌谣《歌垣?》中得到灵感。使用干漆、铅、金箔、木头、古纸等物品制作的拥有像乌鸦羽毛一样漆黑的无言的茶室。观众们可沿着他特别制作的小径走入其中,借着小小差事窗口向其中观望。
▲《KissandGoodbye》几米台湾
畿米是台湾最畅销的绘本作家,此次参加越后妻有的《KissandGoodbye》,同时还发行了以越后妻有和火车为舞台,连接都市与乡村的绘本《坐火车(暂命名)》,(日本版由现代企画室刊行)。而作品的实体则是在FR饭山线土市站和越后水泽站附近设置了一个再现其绘本世界的鱼糕型仓库设施。装置外表被畿米以其经典的彩绘装饰一新,内部展出的则是《KissandGoodbye》的影像、雕塑及草图。整个作品非常适合喜爱的kawaii风格的日本民众。
▲《warajifeet》HeidiAxelsen,HugoMolineandNathanHwakes澳大利亚
这是一个由大约只waraji(传统草鞋)组成的一间小屋-每个草鞋上都有刻下当地人鞋的图纸,由当地民众提供,几位澳大利亚艺术家非常享受在这个过程中与当地民众的互动。除了小屋以外,艺术家还将这些图案刻制印刷成一本书,并提供给来到小屋的观众翻阅。
▲《大地予我》SenseArtStudio+HongKongFarmers香港
《大地予我》以香港年轻人的农业体验计划为据点展开。在以“好houmei味!香Hongkong港!”为主题,使用自家栽培的农作物的料理的相关活动。这项料理活动特别之处在于,这些料理的原材料全部是由香港带到新潟进行种植出产的食物,口味既不同于这些食物在香港长成的味道,也不同于新潟本地的作物。到目前为止4个多月的整个培育、种植、收割、料理的过程中,香港年轻人与当地民众之间产生了亲密的互动。
▲《Tower丨googleearth》VladimirNasedkin俄罗斯
艺术家在室外设置的校徽形状的塔。三根线分别代表涉海川、浊川和城川。七个凹陷分别表示七个村落。而在塔中心只能从孔洞中观望的学生课桌椅,似乎暗示了日本教育下如生活在囚笼中的学生。在学校内部,艺术家以GoogleEarth的图片为基础,使用(所表示的村落)土地的砂和土,虚拟的image与现实的土地建立了某种联系。
▲《Reminiscence-VagueMemory》TanyaBadanina俄罗斯
TanyaBadanina在这所废弃的学校中找到各种实验仪器、标本等,加上教室的内部,将其封在半透明的白色塑料罩之中,有关这所学校昔日的景象,似乎也都在这片白色塑料的隔绝下变成了模糊的记忆。
▲《Theshadowofbeing,thisnotfantasy》椅子NaokoTanaka日本
在教室中使用桌子和椅子制作的装置作品。各种各样的变形的椅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危险和脆弱。在体育馆还将有装置和表演作品发表,共同构成艺术家用光和影展现一个巨大的幻想世界。
作者:周雪松李靖越
编辑:young
赞赏